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體創作人黃宏達:用一顆好奇心 闖蕩數碼藝術世界

撰文︰紀小婷

  踏入一個行業數十載,有人日復一日循規蹈矩,亦有人不安現狀步步突破,跨媒體創作人黃宏達(Victor Wong)無疑屬於後一種。香港第一個電腦動畫製作的廣告,出自黃宏達之手;用AI機械人創作水墨畫,是由他獨創;如今NFT大熱,他又積極投身數碼藝術……黃宏達的每一步,都好像踏在時代的脈搏上。從業多年熱情從未退減,黃宏達直言,背後的動力不外乎三個字:好奇心。

投身視覺藝術 為百部電影製作特效

  在香港電影界,黃宏達一早已經是名氣響噹噹人物。《新警察故事》、《霍元甲》、《長江七號》、《頭文字D》、《讓子彈飛》、《建軍大業》……這些電影中歎為觀止的特效畫面,都是由黃宏達帶領團隊製作。

黃宏達01
黃宏達參與百部電影的特效製作,包括《鐵甲奇俠》、《怪誕城之夜3D》、《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長江七號》、《頭文字D》等等。(網上圖片)

  而一切的起點其實在年幼時候便埋下種子。由於自己家人經營紙紥舖,小時候的黃宏達就天天浸在其中,爸爸拿竹篾,媽媽紥燈籠,一個作品就成形了,這種「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令黃宏達着迷,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大學時期,黃宏達去到美國學習電子工程,回到香港後「誤打誤撞」製作了全港首個全電腦製作的廣告片,其後又順理成章開設視覺效果公司。

  既有審美,又懂技術,黃宏達逐漸在電影特效的圈子嶄露頭角。以前一部電影的特效只佔幾分鐘,後來特效的比重愈來愈高,黃宏達的發揮空間亦愈來愈大。到目前為止,他參與製作特效的電影,已經有100部左右。他還數次拿到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包括2006年的《頭文字D》,2015年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黃宏達02
黃宏達拿獎無數,曾經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台灣金馬獎、日本JIAA、美國New York Festival等殊榮,並於2005年獲評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香港創新領軍人物黃宏達:創新源自生活

創造AI畫手 突破人與機器合作模式

  不過,種種成績沒有令黃宏達止步。

  2014年為賽馬會創作3D動畫廣告期間,他嘗試將徐悲鴻筆下的駿馬製作成3D水墨動畫,讓馬匹一躍而起,從宣紙「穿越」到屏幕。這個經驗令他開始思考現代技術和傳統水墨結合的可能性,從此又向AI跨界。

黃宏達03
黃宏達斥資300萬、耗時3年,成功製作出AI水墨畫家Gemini。(網上圖片)

  2019年,經過3年的鑽研,他帶着「兒子」AI Gemini與大眾見面。Gemini是黃宏達自己創造的AI機械人,他一方面教識Gemini執筆、蘸墨、點彩,另一方面為其編程,只要將天氣、地形等數據輸入程序,Gemini就能夠自主創作水墨畫,每一筆落墨的深淺、韻味都有所不同,自成風格。

黃宏發04
AI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Gemini的畫作亦愈來愈複雜,甚至發展出獨特的風格。(網上圖片)

  「Gemini」是「雙子座」的意思,意指人類與機械合作無間。科技和藝術,這兩種格格不入的事物,就這樣被黃宏達成功融合在一起。

  延伸閱讀:AI Gemini 作品欣賞

放眼NFT 在科技世界無限創作

  近年NFT(一種依託區塊鏈技術的數碼資產,形式包括畫作、聲音、影片等等)風靡全球,黃宏達又將眼光投向這個全新的行業。

  很多人面對新生事物都持觀望態度,黃宏達卻直言自己「很捧場」。他積極與不同藝術家合作,在他們的畫作中融入特效元素,又將這些作品轉化為NFT的形式。黃宏達認為,NFT已經開始成勢,令傳統藝術突破地理環境的限制,更加快速地進行推廣、傳播。

黃宏達05
黃宏達在NFT藝術圈子頗為活躍,他與不少本港和國際上的藝術家合作,將他們的作品「NFT化」。(攝影:紀小廷)

  疫情之下,他參與舉辦了NFT體驗展《Meta Nostalgia 香港那些年》,展覽配合沉浸式藝術裝置和虛擬實景(VR)等科技,將香港舊日情懐重新呈現在觀眾眼前,令觀眾猶如置身於一個沉浸式藝術劇院。

  黃評價道:「傳統上,你只能靜靜欣賞蒙娜麗莎的畫作;但用了現代技術,你可能可以走入一個虛擬環境,甚至同蒙娜麗莎傾談。這些技術可以帶你去另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可以無限創作。」

黃宏達06
疫情之下,黃宏達在銅鑼灣鬧市舉辦展覽 ,為的就是市民在行街吃飯之餘就可以享受到數碼藝術。(攝影:紀小廷)

  從業數十載,從電影特效到AI水墨畫,再到數碼藝術和NFT,黃宏達進行各種各樣的跨界嘗試,擁有愈來愈多元的身份,不過,心底的一份好奇心始終不變:「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我們時時問,事事問,就會找到自己的動力,再加上(探究一件事)知道答案時候的那種驚喜,這些發現都會融化在我的藝術創作之中。」

黃宏達08
黃宏達認為,傳統藝術和NFT藝術之間有很多相通之處,只要靜下來專注創作,在市場上就會得到反響。(攝影:馮嵐)

  這份好奇心,令他從童年小小的紙紥舖走到全香港、甚至世界的舞台,相信未來還將帶領他在數碼藝術世界中,走得更遠、更精彩。

   延伸閱讀:金像特效導演 與內地結不解緣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創辦小紅書源於熱衷旅遊

創辦小紅書源於熱衷旅遊 毛文超:創業離你真的很近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小馬智行彭軍自動駕駛夢

小馬智行彭軍自動駕駛夢 「希望能夠通過技術改變世界」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海底撈張勇發迹史

海底撈張勇從街邊檔到成功上市 餐飲神話源自「逆天」創新服務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小鵬汽車何小鵬

小鵬汽車何小鵬不安於現狀 折騰自己成就「中國版特斯拉」

相關標籤

「元宇宙」源自電影《雪崩》?

  近年,多家科企爭相投入元宇宙領域,元宇宙風頭一...

  元宇宙,英文為「Metaverse」,它並非一...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陳慧嫻

80年代樂壇天后陳慧嫻 曾為一個承諾放棄火紅事業

編輯推薦
2:33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七姊妹道7女投海都市傳說 見證泳棚到工商區變遷

1:51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一街兩制揭開中英街的神秘面紗

香港街道故事|一街兩制? 揭開邊境中英街的神秘面紗

香港街道故事|天后銀幕街 港產片發源地 這條街跟黎姿有何關係?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渣華道以印尼爪哇命名? 春秧街記錄「糖王」一生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電氣道有過中國最大電廠? 繙譯Power鬧出笑話?

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香港街道故事|荷李活道看盡中上環蘇豪區、文武廟、古董街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劉備洞中藏勝景 岳陽追尋金戈鐵馬歷史

粵劇、雲吞麵、廣彩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廣式變港式 粵劇雲吞麵廣彩都有份

1990年9月22日
北京亞運

中國第一次承辦亞運會

「用心寫字」為何不用手?

  仍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如果作業上的字寫得太難看,老師派回時可能會寫上評語「請用心寫字」,「寫字」為甚麼不用手,要用心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名句:「心之官則思」,意思是說心這個器官的職責是思考。古時,人們很重視「心」,認為「心」有思考能力,孟子更認為從「心」部的字,都有思慮、謀劃的意思。   因此,用心去寫字,等如有謀劃、思考過才寫字的意思,因此,流傳下來便有「用心寫字」這個形容詞了。   延伸閱讀:用心專...

8種潮景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