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早餐盤點|「津津」有味 晨光中的天津衛 不只有狗不理包子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說起天津的早餐,可能很多人立馬會想到聞名中外的「狗不理包子」。不過事實上,天津早餐的種類非常豐富,如果你問天津人他們有多少早餐選擇,他們很多時都會跟打趣說:「可以連吃一個月不重樣」。天津的早餐樣式實在多,而且自成一統,是外地都未必能複製到的口味。

天津人引以為傲的早餐代表—煎餅餜子

為了好好傳承歷史悠久的煎餅餜子,天津市餐飲行業協會旗下更是成立了一個煎餅餜子分會,可見他們對一份早餐的執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煎餅餜子可說是天津的王牌早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成為天津的象徵。雖說煎餅餜子已經幾乎傳遍全國,令許多天津人引以為傲,做法也被改良出多種花樣,不過在不少本地人眼中,正宗的煎餅餜子有着嚴格的標準配置。

  具體來說,應是以羊棒骨湯拌成的綠豆粉漿,倒在偏平的熱鍋上,形成一塊麵膜,加上蛋液攤開,再塗抹甜麵醬、辣椒等醬料,再裹入「餜子」(油條)或者「餜篦」(薄油炸脆片),之後撒上蔥花。煎餅餜子的麵皮混合了蛋味,清香鬆軟,同時酥脆鹹香的油條搭上濃鬱的醬料,在口腔裏碰撞融合,豐富的口感和味道,給接下來的一整天注入能量。

  有趣的是,早年間天津人吃煎餅果子時,都是從家裏自帶雞蛋去煎餅攤前排隊,因為通常攤車都在距離居民家中不遠的巷口或社區裏,而且自帶雞蛋便宜又衛生,甚至還有人自帶 「餜子」。

靈魂鹵汁加小料 素食早餐之選:嘎巴菜

嘎巴菜的製作技藝,亦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天津,綠豆除了是煎餅餜子的原材料之一,亦是另一重要早餐「嘎巴菜」的重要材料。它本名應為「鍋巴菜」,天津話稱為「嘎巴菜」。一般認為「嘎巴菜」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不過早期的可靠記載並不多。據傳,嘎巴菜源自山東煎餅,是由早年間在天津謀生的山東人帶來,曾經的「嘎巴菜」分為葷素兩種,而流傳至今的是素鹵。

  天津人將山東的綠豆煎餅俗稱為「嘎巴」,是以綠豆、米,用水磨成麵糊後,攤製而成。之後,將它再切成柳葉條狀,便是天津嘎巴菜的主料。「綠豆麵」搭配濃鬱的熱鹵汁,輕輕攪拌後,再摻點麻醬、腐乳汁、辣椒、香菜,以及豆腐乾。粗糲綿軟的「麵條」既掛汁,又富有嚼頭,清爽的小料也有解膩的作用,深受當地人歡迎。

醇厚津味豆腐花——天津老豆腐

天津老豆腐是天津人經常吃的一款早餐,與煎餅餜子、鍋巴菜齊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天津,在街上能找到看似是酸辣湯的湯品,就是當地的傳統早餐——老豆腐。天津的老豆腐,事實上和北方慣常吃的鹹口豆腐花差不多,只不過鹵汁和做法細節稍有不同。把一大磚嫩豆腐放在碗中間,在豆腐面劃個十字,再澆上鹵汁、麻醬,還有韭菜花、蒜泥等佐料,便成為了老豆腐。天津老豆腐重點在於製鹵,需選用黑木耳、香菇、黃花菜,加上醬油煮成濃稠的汁。老豆腐入口即化,這醇厚鹹香的味道和順滑的口感,便藏着無數天津人的清晨記憶。

源於清末的傳統天津早餐——「卷圈」

卷圈起源於清末民初,營養豐富,是天津人常吃的早餐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天津街邊常買到的「卷圈」,曾經是過去售賣豆漿的早餐舖的副產品。豆漿長時間熬煮,表面會形成一塊油皮,揭起晾乾後,再裹住豆芽菜、胡蘿蔔絲、香菜、豆乾、粉條、醬豆腐和麻醬,用麵糊把豆皮捲的接合位和兩頭封口,就可以用熱油炸熟。卷圈外脆裏香,蔬菜的水分被充分鎖住,吃起來口感豐富,加上大餅作為必備配搭,久而久之成為天津特色早餐之一。而自八十年代以後,可能因為製作麻煩,製作卷圈用的豆皮,逐漸被替換成麵皮、餛飩皮或春捲皮。

  延伸閱讀:全國早餐盤點|老北京街頭巷尾的清早味道

  延伸閱讀:型格建築|顛覆傳統圖書館印象 「天津濱海圖書館」中國最美

全國早餐盤點|能吃的「包腳布」? 帶你一探精致上海的清晨煙火氣

全國早餐盤點|地道杭州生活 由一份「落胃」早餐開啟

全國早餐盤點|老北京街頭巷尾的清早味道

疫市新「臭」風:百年徽菜臭鱖魚聞臭吃香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1988年12月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南極文森峰

中國人登上南極最高峰文森峰

「走鬼」點樣走?

  你們有沒有看過經典港產電影《旺角卡門》?其中一幕是由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在戲院前當無牌小販,突然小販管理隊前來驅趕,烏蠅因被由萬梓良飾演的Tony阻礙,結果「走鬼」失敗被抓。

  這一幕出現的小販「走鬼」情境,今時今日在香港真的很難見到,但大概在三、四十年前,小販走鬼可說是市區每天都會出現的情境。   所謂「走鬼」,就是無牌流動小販為逃避執法人員的動作。   當年港英政府僱傭了大批來自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人當警察,他們其中一個任務就是驅趕街上的無牌流動小販。   由...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