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6/05/2023
今年是香港鐵路全線電氣化40周年。1980年代,香港鐵路版圖不斷擴張,由觀塘線、荃灣線到港島線,鐵路能到達的地方愈來愈多。隨着1983年九廣鐵路全線電氣化,便宜、穩定、快捷的出行模式,徹底改變香港人生活。
為記錄低香港鐵路近百年變遷,港英政府在1983年宣布,把以中國傳統建築特色興建的舊大埔墟火車站,改建為香港鐵路博物館,陳列退役火車頭、車卡及舊車票等,讓人懷緬及重溫香港鐵路的進化歷史。
舊大埔墟火車站 富中國傳統建築特色
比鄰大埔富善街街市的香港鐵路博物館,建築古色古香。
這座中國傳統金字頂建築,風格獨特,屋脊上飾有定火珠和雙鰲魚,正門前刻有山石和花卉,後門樓則嵌有八仙過海半浮雕像,精緻的裝潢,有別於當年其他設計簡單的純白色單幢火車站,這也是舊大埔墟退役後被選為鐵路博物館的原因之一。
九廣鐵路英段 1910年通車啟用
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啟用時只有7個車站,分別是九龍、紅磡、油蔴地、沙田、大埔、大埔墟及粉嶺,後來才增設沙頭角、上水站及馬料水等站。
舊大埔墟站停用前,一直是區內的交通樞紐,是回鄉探親、出入市區的要道。跟老街坊回顧昔日搭火車片段,記憶湧上心頭:
「以前火車班次疏落,人們經常在路軌上走。」「很多人不購票,半路闖上來搭順風車……」「入隧道一定要關窗,否則整塊臉都會黑曬沾滿煤屎!」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香港鐵路博物館設5列舊車卡 供市民乘坐
登上鐵路博物館展出的舊車卡,不難想像昔日搭火車的滋味。目前館內展出的5列由1911起使用的舊車卡,供市民乘坐「打卡」。從車廂佈局和座椅設計的變化,可窺探不同年代的鐵路服務需要。
九廣鐵路開通初期,列車以單軌運行,車卡不會調頭,故座椅背靠都可前後調動;隨着時代進步,乘客流量增加,後期的車卡走廊愈見寬闊,硬木座椅包上軟皮坐墊,更見舒適。
延伸閱讀:九廣鐵路電氣化 告別柴油機車 「黃頭」列車拍過不少港產片
1979年地鐵通車 1983年九廣鐵路全線電氣化
1955年,香港首次引入柴油電動火車頭,逐步取代蒸汽火車。隨着地下鐵在1979年通車,1983年九廣鐵路全線電氣化,香港鐵路全線提速,正式邁向新時代。目前館內展出的兩台窄軌蒸汽火車頭及51號柴油機車,正好向市民訴說這段歷史。
延伸閱讀:兩鐵合併|九廣鐵路與地鐵合體 「港鐵」掀香港鐵路史新一頁
挑扁擔回鄉 九廣鐵路見證中港兩地情
作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主要幹道,百多年來,九廣鐵路亦見證中港兩地的親情。
以前每逢農曆新年、清明節和暑假等回鄉旺季,很多人天未光就出九龍擠火車。他們扶老攜幼,挑着扁擔、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北上,雖然一路顛顛簸簸、汗流浹背,但毫無怨言,只為給故鄉的家人送上心意和祝福。
延伸閱讀: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舊車站設施和車票 香港鐵路博物館展出
昔日的點點滴滴,都展示在舊火車站大樓的歷史圖片中。香港鐵路博物館還保留了舊售票處及訊號控制室,將之改建成展廳,陳列歷代舊車票和火車模型,喜歡鐵路的人絕對不能錯過。
延伸閱讀:維港海濱百年鐘樓 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