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重啟合作 中歐需要「儘快行動起來」

編輯︰郭曉陽

  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先後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法國外長科隆納、義大利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等歐洲領導人舉行會晤。

  接下來,他還將訪問匈牙利、俄羅斯,並應邀出席第59屆慕尼克安全會議。王毅此訪釋放了「重啟」的積極信號,並得到了積極回應。馬克龍總統表示,與中國「重新建立聯繫」的時機已經到來,科隆納外長則說,要把「被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中歐關係|交流不暢令部分歐洲人對中國產生誤解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中歐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裏,失去了很多直接溝通交流的機會。在這期間,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最突出的就是俄烏衝突的爆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出訪歐洲希望重啟合作空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出訪歐洲,期間與多個歐洲國家領導人會面,包括德國總理朔爾茨;王毅強調中國希望重新全面啟動與歐洲的交流合作,而歐洲與中國其實沒有利益衝突,合作可以共贏。(圖片來源:Getty)

  人們遺憾地看到,交流不暢導致了歐洲一些人對中國產生了不少誤解甚至誤判,中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逆風。

  但中歐之間並沒有根本性矛盾,除了涉及各自核心利益的問題外,也沒有什麼是不能談的。在全球治理等諸多問題上,雙方更要發揮出中歐攜手本應產生的力量,推動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事實證明,中歐之間的共同語言、共同利益、共同立場是廣泛的。

  馬克龍再次重申,堅持多邊主義,反對集團對抗,避免世界分裂。

中歐關係|對華合作仍是歐洲主流態度

  這個戰略立場在歐洲具有代表性,與中國高度契合。期待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願意與中國交流溝通,仍然是歐洲的主流對華態度。我們可從王毅在歐洲受到的熱情歡迎看出來。

不少歐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仍是非常務實
不少歐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仍是非常務實,例如法國、德國和塞爾維亞等,都是以客觀的態度對待中國,並沒有因為美國的態度而隨波逐流。(圖片來源:Getty)

  需要強調的是,中歐關係從來就不是中美關係的附庸,雖然華盛頓一直在往這個方向上努力。

  上世紀60年代,戴高樂將軍向中國送來希望建交的親筆信時,美國還在忙着圍堵中國。

  現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外溢效應不可避免地對中歐關係形成干擾,但同時也讓中歐關係獨立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作為兩支全球性力量,中歐關係有內在的發展規律和動力,中國歷來從戰略層面看待處理中歐關係,希望歐洲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國人理解歐洲現在面臨的難處。

  延伸閱讀:中國高鐵有望直達歐洲?

中歐關係|歐洲主動破冰有利雙方合作溝通

  綠色數字轉型和俄烏衝突是當前困擾歐洲的兩大問題,在這兩個問題上,歐洲明顯看出華盛頓不是幫忙是拆台,是在犧牲歐洲的安全和利益自肥。

  就在中方代表團此次行前,美國一些輿論宣稱,這次訪問不會是一次「和解」,因為「歐洲沒有這般心情」。這與其說是美國輿論的一種判斷,不如說反映了他們偏狹的願望:他們最希望中歐關係搞壞,最不願看到中歐關係走近。因此,他們也難以理解並把握中歐關係的主流。

中歐在包括汽車、能源和綠色發展等領域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中歐在包括汽車、能源和綠色發展等領域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而在汽車業務上,中國可以提供土地和人手組裝汽車,令歐洲品牌提升造車的效率;而中國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技術,也可以幫助歐洲改善環境。證明雙方合作空間很大。(圖片來源:Getty)

  重啟並加強溝通對話,常常預示着一個好的開端,過去的很多歷史經驗證明了這一點。在王毅訪歐期間,法國已經宣佈取消對來自中國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歐盟也將在月內解除檢測要求,這被外界視為一個良好的信號。

  此外,被凍結的中歐投資協定同樣有必要實現「破冰」,這份著眼於互利共贏的協定歷經7年艱苦談判,那些努力不應被輕易束之高閣。在歐洲高度關切的俄烏問題上,中歐有着停火止戰、勸和促談的共同目標,如何探索一條真正有利於各方的政治解決之道,中方同樣願意做出政治外交努力。

  延伸閱讀:中歐如何為世界提供穩定因素?

中歐關係|戰略上中歐是互利多於對立

  中歐需要一邊重啟合作,一邊往前走。

  正如王毅所言,要「儘快行動起來」。這是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中歐打交道不是一年半載了,我們相信,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歐洲不會在戰略上犯糊塗,把本是戰略夥伴的中國推向對立面。

  未來的中歐關係這艘大船難免會經歷顛簸和不確定性,但它應該駛向更好的遠方。這也是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的中歐應有的抱負和追求。

(原文轉載自17/02/2023 環球網)

中歐關係有很多本質上可以合作的地方

中歐關係|對華貿易戰?這話最不該從歐洲口中說出

馬克龍訪問中國並強調歐洲應該要堅守獨立自主

中歐關係|馬克龍的幾句大實話 踩了誰的尾巴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美之間的衝突可能性存在但並非不能解決

中美關係|建中美關係「護欄」 應從華盛頓內部動工

中國放寬新冠疫情的防控是按照社會需求逐步落實的政策

新冠疫情|「乙類乙管」是新考卷 中國有能力答好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醫療革命和技術進步人工智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看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論調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