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3,000粒堅果殼做黃金盔甲68個鋁罐仿制苗族頭飾耗時2個月仿制《霸王別姬》中虞姬的如意冠……所有常人想不到的創意,在手工匠人雁鴻手裏全都成了真;經過她一雙巧手,廢棄材料成為國風首飾上的花朵、絲線甚至圖騰。一針一線,一敲一擊,是這位80後女子對中國文化的展現和傳承。

 

棄醫從藝成國風KOL 傳承中國文化 

  1989年出生的雁鴻並非學藝術出身,在從事手工創作之前,她學了5年醫護,在醫院工作過兩年。雖在醫學道路上已積累7年經驗,但雁鴻明白自己志不在此。辭職後,她成為一名自由化妝師,而每次見到古裝劇里好看的頭飾,就忍不住自己親手製作的衝動。

中國文化傳承-古風頭飾05
手工達人雁鴻用廢棄材料製作出飽含中國文化的古風飾品,在網上備受關注。(圖片來源:雁鴻@微博)

  雁鴻的第一件作品是仿製熱門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絨花飾品,她用機器絨條模仿真花的效果,作品發布到網上後意外收獲眾多好評。劇中的南京絨花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一般用蠶絲絨製作,可以同時保有光澤度和彈性。雁鴻這樣的「另闢蹊徑」,成本就低廉得多。

  延伸閱讀:古裝劇裏的中國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掀「南京絨花」熱潮

中國文化傳承-古風首飾01
古裝劇集《延禧攻略》頭飾上的南京絨花,屬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雁鴻從中獲得靈感,開啟了自己的古裝頭飾復原之路。(圖片來源:雁鴻@微博)

  為復刻電視劇中的頭飾,雁鴻經常一個片段反覆琢磨幾十遍,在沒有見到實物的情況下,也能還原出七八成。

  在另一部古裝劇集《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中,女主角明蘭婚嫁鳳冠剛剛在劇中「上線」,雁鴻就在影片網站Bilibili上傳了製作全過程,引起許多粉絲的關注。

  她回憶在電視劇播出前看到了海報和數秒的預告片,「放大後反覆揣摩,用什麽材料、多少花片,再自己去設計」,僅用兩、三天,就仿製出了鳳冠。

中國文化-國風頭飾-創意傳承-知否應是綠肥紅瘦02
左圖為《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中女主角明蘭出嫁時的裝扮;右圖為雁鴻仿製的頭飾。(圖片來源:雁鴻@微博)

變廢為寶傳揚中國文化 簡易材料製中國風精美首飾 

  雁鴻制作頭飾、飾品的材料,大多都並不那麽「金光閃閃」,親戚家閒置的銅絲、鋁絲,毛線團,用來填充的紙巾……雁鴻正是用這些簡單的材料,做出了高度還原的精美頭飾。

中國文化傳承-古風首飾03
古風頭飾的製作原本成本不低,但雁鴻發揮創意,將鋁罐等廢棄材料變成一件件精美的首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復原作品,雁鴻注入最多心血的,是她自行設計的原創系列,包括中國神話古籍《山海經》中的西王母,神話人物精衛,以三星堆青銅神樹、莫高窟壁畫等為靈感創作的頭飾和妝容,精美程度令人歎為觀止。

  延伸閱讀神獸出沒注意!光繪攝影重塑中國文化記憶

中國文化傳承-國風首飾07
要製作繁複的中國風首飾,往往需要非常精細的手工和無限的耐心,圖為雁鴻的工具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雁鴻不再是單單展示頭飾的制作過程,還在影片中增加了自己對傳統服飾、技藝的介紹,她說自己熱愛、且願意學習傳統文化。今年5月,她在社交網絡上透露,已經向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成玉拜師,將跟隨老師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銀花絲的製作工藝。

中國文化傳承-國風首飾06
熱愛中國文化的雁鴻,除了從熱門劇集中收集靈感,更復原不少中國神話古籍中的人物和神獸。圖為《山海經》中的神獸嬰勺。(圖片來源:雁鴻@微博)

  「現在的計劃,第一步肯定是先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紮實,跟着師傅努力地先把花絲鑲嵌做出來;第二步就是結合我們的傳統工藝,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作品」。從手工達人到手藝匠人,雁鴻繼續走在突破自我界限、傳承中國文化的路上。

  延伸閱讀:【KOL時代】專訪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三國旅遊|四川綿竹諸葛雙忠祠 忠魂不滅 年畫村傳承文化

2025-08-1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2021-10-05
2:02

KOL時代|專訪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2021-07-12
2:01

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2021-09-27

從天書到表情包 最古老甲骨文融入網絡時代

2023-05-26
1:40

皮影戲登上4D舞台 「中國電影鼻祖」的新生之路

2022-10-19

1年打造1億顆「水滴」 用特技營造「仙俠」方式打開京劇

2022-10-26

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2022-01-23

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2021-10-05
2:02

KOL時代|專訪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2021-07-12
2:01

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2021-09-27

從天書到表情包 最古老甲骨文融入網絡時代

2023-05-26
1:40

皮影戲登上4D舞台 「中國電影鼻祖」的新生之路

2022-10-19

1年打造1億顆「水滴」 用特技營造「仙俠」方式打開京劇

2022-10-26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沙溢,《武林外傳》,春晚

沙溢從《武林外傳》走上喜劇路 演戲綜藝雙線發展

2025-10-04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沙溢,《武林外傳》,春晚

沙溢從《武林外傳》走上喜劇路 演戲綜藝雙線發展

2025-10-04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編輯推薦
文化新三樣國產電子遊戲

文化新三樣|黑神話原神風靡海外 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國產電子遊戲

2025-09-27
十五運會場館

躍動灣區|全運會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場館 設施如何升級?|場館篇

2025-09-23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1:42
灣區百科-惠州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惠州 嶺南名郡為何叫「鵝城」?

2023-07-06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遇甄子丹點名入行 追夢者由被嘲笑到揚名國際

2025-09-13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四川白馬關 蜀道上的三國傳奇

2025-10-05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十五五規劃前瞻|張維為與鄢一龍談AI與人類的雙重進化

2025-10-03
1925年10月10日
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開院

一言既出 駟馬難追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意思是說已講出口的承諾必須遵守。說話為甚麼與馬匹有關?

  此語出自《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駟馬,古時用四匹馬拉一輛車。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不上,形容話已說出口,沒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駟馬難追」或單作「駟馬難追」。

  古代對君子的道德標準很...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