大豆專家林漢明|創新研究耐鹽大豆 造福民眾愛護地球

編輯︰王子傑

  尋常農作物大豆也能創新?當然,說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的研究項目「大豆回家」。

  林漢明教授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突破性發現含有耐鹽基因的野生大豆,不但大大提高培植效率,更是以非基因改造的方法,培育適合中國鹽鹼地種植的耐鹽大豆。

大豆專家林漢明|大豆中的愛國情懷 提升產量造福民眾

林漢明
林漢明教授成功培育出適合中國鹽鹼地種植的耐鹽大豆。(圖片來源:Getty)

  中國雖然是大豆原產地,有超過3,000年的栽種歷史,曾經是第一生產大國。但在外國企業湧入和廉價進口大豆衝擊下,早已失去市場主導權。如今,全球超過8成的大豆都是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

  另一方面,中國本土的農地逐漸減少,優質耕地欠奉,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急劇萎縮。結果中國每年要花費數以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從外國進口大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林漢明教授坦言,作為中國人,他對起源中國的大豆有特別感情,眼見上述困境,遂決心研究野生大豆的抗逆基因,希望培植出耐鹽抗旱的質優品種,然後栽種在國內較為貧瘠的邊緣土地,同時提升產量,造福民眾,務求令「大豆回家」。

  林漢明教授之所以選擇大豆還有另一個原因。雖然作物研究主流是水稻,相比之下大豆研究較為冷門,但林漢明教授認為,不少人都忽視大豆的一個特質,就是固氮 (nitrogen fixation) 能力。固氮就是將空氣中的氮,通過豆科植物特有的根瘤帶到土壤。種植大豆可以令土地肥沃,減少使用化肥,既省錢又環保。

  再加上大豆蛋白質既優質又豐富,容易被人體吸收。還有大豆價錢平,食品可以取代肉食,豆奶被稱為窮人的牛奶,值得廣為種植及推廣。

大豆專家林漢明|應用新技術研究大豆 走訪中國乾旱山區交流

林漢明大豆
大豆有一個特質備受林漢明教授推崇,就是固氮 (nitrogen fixation) 能力,對環保有莫大益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林漢明教授應用了嶄新的高通量基因組測序技術,建構大豆遺傳圖譜後,全力尋找大豆中的耐鹽基因。

  林漢明教授發現,野生大豆的產量雖不及人工栽種的大豆,但卻能在鹽份高、水份少的惡劣環境下茁壯生長。相反,人工栽種的大豆「嬌生慣養」,失去野生大豆的抗逆基因。

  最終,林漢明教授與團隊透過基因組分析和育種研究,將野生大豆和栽種大豆的優點結合,培育出耐鹽抗旱的質優大豆。

  十多年來,除了實驗室的研究,林漢明教授更不時前往中國西北和東北的乾旱山區,實地了解大豆的耕種實況,與當地農業專家和農民交流。

大豆專家林漢明|耐鹽大豆已大量播種 下一個目標是非洲

林漢明大豆
林漢明教授成功培育出耐鹽耐旱大豆品種「隴黃」系列,造福民眾,更造福地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西北地區的降雨量少,土地貧瘠,林教授與內地專家攜手,成功培育出耐鹽耐旱大豆品種「隴黃」系列,實現「大豆回家」。如今,這些耐鹽大豆已經甘肅黃土高原上大量播種,面積超過5個香港島。在2022年,隴黃2號、3號更被甘肅選為當地帶狀間套作種植示範的推薦品種,田野試驗面積已達20萬畝。

  林漢明教授下一個目標,就是把科研成果帶往世界其他有需要的地方,例如非洲。林漢明教授期望,在科學探索之中,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民可以走在一起,共同解決地球村面對的問題。

  延伸閱讀:AI養蟹郝小添|創新科技結合傳統行業 打造更優質軟殼蟹

  延伸閱讀:超力莫傑琳|半世紀老品牌也創新 從王牌米粉到「三條腿走路」

生態磚塊梁美儀

生態磚塊梁美儀|從重考生到大學教授 廢物利用也能守護海洋

2023-12-02
超力莫傑琳

超力莫傑琳|半世紀老品牌也創新 從王牌米粉到「三條腿走路」

2023-10-3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沙溢,《武林外傳》,春晚

沙溢從《武林外傳》走上喜劇路 演戲綜藝雙線發展

2025-10-04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沙溢,《武林外傳》,春晚

沙溢從《武林外傳》走上喜劇路 演戲綜藝雙線發展

2025-10-04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編輯推薦
文化新三樣國產電子遊戲

文化新三樣|黑神話原神風靡海外 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國產電子遊戲

2025-09-27
十五運會場館

躍動灣區|全運會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場館 設施如何升級?|場館篇

2025-09-23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1:42
灣區百科-惠州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惠州 嶺南名郡為何叫「鵝城」?

2023-07-06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遇甄子丹點名入行 追夢者由被嘲笑到揚名國際

2025-09-13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四川白馬關 蜀道上的三國傳奇

2025-10-05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十五五規劃前瞻|張維為與鄢一龍談AI與人類的雙重進化

2025-10-03
1949年10月9日

第一屆全國政協舉行第一次會議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路途中病死,丞相趙高不願讓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繼位,而想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當皇帝。於是他偽造詔書,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史稱秦二世。

   之後,趙高又設計害死丞相李斯,自己當了丞相,但趙高仍不滿足,打算篡位自己當皇帝,但他又擔心文武百官不服,於是想出一個花招,做了一場...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