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最罕見的冬至?

編輯︰聞華

  每年12月,各地不同的冬至慶祝活動,受到中國新聞媒體關注。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冬至應該在每年12月22日,但原來這個日期並不固定,可能提前或延後一天。中國新聞媒體統計了從1841年至2100年間260個冬至的日期,發現12月22日最常見,而12月23日「最稀有」,僅有17次,自1951年後再沒有過。

中國新聞關注:冬至為何會提前、滯後?

  據統計,從1841年至2100年的這260年間,冬至日期共有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23日這三種情況,出現的次數分別是75次、168次和17次。

  2020年的冬至就是12月21日,而上一次在12月23日的冬至還要追溯到1951年,果然十分「罕見」,無怪大多數人都將冬至默認為是12月22日。

  中國新聞傳媒引述天問專家指,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每前進15°為一個節氣,在陽曆中的時間段平均為15.25天。

  對於同一個節氣,每年會比前一年滯後5小時或6小時,遇到閏年則可能提前24小時,因此同一個節氣可能出現3個不同的日期。

當代中國-數字中國-冬至日期
中國各地慶祝冬至的節俗不同,北方地區習慣在這一天吃餃子,南方人可能會吃湯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

1:59

32.5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是哪個?

2500個居民|中國人口最少城市

當代中國-深圳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200萬家企業|中國老闆最密集的城市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重慶人口

3100萬居民|中國人口最多城市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大過年

趣談中國文化|冬至為何「大過年」?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傳統節日年輕化中國文化融入潮流消費

傳統節日年輕化 中國文化融入潮流消費

12月23日|最罕見的冬至?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24節氣傳承

二十四節氣承載中國文化 活化傳承不容忽視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香港_x1.jpg

冬至飲食中國文化:杭州人吃年糕 寧夏人吃「頭腦」?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