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馬克龍的幾句大實話 踩了誰的尾巴

編輯︰郭曉陽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從中國回程的飛機上,以及回到巴黎後,連續接受媒體採訪,就歐洲戰略自主思想做了多方位闡述。他表示,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避免捲入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對抗。他敦促歐洲更致力於實現戰略自主,以免在全球危機中淪為強國「附庸」,強調歐洲「不想進入一個集團對抗另一個集團的邏輯」。

中歐關係|馬克龍言論 助歐洲人認知自身方向

  這顯然是馬克龍本人長期觀察和思考的結果,也代表歐洲有識之士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內外形勢之時,指出了相對客觀理性、符合歐洲自身利益訴求的路徑和方向。

馬克龍希望歐洲作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不受美國的政策所影響
馬克龍希望歐洲作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不受美國的政策所影響;作為歐洲大國之一的法國,對美國的依賴可以減少,但歐洲整體對美國的依賴卻長期存在,尤其中東歐因為恐俄而向美國靠攏,這是馬克龍需要極力推動歐洲外交獨立自主的阻力之一。(圖片來源:Getty)

  在正常人看來,一個歐洲領導人強調維護歐洲的利益,這一點本不應該成為「新聞」,然而在美西方卻有不少人像被踩了尾巴一樣,表現出強烈的不適感甚至是惱怒。這種非正常反應恰恰印證了馬克龍所說的,戰略自主權「是一場歐洲的戰鬥」。

  馬克龍講的道理並不複雜,態度鮮明,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它無疑有助於歐洲人厘清對自身利益以及歐美關係邊界的認知,以便在十字路口前作出正確的選擇。

  大量貶損馬克龍的言論,在試圖帶偏人們的注意力,減弱馬克龍訪華成功的影響,阻止由馬克龍點燃的這場歐洲自省走向深入。這些批評和指責都是十分廉價的,本不值一駁,但經過了放大的雜音的確製造出了污染。有人想在輿論上構建一個虛假的歐洲,掩蓋真正的歐洲聲音和歐洲利益。

  對馬克龍最激烈的批判來自美國和中東歐。這不難理解,但值得歐洲警惕。

  延伸閱讀:中歐發揮穩定的作用 對國際社會為何如此重要?

中歐關係|美國要求歐洲選邊站 是赤裸裸霸凌

  中東歐國家因為處在俄烏衝突的前沿,安全焦慮尤其嚴重,對外政策上也變得激進。

美國對歐洲的霸凌和壓迫,幾乎是毫無掩飾,也沒有將歐洲當成是夥伴可言
美國對歐洲的霸凌和壓迫,幾乎是毫無掩飾,也沒有將歐洲當成是夥伴可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多次強調美歐有共同利益,但其實背後只有美國的利益,歐洲只是負責為美國的利益買單。(圖片來源:Getty)

  而美國人對馬克龍的不滿屬於圖窮匕見。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特意為此發布了一段兩分多鐘的視頻,反復質問馬克龍的觀點是否代表歐洲,並宣稱如果歐洲不在台灣問題上選邊站隊,美國將專注於「中國威脅」,「你們自己來處理烏克蘭問題」。他還要求法國或歐洲儘快予以說明。這番赤裸裸的言論已經不能稱之為批評或反對了,它完全就是來自華盛頓毫不掩飾的霸凌和脅迫。

  我們從中感受到華盛頓對歐洲強烈的控制欲,因此才把馬克龍強調歐洲戰略自主視為一種「背叛」。

  說白了,很多時候,美國就是把歐洲視為僕從。當它需要歐洲出手對付俄羅斯的時候,歐洲就得站上火線;當它需要歐洲配合自己打壓、遏制中國的時候,歐洲就必須指哪打哪。當毫無邊界感的控制欲習慣成自然,就會常常不經意地在美國政治精英的言行中流露出來。

  對此,美國自己也毫不諱言。比如美國保守派歷史學家羅伯特·卡根曾這樣形容美歐關係:美國人來自火星,是強勢的一方,歐洲人來自金星,是弱勢的一方;美國人負責「做飯」,歐洲人負責「洗碗」。華盛頓所宣稱的「同盟情誼」,潛台詞是歐洲必須完全依附和順從於美國霸權,這當中沒有任何的尊重和平等可言。

中歐關係|仿效戴高樂的戰略 可贏得更多國際尊重

  美國安排給歐洲的地緣政治角色,與歐洲對戰略自主的追求,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兩個大國,中法在多個方面都沒有根本利益衝突;而且在多個範疇都有合作的空間,尤其在環保、能源和科技等發展上,中歐都應該加強合作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兩個大國,中法在多個方面都沒有根本利益衝突;而且在多個範疇都有合作的空間,尤其在環保、能源和科技等發展上,中歐都應該加強合作。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左)訪問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廣州與其進行非正式會晤。(圖片來源:Getty)

  馬克龍這次訪華以及有關歐洲戰略自主的表述,都讓人想起了戴高樂。二戰結束冷戰很快就拉開帷幕,戴高樂堅決主張戰略自主,並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與中國建交等等,當時也惹得美國很不高興,在歐洲也有很大爭議,但歷史證明了戴高樂的清醒與明智。

  戴高樂奠定了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從而為法國贏得了大國地位。今天,對馬克龍在歐洲戰略自主問題上的認識不需要那麼長時間去驗證。

  歐洲不會因為戰略自主而失去朋友,反而只會得到更多尊重,也才有能力更好維護自己的利益與國際格局的戰略均衡。

  如果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都成了錯誤,那麼歐洲就不會有希望了。又一次站在歷史節點上,是重溫並發揚戴高樂主義還是選擇對立對抗,我們相信歐洲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延伸閱讀中歐如何在這個動盪的國際局勢中 提供一股穩定的力量?

(原文轉載自10/04/2023 環球網)

中歐關係有很多本質上可以合作的地方

中歐關係|對華貿易戰?這話最不該從歐洲口中說出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歐之間沒有原則性衝突應該多合作互利

中歐關係|重啟合作 中歐需要「儘快行動起來」

中美之間的衝突可能性存在但並非不能解決

中美關係|建中美關係「護欄」 應從華盛頓內部動工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放寬新冠疫情的防控是按照社會需求逐步落實的政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新冠疫情|「乙類乙管」是新考卷 中國有能力答好它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論中國外交:中華和合文化推動世界和平共處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