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動盪世界 中歐可提供更多穩定因素

編輯︰郭曉陽

  4月1日,第二十三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兩位主席共同主持會晤。這是2020年6月以來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晤,雙方都認為此次會見開誠佈公、坦率深入,增進了相互了解,也達成了不少共識,同意繼續加強溝通交流,開展協調合作。

中歐關係|在多個議題有共同利益 應凝聚共識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歐能夠堅持對話合作是非常重要且珍貴的。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徘徊在歐洲上空的「新冷戰」幽靈大有復活之勢,而美國推動的極限施壓制裁正在製造更多的分裂和對抗,讓「新冷戰」幽靈也有向世界其他地方飄蕩的可能性。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歐堅持對話合作,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就多一份希望和保障。

  延伸閱讀雷鼎鳴拆解RECP與中歐CAI對中國的意義

代中國-環球網評-中歐關係|動盪世界中歐可提供更多穩定因_中歐雙方高層是兩年來首次會談
中歐高層是兩年來首度會晤,在單邊主義抬頭的今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歐盟更應該採取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秉持開放的原則,加強對外互信,這對中歐雙方的長遠發展都有利好。(圖片來源:AP)

  我們注意到,此次會晤前,一些西方輿論、特別是美國方面刻意「帶節奏」,渲染中歐關係出現「緊張」「波折」,還試圖用烏克蘭問題綁架中歐關係。毫無疑問,這是精心打造的以烏制俄、以俄制歐續集。事實上,中歐在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全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抗擊疫情等方面,都存在廣泛共識;更不用說,中國同歐盟機構有70多個磋商和對話機制,「無所不包,無話不談」,用個別領域來窺探和定義中歐關係是一種戰略狹隘。

  即便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歐也同樣存在着許多共識:雙方都不願看到生亂生戰;都希望儘快實現停火止戰;在人道主義援助方面,彼此更沒有分歧。應當看到,烏克蘭問題久拖不決,可能引發全球經貿、難民、能源、糧食、金融等嚴重危機,歐洲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中國不是危機當事方,但真誠期盼歐洲能實現永久和平,同時也認為,極限制裁只會導致互相傷害,使形勢更加複雜,矛盾更加激化。對於這一點,歐洲其實也是有切身感受的。

  延伸閱讀:中美不是價值觀衝突 而是利益衝突

中歐關係|雙方貿易額持續增長 攜手維護多邊主義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中歐在一些領域存在分歧並不奇怪。更為重要的是,雙方沒有根本性的地緣政治矛盾,也不存在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相反,雙方合作有很大的內生動力。2021年,中歐貨物貿易額達8,281億美元,同比增長27.5%,中國連續兩年成為歐盟最大交易夥伴。今年前兩個月,歐盟反超東盟再次成為中國第一大交易夥伴。在困難的局面下,中歐關係的韌性和潛力凸顯出來。

代中國-環球網評-中歐關係|動盪世界中歐可提供更多穩定因_中歐貿易額持續增長
中國和歐盟的雙邊貿易持續增長,在過去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下,中歐貿易沒有明顯回落,反而保持平穩,證明中歐雙方都對不同產品有需求,因此提高自由貿易的建設是利好雙方的重要舉措。(圖片來源:AP)

  此外,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合作推動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取得成果、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推動伊朗核談等熱點問題解決,都是這些年中歐攜手的成功案例。從人類發展進程的寬廣角度看,中歐不應是制度性競爭對手,而應是全方位戰略夥伴。

  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就是我們也看到,中歐關係的複雜性也在上升。一些歐洲人受華盛頓對華戰略的影響,固化對華所謂「合作、競爭、對手」的三重定位,甚至頻繁在涉疆、涉港、涉台等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造成這種複雜性的主要原因在於華盛頓的政治操弄——華盛頓既不願意看到歐俄的對話和解,也不願意看到中歐的合作共贏,因為它的戰略利益很大程度上需要「犧牲歐盟」來成全。對此,歐洲亟待明確自身利益,形成自主認知、奉行自主政策,不能輕易陷入「新冷戰」的泥淖。

中歐關係|要擺脫冷戰對抗思維 堅持開放利好發展

  歷史經常給人智慧和啟迪。中歐關係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帶有擺脫冷戰陣營對抗的色彩。從法國、義大利等國率先突破冷戰藩籬與中國建立起外交關係,再到1975年中國與歐盟前身——歐共體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都是在冷戰和美蘇對峙背景下,中歐領導人作出的極富遠見的戰略決策,中歐乃至整個世界至今受益於此。如今,世界再次來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人類再次面臨進步還是倒退、團結還是分裂、開放還是封閉的關鍵抉擇。

  延伸閱讀:中國外交政策得民心 國際形象提升獲認同

代中國-環球網評-中歐關係|動盪世界中歐可提供更多穩定因_中國和歐洲多個國家都有很長的貿易關係
除了農業、工業等方面,中國和不少歐洲國家都有多個層面的合作,例如科技、環保,以及服務業等,中歐在不同的範疇都不應該存在對抗競爭思維,合作雙贏才是中歐應該尋求的道路。(圖片來源:AP)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烏克蘭危機把很多事情的節奏都打亂了,但並沒有改變中歐關係的基本面。愈是在複雜動盪的時刻,中歐愈應該堅持從戰略的高度看待彼此,愈應該保持獨立、客觀、理性的認知,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這是時代的召喚,也是歷史的責任。

(原文轉載自02/04/2022環球網)

當代中國-環球網評-G7再次跳出表演鬧劇

G7再次跳出表演鬧劇

當代中國-環球網評-中美關係|華盛頓別把「降低對華關稅」當政治籌碼

中美關係|華盛頓別把「降低對華關稅」當政治籌碼

當代中國-環球時評-讓墜機的悲痛化為捍衛安全的力量

讓墜機的悲痛 化為捍衛安全的力量

當代中國-環球網評-新冠疫情|中國疫情防控不能也不會「躺平」

新冠疫情|中國疫情防控不能也不會「躺平」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升至78歲 中國為甚麼能做到?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住宅大廈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城市裏的心牆啟示

孫中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孫中山一番話 香港土壤萌生革命思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中國農民直播帶貨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巨大動能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論中國外交:中華和合文化推動世界和平共處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