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博覽2022|一文看清!玩轉10大打卡位 全方位科普體驗

編輯︰流螢

  今個12月,除了和親朋好友開心過聖誕之外,不可錯過的還有於灣仔會展舉辦的「創科博覽2022」!是次展覽,除了展出多件國家級科技展品,更設有10大打卡位,從模型到多媒體互動裝置,全面展示國家「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成就,讓大家體驗一場沉浸式科普之旅。事不宜遲,快來看看「創科博覽2022」有什麽好玩又吸睛的打卡位吧!

創科博覽2022-10大打卡位地圖
「創科博覽2022」設有10大打卡位,全面展示國家「十三五」期間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涵蓋航天、陸地、深海、智能與生物科技五大領域。(圖片來源:創科博覽2022)

創科博覽2022|打卡3D裸眼太空牆 近距離接觸月球土壤

  來逛展覽,當然要先打卡!在「創科博覽2022」入口處,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超大型的3D裸眼太空人動畫打卡牆,LED打卡牆既搶眼又具代表性,絕對是打卡合照及拍團隊照的不二之選!

創科博覽2022-3D裸眼太空牆
在「創科博覽2022」入口處,坐落了一幅超大型的3D裸眼LED太空牆,大家可以先在這裏打卡,到此一遊。(攝影:流螢)

  穿過打卡牆旁的「時光隧道」,我們來到本次展覽的第一個展區——航天科技。

  在「航天科技」展區,展示了各種中國航天器的模型,像是中國空間站火星車「祝融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著陸平台、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等,不光在電視上看,大家也有機會近距離一睹中國航天器的英姿了。

創科博覽2022-航天科技
中國空間站模型(左圖)及「天問一號」著陸平台模型(右圖)。(圖片來源:創科博覽2022、視覺中國)

  除此之外,「航天科技」展區中的焦點,還有由「嫦娥五號」採集回來的珍貴月球土壤實物樣本。值得一提的是,負責月球表面採樣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更是由香港團隊負責研發,意義非凡,大家千萬不可錯過!

創科博覽2022-月球樣品「明月照我還」
月球土壤實物樣本「明月照我還」,是「創科博覽2022」明星展品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創科博覽2022|與「地下蛟龍」合影 600公里時速體驗

  結束太空遨遊之旅後,我們回到地球,來看看下一站的「陸地科技」展區吧!

  要數「陸地科技」展區的明星展品,當屬由中國自主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的超大模型,大家來到展區,記得跟這條「地下蛟龍」合照打卡哦!

創科博覽2022-京華號盾構機模型
圖為「創科博覽2022」盾構機「京華號」模型。(攝影:流螢)

  光是打卡拍照當然不夠,在「陸地科技」展區内,更設有多個趣味十足的多媒體互動裝置,包括「高鐵縱橫」互動地圖遊戲,以及「時速之旅」600公里磁浮列車體驗等,讓大家感受沉浸式「創科之旅」探索體驗,一窺國家科研成果的奧秘。

創科博覽2022-時速之旅
在「創科博覽2022」多媒體互動裝置「時速之旅」中,大家可以「乘坐」時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車,體驗和感受這趟奇妙的高速旅程。(攝影:流螢)

創科博覽2022|與「奮鬥者」號一起 體驗萬米深潛

  接着,下一站我們來到了「深海科技」展區。為了探索萬丈海底深淵,多年來,中國科學家研製出多款載人潛水器,力求挑戰極限,下潛突破1萬米,創下中國載人深潛紀錄的「奮鬥者」號便是代表之一。

創科博覽2022-奮鬥者號和深海探秘
「創科博覽2022」深海科技展區中,展出了「奮鬥者」號模型(上圖)及多媒體互動裝置「深海探秘」(下圖)。(攝影:紀小廷、馮嵐)

  究竟萬米深淵的景象是怎樣的?在「深海科技」展區的「深海探秘」互動裝置内,大家可以與「奮鬥者」號一起,體驗270°沉浸式深潛的過程,揭開萬米深淵的神秘面紗,既逼真又有趣!

創科博覽2022|參觀香港科研成果 打卡北京冬奧火炬

  看到這裏,已經走到展覽的尾聲了,最後兩個展區分別是「生物科技」和「智能科技」。

  在「生物科技」展區中,展出的有體內抗病DNA納米機械人,以及有其他中國生物科技的發展的研究成果。

   延伸閲讀:創科博覽2022|5大STEM工作坊 4大遊戲攤位免費玩|親子好去處

創科博覽2022-北京冬奧火炬
北京冬奧火炬「飛揚」實物,是「創科博覽2022」展品焦點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舉辦的北京冬奧會讓世人大開眼界,除了精彩賽事,更創造了無數貼心又智能的科技產品,而這些「黑科技法寶」在「智能科技」展區就可以看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火炬「飛揚」的實物亦會在展覽中亮相!配合開幕式的雪花造型,大家記得抓緊機會和它打卡合影了!

創科博覽2022-香港驕傲
在「創科博覽2022」中,更設有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科研成果展,涵蓋了5大範疇的「香港驕傲」科研成績。(攝影:流螢)

  看過這兩個區域之後,還有一個重頭區域,就是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科研成果展了!

  這個展區展出了25項香港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涵蓋通訊和自動化、醫療和健康科學、材料科學和微電子、環境和食品科學、文化和智慧生活五大範疇的「香港驕傲」科研成績。其中部分更設有體驗活動,不要錯過!

「創科博覽2022」展期及地點

「創科博覽2022」海報

  翱翔藍天,貼地飛行,從國產大飛機到高速磁浮列車,從探索海洋到逐夢太空;12月12日至22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創科博覽2022」,為大家展示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同時介紹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科研成果,免費入場,歡迎參與!

  登記網址:https://ourhkfoundation.org.hk/innotechexpo2022/

2022年中國5大最美風景地

中國自由行|一生必去!盤點2022年5大最美風景地

中國聖誕好去處2022

中國自由行|聖誕好去處2022 盤點全國最特色聖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馳騁天下」特別展覽 交織一場中...

創科博覽2022;親子好去處;親子活動;親子周末活動

創科博覽2022|5大STEM工作坊 4大遊戲攤位...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創科博覽2022-10大打卡位

創科博覽2022|一文看清!玩轉10大打卡位 全方...

創科博覽2022;親子好去處;親子活動;親子周末活動

創科博覽2022|5大STEM工作坊 4大遊戲攤位...

創科博覽2022;打卡;攻略

創科博覽2022|一文看清10大重磅明星展品|免費...

當代中國-超級工程-京華號

地下蛟龍「京華號」 中國超大直徑盾構機

中國太空站完工 6人同時進駐 一文看清2022年中...

感受「地面飛行」 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5至10年...

創科博覽2022|潛入萬米深海 「奮鬥者號」征服地...

百味中國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旅遊風物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

周末好去處|中國首個街頭藝術展「City As S...

影視時尚

阿媽有咗第二個-mirror-毛舜筠

MIRROR X 影后毛舜筠 《阿媽有咗第二個》道...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 源於這個獨特工藝?

十四五

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咸豐年嘅事 咸豐是指哪一年?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時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到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咸豐年其實是歷史上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皇帝的一個年號。   咸豐在位時期由1850至1861年,這段時間在廣東一帶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亂事。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