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9/09/2024
過去數百年來,西方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想像與尊重,這早已不是甚麼秘密。然而,真正不為人知的是數十億人腦海中正悄無聲息萌生的看法:如今的西方正在失去這份尊重。
馬凱碩看西方領袖被無能政客取代 有序社會面對政治動盪
西方能享受顯赫地位的功臣並非其價值觀,而是生產力水平。更優越的生產力水平確保了人口相對較少的西方國家能夠領先全世界200年,並利用其科技優勢殖民地球的各個角落。
很難想像,僅僅100年前,10萬英國人就能夠有效治理超過3億印度人。不管在後殖民時代有多少充分的理由去怨恨西方,全球南方國家確實對西方發達的生產力水平懷有真切且長期的尊重。
尤其是在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大多數西方國家的社會運行穩定且秩序井然,有着基於共識的民主體制與持續的經濟增長。他們的領導人就算有時顯得不夠鼓舞人心,至少也是明智的。正如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有遠見地預言,蘇聯最終將敗在西方的「精神活力」手上。
不幸的是,如果凱南能活到今天,他將很難找到類似的活力。有能力的領袖被無能的政客取代;一度秩序井然的社會已深陷困境,面臨政治上的動盪——英國脫歐、特朗普和其他民粹主義領導人的崛起就是明顯的迹象。
許多西方知識分子看到了這一點,但自我安慰說這些只是暫時性、周期性的挑戰。
可它們並不是周期性的挑戰,而是結構性挑戰。譬如,每一位歐洲國家領導人都應該牢記一組統計數據:從2010年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為3萬億美元的東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GDP總量17萬億美元的歐盟。
只要西方領導人依然不願,向本國民眾開出他們長期向落後的發展中經濟體開出的苦藥,這種經濟治理的無能就會持續體現,現在還要加上他們在地緣政治層面的無能。
延伸閱讀:馬凱碩 被貼上「親華」標籤的新加坡外交官
馬凱碩看美國借俄烏衝突玩弄地緣政治 企圖加深歐洲對美國的依賴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被視作違反國際法,理應遭到譴責。然而,佔全世界總人口85%的國家都沒有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這能說明俄羅斯被孤立了嗎?還是說被孤立的恰恰不是俄羅斯?
確實,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至少表現出了玩弄地緣政治的狡猾,而非無能。當需要聯合盟友進一步施壓中國之際,美國借助烏克蘭的衝突加深了歐洲對華盛頓的依賴。然而,美國可能最終會意識到,這些地緣政治上的得分只是暫時性的。
面對西方的聯合施壓,俄羅斯依然有可能崩潰,但這種前景看上去愈來愈難以實現。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可能不得不痛苦地接受妥協。如果戰爭的最終結果是妥協,非西方國家會質問:「這一切究竟有甚麼意義?」
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大量援助只會證實全球南方國家的看法,他們愈來愈相信,西方並沒有真正關心他們。值得注意的是,當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時,各國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尚且記憶猶新。在那個時期,全球南方國家眼睜睜地看着西方國家手中握有過剩的疫苗,卻不願同他們分享。
對全球南方國家的政府來說,最令人擔憂的前景是特朗普可能重新贏得選舉。如果成為現實,全世界將面對一個更加不友善且憤怒的特朗普,他將再度撕毀氣候協議,無視聯合國並在雙邊關係中利用美國的權勢霸凌其他國家。
即使擁有最好的社會科學分析工具,美國的建制派依然搞不清楚,導致那麼多美國人給特朗普投票的憤怒根源何在。一個嚴重分裂的美國社會無法再度為全世界扮演「閃耀的山巔之城」的角色。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西方在面對非西方世界時,出現了一種形而上學的疏離與割裂。
延伸閱讀:馬凱碩:美國嚴重低估中國
曾經,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民眾將西方視作本國問題的解決方案,如今他們意識到,必須依靠自己找到出路。但這是否意味着,西方與非西方世界將迎來不可避免的全面脫鈎呢?絕非如此。我們依然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面臨許多緊迫、共同的全球性挑戰。
我們需要相互交流,但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居高臨下的那一套必須結束。現在,西方與非西方世界是時候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了。
(轉載自12/12/2023《金融時報》網站評論版面〈It's Time for the West and the Rest to Talk to Each Other as Equals〉,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