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助力脫貧 白族扎染「點草成金」

編輯︰聞華
撰文︰滿丁

  「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來自草木的藍,在白布上浸染出山川、風物、傳說、民俗,是傳承千年的中國文化縮影,折射出一個民族獨有的風情。大理白族扎染工藝,唐朝時已在民間流行,而今不僅是寶貴的中國文化遺產,亦為當地民眾鋪就「非遺+產業」、「非遺+旅遊」的別樣脫貧路,兼具實用和美觀的產品透過電商走出大山,古老的工藝和染坊吸引大批遊客到來,帶來百萬收入。

 

周城村:中國文化部命名「扎染之鄉」

  扎染,古稱「絞纈」,東漢時期已在雲南大理地區出現,唐朝時已成為民間時尚。白族扎染一般以植物藍靛(俗稱「板藍根」)為染料,經過畫圖、扎縫、浸染、蒸煮、曬乾、拆線、漂洗、碾布(以大石碾壓布料以致平整)等步驟,在純白棉布上染出山川、風物、傳說、民俗等美麗圖案,共有1,000多種紋樣,因每一塊布料在扎縫時的鬆緊、疏密不同,浸泡染色的溫度、時間不同,最終染出的圖案也千變萬化,充滿未知與驚喜。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白族扎染脫貧
扎縫、浸染是白族扎染最關鍵的兩個步驟,不同的扎縫手法、浸染時間和溫度,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圖樣。

  2006年,白族扎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扎染業最為出名的大理周城村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扎染之鄉」。

  這條村落一度是「家家有染缸,戶戶出扎染」,也曾經面臨染坊銷聲匿跡的困境,傳統的2,000多種紋樣一度只剩下17種圖案。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第一批遊客來到大理,這門傳統工藝才逐漸復甦。如今,周城村內擁有300多名扎染匠人,建成中國第一個白族扎染博物館。

  出身周城扎染世家的段樹坤與妻子段銀開,多年來致力於為這門古老技藝開闢創新之路。作為白族扎染的傳承人,段銀開專注「扎」,創新出100多種針法;段樹坤負責「染」,開發出更多不同顏色的染料,令白族扎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兩人合力搶救、收集了1,800張傳統紋樣、3,600塊模板,合作創辦了周城村最大的染坊——璞真染坊。這間染坊集非遺保護、文化展示、技藝體驗製作、產品售賣於一體,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稱號,每年吸引遊客近20萬人次,銷售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約240萬港元)。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白族扎染脫貧
段銀開(左)、段樹坤(右)夫妻展示新染的裙子,段樹坤於2020年接受內地傳媒採訪時表示,曾經把扎染當成產業,「現在,把它當做事業在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古老中國文化遺產 煥發新生命力

  與化學染料相比,草木染出的扎染布料色澤更自然,不易褪色,不易刺激皮膚,被廣泛用於製作衣服、被褥等,備受青睞。段樹坤夫婦開發出服飾、背包、紙巾盒等一系列實用扎染製品,透過電商和物流走出大山,還出口到日本、泰國等多個國家。

  2017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公益扶貧項目「媽媽製造」來到周城,成立了周城扎染合作社,希望帶動貧困媽媽就地創業脫貧,圓了很多周城媽媽的「扎染夢」。

  文化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愈來愈多周城年輕人回到家鄉,傳承技藝、自主創業,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白族扎染脫貧
白族人將白色視為吉祥,藍色則象征希望、純真,藍白相間的扎染隱喻「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圖片來源:Getty)

  周城村是雲南「非遺」助力脫貧的代表之一。近年來,雲南發揮中國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走出「非遺+產業」、「非遺+旅遊」的別樣脫貧路。截至2020年,雲南全省民族民族文博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衍生品生產銷售企業已有7,000多家,年銷售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約96億港元)。

  2020年12月,雲南官方宣布,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成功,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1:47

當中國文化遺產遇上奢侈品 「青神竹編」名揚海外

彩扎醒獅傳承中國文化 年收入千萬助脫貧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24節氣傳承

二十四節氣承載中國文化 活化傳承不容忽視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香港_x1.jpg

冬至飲食中國文化:杭州人吃年糕 寧夏人吃「頭腦」?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5G-直播帶貨

農村扶貧結合5G電商 直播帶貨推動中國經濟

1:55

中國文化遺產助力脫貧 白族扎染「點草成金」

藏族小夥爆紅帶挈家鄉旅遊 當代中國扶貧創舉

惠及1.6億人|改造電網點亮扶貧路

彩扎醒獅傳承中國文化 年收入千萬助脫貧

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涼山懸崖村 告別貧窮邁向小康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