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集體回憶 因空氣污染被淘汰的小黃車

撰文︰華思齊

  你有見過這款黃色的麵包車嗎?它是昔日的北京的士,又名「麵的」,是人們對這款微型麵包出租車的簡稱。

改革開放引入技術 中日合製「天津大發」麵包車

  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蓬勃,人們對出行需求急增。當時市面主要交通,仍以單車和公共巴士為主,的士多服務外賓,專門接待外商、海外華僑及港澳同胞。當年坐一趟出的士價格不菲,普羅市民難負擔。直至1983年,國家引進日本大發汽車技術,翌年在天津生產第一輛「天津大發」麵包車TJ110,寬敞車廂,客貨兩用設計,價格相宜,深受市民歡迎。

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也有播放過天津大發麵包車的廣告,廣告口號為:「要發家,買大發,發發發!」圖片攝於1993年,兩位打扮時髦的女士在北京街頭登上一輛「麵的」。(網上圖片)
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也有播放過天津大發麵包車的廣告,廣告口號為:「要發家,買大發,發發發!」圖片攝於1993年,兩位打扮時髦的女士在北京街頭登上一輛「麵的」。(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發展交通 「麵的」雄霸北京的士市場

  當年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這款小黃車的身影。「麵的」之所以較其他的士普及,主因是價格實惠,走10公里只需10元,等交通燈不跳標,載人又載貨,提升出行便捷,無論運貨、搬家,甚至接新娘,都有人僱用「麵的」幫手。

  90年代,隨着北京政府發展交通,提出「讓老百姓打得起,一招手就停三五輛車」的目標,出租車公司如雨後春筍。根據資料,1993年北京有一半的士均為「麵的」,數量達35,000架,搶眼的小黃車因而成為北京的城市名片。

  延伸閱讀由車牌演變看改革開放

圖片攝於1993年王府井公交站旁邊。根據資料,當年北京市面有一半的士為「麵的」,數量達35,000架。(網上圖片)
圖片攝於1993年王府井公交站旁邊。根據資料,當年北京市面有一半的士為「麵的」,數量達35,000架。(網上圖片)

環保議題備受關注 「麵的」排放高被淘汰

  不過「麵的」也有缺點,就是碳排放高。隨着國家愈重視環保,「麵的」帶來的污染問題備受關注。1998年12月,北京開始大規模淘汰「麵的」,天津大發更於2002停產TJ110車款,讓風靡中國的小黃車寫入歷史。

  昔日中國車輛少,汽車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早期的士都是定點乘坐,改革開放後汽車普及,的士再沒路線限制,由奢侈品變為大眾出行的選擇,增加市民流動性,促進經濟活動。近年隨着共享交通平台出現,手機一滑就能召車,解決昔日的截車難題。

1998年12月開始,北京因為空氣污染問題淘汰首批「麵的」,之後其他城市陸續仿效。(網上圖片)
1998年12月開始,北京因為空氣污染問題淘汰首批「麵的」,之後其他城市陸續仿效。(網上圖片)

  以前坐「麵的」,只求到達目的地,由價格至上到追求舒適,提倡便捷到響應環保,中國的士業發展,見證改革開放步伐,亦反映中國文明進步。

  延伸閱讀中國高速公路長度冠全球 可繞地球4圈

改革開放|電影《少林寺》帶紅李連杰 獲周恩來接見

2:06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改革開放前漢墓出土 舉世聞名的馬王堆不腐女屍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當年影相,菲林和沖曬費都非常昂貴,拍攝一個角度,要左思右想。

改革開放下的拍攝對象 生活成相片靈魂

2:15

霍英東助中國發展體育外交 重返國際奧委會

相關標籤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茅坑裏扔石頭」會有甚麼後果?

  廣東話歇後語的功能除了幽默地帶出說話者意思外,還能夠很形象化地展示場景,令人看後會心微笑。

  「茅坑裏扔石頭」就是形象化地展示場景,只要稍加想像,便令人會意得到當中的意思。   當把石頭用力投入一桶水中時,石頭就會激起桶中的水,還會濺出來沾濕身。如果那不是一桶水而是茅坑的話,激出來的就不是水了,而是「激起公糞」。   套用在生活中,就有「茅坑裏扔石頭——激起公憤」的意思了。  ...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