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遜訪華 促成《上海公報》中美建交第一步

撰文︰潘少權

  50年前今日(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應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邀請,往中國訪問。一行人上午抵達北京,按計劃當天2月21日下午在釣魚台吃完午餐,會和周恩來會談,但突然接到通知,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要會見他。

尼克遜抵達北京 突獲毛澤東會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尼克遜訪華 促成《上海公報》中美建交第一步
1972年尼克遜訪華期間,獲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左)接見,毛澤東指中美關係正常化說是一把鑰匙,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訪問結束後,中美雙方共同簽署震動全球的《中美聯合公報》,為兩國正式建交奠定基礎。(圖片來源:Getty)

  自「林彪事件」以後,毛澤東身體不好,當時能不能安排會見,誰都不知道,但沒想到尼克遜一到北京,毛澤東突然就提前見了。這個誰都沒想到。

  尼克遜是美國有名的「右派」,為什麼會在他任期內中美實現「破冰之旅」呢?據當時擔任繙譯的章含之回憶,以當時國內的說法,尼克遜是「右派」裏的「右派」,國內叫他「極右派」。不過就職總統後他就改變態度,多次流露出想打開對華關係的意思。毛澤東說只有和「極右派」才能搞好關係,因為由「反共分子」來打開中美關係,美國人不會有顧慮。從這一點可以看到毛澤東非常高明。

  延伸閱讀:中美關係建立 促中國秉持改革開放之路

尼克遜要求女翻譯員 因形象較佳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尼克遜訪華 促成《上海公報》中美建交第一步
1972年2月21至28日到中國訪問,美國總統尼克遜和夫人一起參觀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學校、工廠、醫院和名勝景點。(圖片來源:Getty)

  章含之乃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養女、毛澤東英文老師和著名外交家喬冠華夫人。她原先擔任尼克遜夫人翻譯,但在第一次宴會後,尼克遜跟周恩來說要跟他夫人交換翻譯。當時給尼克遜派的翻譯冀朝鑄英文非常好,哈佛大學畢業的。但尼克遜跟周恩來說,你的翻譯是女士,形象好,你給我派個男的,個子高,我倆站一塊兒形象非常不一樣。

  周恩來笑說讓冀朝鑄章含之商量,看他們吧。結果是尼克遜在上海和杭州的繙譯就由章含之負責。當時《中美聯合公報》在2月26日去杭州之前就已敲定,但後來因美國國務卿羅傑斯不滿,又在杭州作了一次修改。章含之說其實羅傑斯在北京就表示不滿意了,但他們不知道。26號離開北京時,以為一切都解決了,外交部長喬冠華當時興致勃勃的,以為到杭州就輕鬆了。

  延伸閱讀: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

《上海公報》公布前生變 周恩來外交辭令化解危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尼克遜訪華 促成《上海公報》中美建交第一步
對實現「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遜來訪,周恩來對歡迎宴會的菜譜、菜單設計等大小事務,都親自敲定。(圖片來源:Getty)

  沒想到基辛格突然找來,說由於他們內部出現矛盾,公報還要改。這下子喬冠華就急了,因為當時已經離開北京了,公報內容是經毛澤東批准的,他們不敢把毛澤東批准過的東西隨便再改動。便說不要公報了,發個聲明就行了。基辛格特別緊張,後來晚上又重新談判,直到2月27日凌晨4點才達成一致。

  但28日下午4點公報正式公布之前,又險些出事。章含之說27日早上要到上海,她到杭州柳莊接羅傑斯時,一進客廳,就見美國國務院那幫人手裏拿着文件上下甩,揮着胳膊特別激動的樣子。在杭州去上海的飛機上,她抽空跟周恩來彙報說,羅傑斯他們可能還要發難。

  周恩來沒說什麼,只是說到了上海後去拜訪羅傑斯。28日上午,上海錦江飯店特別熱,美國國務院的人都穿着襯衫,有人還把袖子擼起來了,像要打架一樣;一看到周恩來就傻了,每個人都拼命地四處找西裝。

  延伸閱讀:尼克遜訪華 中美建交的採訪花絮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尼克遜訪華 促成《上海公報》中美建交第一步
周恩來陪同尼克遜檢閱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圖片來源:Getty)

  章含之說周恩來真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外交家,根本沒提公報的事,只是平和地說:「羅傑斯先生,我早就應該來看你,但是這幾天時間特別緊張,沒抽出時間單獨來看你。」然後就誇他為中美關係出了很大力氣等等,給足了羅傑斯面子,在場的人聽了也一個勁兒地點頭。

   最後周恩來很有技巧地說,等會四點鐘見。意思是叫他們出席公報發布儀式,這一下淡化了分歧,羅傑斯就沒脾氣了。那天下午4時,《中美聯合公報》(俗稱《上海公報》)公布,邁開建交中美第一步。

鄧小平南巡講話7|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

鄧小平南巡講話6|搞科技,愈高愈好,愈新愈好

2:10

廣州番禺祈福新邨 何以被朱鎔基稱為「中國第一邨」?

鄧小平南巡講話5|我們發展中大國,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大哥大

改革開放|內地使用「大哥大」第一人是他 電話費有幾貴?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編輯推薦
3:06

香港之最地理篇|最大公園不是維園?最小島嶼只能企1個人?

3:18

香港之最鐵路篇|哪條線最早開通? 哪個站最深? 第一個上蓋物業是?

香港之最文化康樂篇|最美圖書館在哪兒?最早啟用公共泳池是?

香港之最金融篇|最小面值的港幣是?第一間外資銀行不是滙豐?

香港之最股市篇|港股史上最大升跌市幾時發生?哪隻新股最吸金?

2:35

香港之最人口篇|十八區人口最多是?哪區最高收入?最多人未婚?

香港之最房屋篇|這個屋苑人口勝歐洲小國?最高和最「離地」住宅是?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1987年12月1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

「大牌檔」定「大排檔」?

  近年香港興起傳統文化保育熱潮,幾年前就曾經出現過對大排檔去留問題的討論。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大排檔難以滿足現今社會的衛生要求,但在保育本地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又有相當的保留價值。

  大排檔是香港本地飲食文化的其中一個標誌,簡單而言,指的就是路邊經營的食肆,體現香港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幾十年來都是香港基層市民生活的寫照。   然而,到底是「大牌檔」還是「大排檔」?一直也有兩種不同的講法。   有人認為應寫成為大牌檔,原因是以往政府對這類食肆發放飲食牌照時,商戶要將牌照放...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