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1/12/2021
1993年北京首次申辦奧運失敗當日,發生了一段插曲:《文匯報》來不及抽起霍英東祝賀北京申奧成功的賀稿,把錯誤的消息發放出去,無意間向市民和霍英東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
霍英東爭取恢復中國在體育界話語權
香港商人霍英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間體育外交」負責聯繫和游說的重要人物,對中國能夠主辦奧運的渴望比任何人都要高。
1971年「乒乓外交」後,中美關係解凍,同年底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雖然如此,很多國際體育賽事依然把新中國拒諸門外。霍英東作為香港體育界領軍人物,在爭取和恢復新中國在國際體育界的話語權,扮演重要角色。
「我出身貧寒,少年時因過早為生計奔波而營養不良,嘗夠了體弱多病之苦。懂事後見國家貧弱,人民多難,更深感如果不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民族難興國家無望之理。」──霍英東
霍英東冀借體育摘「東亞病夫」帽子 振興中華
霍英東一直把體育運動,視為振興中華民族的重要手段。由1969年起,霍英東便率領香港體育界到內地訪問參觀,促進兩地健兒交流。而他的「體育外交」第一戰,就在1974年德國法蘭克福的國際足協會議展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不少國際性組織的席位仍被台灣當局佔據,體育組織亦是如此。新中國要加入這些組織,若非將中華民國方面的代表除名,就必須要求中華民國方面改以「中國台北」名義參與,否則就變相承認「兩個中國」。
由於事件牽涉國家主權,問題複雜。當時國際局勢尚未穩定,很多非洲、阿拉伯國家,甚至東西德、南北韓都涉及有關問題。因此,霍英東首戰國際足協並未成功;但他沒放棄,轉戰同年在伊朗德黑蘭舉行的亞洲足協。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辦省港杯 足球聯繫兩地情
成立「霍英東體育基金會」 大力援建內地體育設施
當年霍英東以香港足協主席身份參與會議,排除排難,成功以規程條款,把新中國入會問題加入議程,並在伊朗和科威特等盟友支持下,不理中華民國方面反對,1天内3次表決,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亞洲足協會員。其後霍英東乘勝追擊,運用影響力,先後幫助新中國恢復亞洲羽毛球聯盟、亞洲單車總會等合法席位,最終令新中國於1979年重返國際奧委會。
改革開放後,中國國家隊最終於1984年登上奧運舞台,成功出戰美國洛杉磯奧運,取得15金、8銀、9銅的佳績,更登上奧運獎牌榜第4名。霍英東以1億元成立「霍英東體育基金會」,向每名金牌選手送出1公斤重的純金金牌,又大力捐助和援建內地體育設施。
獲悉北京成功申辦2008奧運 霍英東半夜游水慶祝
霍英東曾經說過:「體育在和平發展時期的影響力是政治、經濟、文化因素所無法取締的。」而他晚年最大夢想,就是看到中國主辦奧運。雖然中國在90年代首次申奧失利,但他的兒孫一直不遺餘力助他圓夢。
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奧,霍英東的健康大不如前,未能與兒子霍震霆赴莫斯科聽取結果。夜半,當他接到兒子的電話,得知北京拿下2008年奧運主辦權,興奮不已。根據霍震霆憶述:「父親放下電話就去游泳,用一個很簡單的行動表達夢想實現的喜悅。」
延伸閱讀:當年今日北京申辦奧運成功 舉國歡騰
一直為新中國的體育事業努力的霍英東,最終於2006年去世,未能親眼見證中國主辦北京奧運,但對於大半生竭力為中國打開「體育外交」之門的愛國商人,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