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海南發展有賴天時地利人和

編輯︰王子傑

  1988年4月13日是海南省的生日,全國人大在當年通過並實施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同時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南省之所以能夠脫胎換骨,除了因應改革開放大潮的「天時」,還有「地利」及「人和」,有賴粵海鐵路等鐵路發展,以及一眾默默耕耘的「闖海人」。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盛恩維也是其中一名「闖海人」,見證海南的鐵路發展變遷。(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粵海鐵路是海南的「生命線」

  回憶起當年情景,其中一名「闖海人」盛恩維仍然十分感慨。盛恩維出生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一個鐵路家庭,父親盛家友是海南建省前最早的列車司機之一。1988年,16歲的盛恩維「子承父業」,成為蒸汽機車司爐,專門負責給火車頭添煤。

  彼時,海南剛剛成為省級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最新試驗田。然而,這塊試驗田上只得一條內部鐵路,以三亞為起點,經八所至昌江石碌的「嶺八線」。隨着海南經濟特區的發展,單單一條鐵路不能滿足省內外運輸需求,加上嶺八線所採用的是舊式蒸汽機車,時速只有60公里,難以滿足運輸效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海南在改革開放初期僅得一條鐵路,而且所採用的是舊式蒸汽機車,時速只有60公里。(網上圖片)

  粵海鐵路的就是海南的「生命線」,海南自此結束與北方內地不通列車的歷史。粵海鐵路由「兩線一渡」組成,北線是廣東湛江至海安的139公里鐵路,南線是海口至三亞的182公里鐵路,至於一渡則是海安到海口的24公里船程。工程在1992年獲批准立項,總投資達48億元人民幣。粵海鐵路在1998年動工,2003年正式通車,是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

  在此之前,鐵路運輸來到廣東省最南端的海安鎮後就無法再南下。前往海南旅遊或是想要將當地貨品外運,只能依賴昂貴的航空運輸,或者費時失事的汽車渡輪,欠缺安全、便捷,廉價但運量大的交通網絡。

  粵海鐵路建成後,列車可以「連人帶車」登上輪船橫渡瓊州海峽,上岸後再接駁鐵路一路南下至三亞。粵海鐵路使內地和海南之間的客運、貨運更加便捷。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粵海鐵路在2003年正式通車,是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海南自此結束與北方內地不通列車的歷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粵海鐵路建成後,列車可以「連人帶車」登上輪船橫渡瓊州海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闖海人」盛恩維見證海南鐵路變遷

  工作調動關係,盛恩維在粵海鐵路建成後,被調派前往擔任乘務員。盛恩維清楚記得當時列車要過海的壯觀情況。一列18節的列車會被分為四組,分別由車頭拖拉登上渡船,「這個過程要穩,不然旅客在車上坐着會不舒服。」有了粵海鐵路後,列車上船、過海,全程只需要90分鐘。

  2010年12月30日,海南東環鐵路正式通車,5年後同一天西環鐵路也開通,東西環鐵路組成一個閉環,世界首條環島高速鐵路誕生。盛恩維也被賦予新任務,擔任海南環島鐵路的動車司機。

  從時速60公里的蒸汽機車到時速250公里的環島高鐵,從粵海鐵路開通到世界上第一條環島高速鐵路通車。在鐵路工作33年、擔當列車司機長達25年的盛恩維,見證改革開放下,海南鐵路的飛速發展。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粵海鐵路是海南名符其實的「門戶」,即使日後復興號高鐵要在海南上行駛,也是透過粵海鐵路將列車運往海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香港回歸25周年|港鐵的改革開放故事 如何「心繫國家每一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義烏小商品市場蛻變史 世界小商品之都始於「雞毛換糖」

reform-and-opening/2022/08/normal/internetcafe

改革開放|90年代的網吧熱潮 帶動電競館和電競酒店誕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見證」中國崛起

1:4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港人義工的自述

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 港人義工的自述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金庸小說

改革開放|從「禁書」變文學名著 金庸小說解禁內地全靠書迷鄧小平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茅坑裏扔石頭」會有甚麼後果?

  廣東話歇後語的功能除了幽默地帶出說話者意思外,還能夠很形象化地展示場景,令人看後會心微笑。

  「茅坑裏扔石頭」就是形象化地展示場景,只要稍加想像,便令人會意得到當中的意思。   當把石頭用力投入一桶水中時,石頭就會激起桶中的水,還會濺出來沾濕身。如果那不是一桶水而是茅坑的話,激出來的就不是水了,而是「激起公糞」。   套用在生活中,就有「茅坑裏扔石頭——激起公憤」的意思了。  ...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