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12/2020
冬至大過年。這一天,人人都盼望提早收工,同家人朋友一起聚餐,盡享天倫。但其實在中國文化中,冬至的意義遠遠不止一餐飯或者幾粒湯圓。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一個,冬至承載着中國古人的智慧和世界觀。如今,二十四節氣逐漸遠離現代生活,如何活化傳承,尤其值得思考。
中國文化重要元素 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很多人未必知道,二十四節氣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那麼二十四節氣究竟是什麼?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體系。中國古人將太陽一年的運動軌跡分為24等分,每一份代表一個節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既是計時方法,也是對氣候規律的總結,可以用來預測冷暖變化。因此,它對於農業生產十分重要。農民何時春種何時秋收,全靠二十四節氣的指導。除此之外,中國各個地方都發展出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風俗習慣。以冬至為例,不少地區有「數九」的習慣,即是冬至後數到第9個9(即81天),就會熬過寒冬迎來春天;在福建,冬至流行用糯米搓成丸子,象徵團圓;在廣東,一直流傳着冬至祭祖的習俗等等。
不過如今,看時間有手機、手錶,看天氣有天氣預報,節氣的實用價值已經遠不如前,年輕人對節氣也愈來愈陌生。但這是否意味着二十四節氣已經毫無意義?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的思考值得借鑒:我們人工創造的都市文明,始終是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存在着的,人類還是要學習尊重大自然,不能完全倚靠人工改造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想去親近自然,二十四節氣就值得保護。它作為一種文化,是中國人思考和自然之關係的結晶,無論對今天還是未來的中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借力文創產品 普及中國文化
實際上這些年來,也有不少機構、商家和個人,通過各種方法推廣二十四節氣。
比如,不少媒體製作「二十四節氣」的多媒體產品,利用漫畫、動畫等新型傳播手段推廣節氣,在社交平台上製造節氣氣氛,讓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相關的信息和知識。
再如,許多與節氣有關的文創產品也應運而生。近年推出多個文創品牌的故宮,就推出含有節氣信息的年曆,出版《故宮的二十四節氣》兒童讀物;2018年,上海長寧區開設了一家名為「廿四·節氣」的主題文創店,推出各種與節氣相關的書籍,茶具、手賬和書籤;2019年,中國歷史皇家宮苑北海公園也創作節氣文創產品,把相關元素與手機殼、明信片、冰箱貼、布袋結合起來,吸引不少年輕人的關注。
以上種種努力,將二十四節氣融入現代人的消費和生活中,無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廣和傳承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消費的同時,提升現代人對於節氣的認識和認同,更深入地挖掘當中的文化意義,仍然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