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撰文︰黃皓頤

  上周二(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確定了西安江村大墓,實為漢文帝霸陵,當中有陶俑、銅印、銅車馬器、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古物。漢墓的數量多,地點分布廣,發掘出來的古物繁多;舉世知名的,包括了位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不腐女屍。

馬王堆漢墓千年古屍 頭髮烏黑肌肉有彈性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不腐女屍,是屬於西漢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其外貌完整,面容清晰,頭髮烏黑,肌肉仍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令人驚嘆。(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位於湖南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鄉的馬王堆漢墓。(網上圖片)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長沙市東郊,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三座古墓中,一號墓是利蒼妻子辛追,二號墓是利蒼,三號墓是利蒼兒子;使馬王堆漢墓名聞天下的2,000年不朽女屍,正是於一號墓出土的辛追夫人。

  1971年12月,一次挖掘建造地下醫院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了古墓,遂交給湖南省博物館接手展開發掘工作。1972年初,館方人員發現了馬王堆一號墓的彩繪漆棺內,有一具外形完好、並未腐爛的女屍。女屍身高1.54米,重量34.3公斤,被20層錦繡絲綢包裹全身,頭髮烏黑,肌肉仍有彈性,血管清晰可見,部分關節仍可以活動,就同「吃了防腐劑」一樣,令人嘖嘖稱奇。

  出土千年女屍的消息一下子廣傳開去,很多人紛紛前往當地,想一睹這具不腐古屍的容貌。

  延伸閱讀:長沙三國地名傳說(下)

馬王堆漢墓考古保存工作佳 見證改革開放的進步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1972年馬王堆漢墓一號漢墓出土的素紗禪衣,衫長132厘米,重49克,可說是薄如蟬翼,代表了西漢初期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圖片來源:湖南省博物館)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出土的朱紅菱紋羅絲綿袍,上衣下裳相連,衣領相交,衣襟由左向右褶折到右側身旁,這是西漢初期貴族婦女流行的衣着款式。這件綢袍出土時衣色依然鮮艷耀眼,足以見證西漢時代染色技術的高超。(圖片來源:湖南省博物館)

  當時在處理文物及保護工作尚未完善下,女屍和其他發掘的絲織品和漆器等文物,一下子公開給群眾參觀。每天數萬人湧到湖南省博物館,第一天陳列室的大門被群眾擠得毀壞了,更有人受傷,導致秩序問題頻生;同時,人滿之患亦令文物保存備受關注。後來經報道後,周恩來總理作出批示,館方立即為女屍進行消毒、防腐及保存等工作,之後女屍一直陳列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地下寢室。

  1973年至1974年,馬王堆二號墓和三號墓進行發掘,找到很多具歷史價值的考古文物,全部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更闢有馬王堆漢墓陳列館供人參觀。

  改革開放後,國家對考古文物的研究和保存工作愈來愈重視。2009年,馬王堆漢墓被列為「近年來長沙市十大考古發現」,2013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大部分都飾有花紋。這是一號墓出土的雲紋漆鈁,即盛酒器皿。西漢初期的漆器,上面的花紋都是富麗而繁複的。(圖片來源:湖南省博物館)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1973年馬王堆漢墓三號墓發掘出來的文物出土。(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43年前引起全港熱話的中國文化展──金縷玉衣

  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種類繁多,歷史價值高,由1970年代至今,都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其考古研究和保存文物工作的完整性,也揭示了改革開放後的不斷進步。

1:45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首個賀歲節目《羊城賀歲萬家歡》港穗合作迎新年

改革開放首個賀歲節目 《羊城賀歲萬家歡》港穗合作迎春節

改革開放|電影《少林寺》帶紅李連杰 獲周恩來接見

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因空氣污染被淘汰的小黃車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當年影相,菲林和沖曬費都非常昂貴,拍攝一個角度,要左思右想。

改革開放下的拍攝對象 生活成相片靈魂

最新文章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編輯推薦
2:01

潮遊鄉村|800年江南水鄉 賞南潯古鎮湖光秀色

1:40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西江苗寨

潮遊鄉村|走進貴州深山看美景 「西江苗寨」風光無限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和順古鎮

潮遊鄉村|悠遊雲南騰沖「和順古鎮」 感受中國「名鎮」魅力

1:56

潮遊鄉村|遊歷沈從文故鄉 鳳凰古城感受百年水鄉魅力

貴州遵義烏江寨

潮遊鄉村|春遊貴州烏江寨 尋覓不一樣的「水墨江南」秘境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水平線下的特色古民居 遊歷中國河南「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走訪廣東清遠上岳古村 體驗消失中的嶺南傳統文化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2:05
十四五 數字經濟 5G 新基建

十四五創科篇|AI 5G 大數據 中國如何發展「數字經濟」?

2:22
知識產權

十四五創科篇|保護知識產權有「錢」途?

1:58
十四五規劃-創科人才-科技領軍人才

十四五創科篇|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哪來?佔先機搶人才原來靠這些

2:10
十四五創科篇

十四五創科篇|如何構建「科技強國」?這些前沿領域要攻關

2:58

我們的故宮|離不開金與龍的太和殿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中國的科技水平,不論研究和實用性都在不斷進步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中國科技發展已超越美國?

好心情,壞心情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境隨心轉的啟示

2019年5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李恒德院士逝世

中國材料科學專家李恒德院士逝世

歇後語「潮州二胡」後半句是甚麼?

  廣東話歇後語,其中的特色就是幽默,以幽默的語言帶出人生的現象或道理,令到抽象的概念得以「落地」,令人瞬間感受到字中的真正含義。

  潮州二胡就是一個例子。   潮州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是二胡,二胡的聲音低沉哀怨,夾雜「依呀依呀」的音韻,顯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少人認為潮州二胡拉出來的音韻,好像順德話的「自己顧自己(ge ge gu ge ge)」(順德音:gi²² gi⁵⁵ gu³³ gi²² gi⁵⁵)。於是,就有一句...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