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考察|深山獨有貴州酸湯魚 製酸有秘訣?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香港有不少酸菜魚餐廳,頗受歡迎,不過講到酸味和魚肉的配搭,這方面的專家一定是貴州人。貴州美食,處處皆酸,貴州酸湯就是當地歷史悠久食酸文化的代表。貴州人更是有獨家的製酸方法。一齊來探尋他們的秘訣!

貴州酸湯|西南深山孕育食酸文化

  位於中國西南的貴州省,地勢四高東低,以山地居多,四周遍布高山深峽,長年濕寒,當地人因而需要吃酸和辣,防止濕氣和寒氣聚集體內。

貴州-肇興侗寨
圖為四面環山的肇興侗寨,這裏位於貴州省東南,四季如春,環境清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且,貴州地處內陸、遠離沿海,不產海鹽,亦無鹽湖、鹽井等,所以食鹽只能依靠從外地運輸。而古時候交通不便,導致當地十分缺鹽。據清朝《續黔書》記載:「黔介於滇蜀之中,獨不產鹽,惟仰給於蜀,來遠價昂」。

  不過正是因為這樣,才令當地人另闢蹊徑,找到「以酸代鹽」的方法,來為食物增添滋味,又減緩體內鈉離子的流失。

  在貴州傳統酸味菜品中,酸湯火鍋算是討喜的入門款。不同口味的酸湯,色澤從清至深,味道一個比一個濃鬱,令人一吃難忘,而這方面的專家,就是貴州吃酸達人——苗族人。

  苗族是中國的古老民族之一,苗族人的食酸文化流傳已久。他們奉行「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的飲食信條,煮起酸味菜式來得心應手。

貴州酸湯|酸湯分紅白 季節限定美味

  苗族人尤其擅長煮白、紅兩種酸湯,這些也都是苗族歷史悠久的傳統菜,亦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味覺名片。白酸湯清淡開胃,適合夏季吃;紅酸湯帶點酸辣,適合冬季吃火鍋。

貴州酸湯-白酸湯
白酸湯算是貴州酸湯中,外表最為清澈的一款,多以糯米水發酵而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白酸湯又名清酸湯,主要以用洗米水或米湯,加入無葉蔬菜,存於壇子內發酵至少24小時製成。一般家庭會先把洗米水跟大米、糯米等反復熬煮、過濾,洗米水只需保持在攝氏40至50度之間,不用煮沸。之後再加入少許老白酸湯和水,倒進壇子靜置發酵。               

  米製的白酸湯口感濃稠、潤滑,但不會渾濁,味道酸爽,帶有回甘。食用配搭宜以簡單為主,吃之前可以加入手撕成小塊的蕃茄、青椒等蔬菜煮滾即可。

  而紅酸湯的製作時間則相對較長,而且講究「天時地利」。這是甚麼意思呢?

貴州酸湯-紅酸湯
製作酸湯的過程中,不能碰到一點油,否則就會發酵失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來,紅酸湯又叫毛酸湯,需要用到貴州當地七八月份特產的野生蕃茄「毛辣果」。先要去皮剁碎,加鹽、辣椒醬,再加入高度白酒殺菌,密封在土陶瓷罐中,發酵一至兩個月,才能製成紅酸湯醬。

  苗族人多用發酵好的紅酸湯醬,來製作傳統酸湯魚。開火前,先在鍋中加入現摘的青花椒枝,灑上當地特有的香料木薑子油,然後再加入以水開稀過的紅酸湯醬、生薑片、青椒,和新鮮蕃茄一同熬煮,令新鮮的酸味與陳酸互相交融,增加湯色與酸香的層次。

貴州酸湯-酸湯魚
貴州酸湯魚,湯色紅亮明艷,酸味濃郁,魚肉滑嫩入味,鮮美可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酸湯並不總局限於與魚的固定搭配。苗人的餐桌上,食材豐儉由人,酸湯牛肉、酸湯豬腳、酸湯肉圓、素酸湯等,甚麼都有,唯獨酸湯才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延伸閱讀:夏日泛舟遊荔波小七孔 沉醉詩畫般的貴州山水

  延伸閱讀:貴州最後的鳥圖騰部落 傳承400年鳥籠文化

 

北京烤鴨

食北京烤鴨108片不可少?盤點烤鴨裏的講究之處

中秋美食|奇趣月餅大比拼 今年月餅有多「奇」?

一杯奶茶炒到200元?長沙「網紅店」茶顏悅色值得嗎?

金華火腿名列「世界三大火腿」 怎樣吃最美味?

最新文章
澳門、中山、珠海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編輯推薦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彎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彎彎曲曲的成功路

2016年11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二十四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生保」同戶籍有關?

  現今社會進步,不少大樓屋苑都有保安,甚至公共屋邨有看更幫大家巡樓兼看門口。當保安人員遇到一些「生保」人及陌生面孔,通常也會多問幾句探明來意,並要求他們先登記再上樓,以策安全。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生保」有陌生、生疏的意思,而這個俗語的由來是與中國古代一種制度有關的。   「保甲制度」是自宋代開始一種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所謂「什伍其民」、「變募兵而行保甲」,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明清兩代仍有類似設置,是管理鄉村地區的重要制度。保甲制度以戶、甲、保等為基...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