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1-01
一般人對中國的農村都有固有落後和貧困,而且拖中國經濟後腿的刻板印象,中國近年致力振興農村經濟,除了投入資金扶貧,更希望利用新科技提高農業技術及生產力,善用5G技術、電商活動及數碼化亦是大方向,其中,直播帶貨更是提升農村,以及當代中國經濟效益的關鍵。
受惠中國經濟提速 直播帶貨促網購轉型
淘寶大家經常用,而且淘寶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年度電商交易總額至少過千萬元人民幣的淘寶村,或者大家較少留意到。自09年首次在中國貧困縣建村後,已經成功經營了超過10年,同類的淘寶村落遍布國內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截至2020年6月底,阿里研究院在全國發現5,425個淘寶村、1,756個淘寶鎮,而其中以浙江省佔最多數,共有1,757條村。廣大的農村地區利用電商和5G技術發展,尤其近年興起的「直播帶貨」,推動農民致富,促進了產業發展,進而讓鄉村得以全面振興,為當代中國的農村產業發展提升經濟效益。
「直播帶貨」是在淘寶、抖音、快手等電商、短視頻平台快速興起的一種新零售方式。
在經營網購平台的基礎下,不少農村商家早已熟悉貨源,亦有一套到位的對應客戶服務,中國經濟提速令更多人對不同商品的需求增加,加上5G技術發展迅速,令網絡直播推銷變得更能接觸客戶和便捷,又可以為農村商戶延續以往經營電商的高收入。
憑着小商品和物流優勢,距離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2公里的江北下朱村吸引了超過2,000多名網紅主播,被稱為「網紅直播第一村」。在短短幾年間,村落人口由原本不到1,500人,如今外來人口達到1.5萬。全村有99棟樓房,約1,200間商舖全部租出,房租漲到了平均每平方米5萬元。
當地的村民每天的工作普遍由下午開始,下午3至5時就趕着發貨,貨車、三輪車熙來攘往;晚上至凌晨2至3時,則是每個單位開直播的黃金檔期,用盡方法爭取訂單。 這樣的生活跟經營模式,成為現時農村電商,尤其直播帶貨的真實寫照,也成為了中國經濟新浪潮下的成功例子。
內地有分析指,中西部大部分的農村地區主要的資源是農產品。近兩年,通過電商平台銷售農產品,與銷售其他產品相比,為農民帶來的經濟效益更直接、意義更大。
善用5G及電商 農村直播帶貨增中國經濟活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4月的一次探訪活動中,跟準備在網上直播售貨的農民交流期間表示,電商作為新興產業,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大有可為。習近平對電商予以肯定,為各地農村將「直播帶貨」等電商新興業態,推動當代中國農村潛力,以及中國經濟發展打了強心針。
重視電商銷售,更將使用「直播帶貨」這種銷售新方式作為重點,把當地農副產品的特色亮點更直接推介給消費者,除了讓優質農副產品直接銷售到全國,亦有效打通生產、加工、市場諸多環節,包括善用5G低時延的技術,可快速聯通市場供需資訊,直播帶貨更利於農產品「走出去」,增加農村的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
疫情期間,電商經濟成為主流,不少縣和村都透過直播帶貨的形式,積極推銷當地農產品。不少縣長和村長化身直播網紅,一為推介家鄉,二為產品帶來銷路,三為建立政府負責人親民形象。正如有縣長表示,出鏡直播為優質農產品代言,有利發揮當代中國的政府影響力和網絡傳播力,帶動農產品銷售,也提高中國經濟的整體活力;相信「直播帶貨」在未來數年,隨着包括5G建設等落實到農村,對中國經濟,尤其農村產業發展的效益提升仍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