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初探火星 為天問三號鋪路

編輯︰許可

  天問一號將着陸火星之際,當局公布它搭載的火星車定名為祝融號,以火神祝融之名,寓意點燃星際探測火種。祝融號計劃在火星上運作最少3個月(實際時間會長得多),探測這個神秘星球的地貌環境,亦為後續天問三號任務作準備。

 

祝融號有「兩對眼」 規劃路線兼避障 

  祝融號長3.3米,寬3.2米,高1.85米,重240公斤,設計壽命為90個火星日,相當於約92個地球日。它正面有4隻「眼睛」,其中2隻是設在最上方的導航地形相機,其視野相當遠,可用作自主規劃行進路線;下方的2隻則是避障相機,它視野角度更寬闊,遇到緊急情況會發送指令,讓祝融號自動停車。祝融號後方還有2隻避障用的眼睛。

祝融號火星車和着陸器脫離天問一號的軌道器,首選在烏托邦平原南端着陸,備選地點則是位於烏托邦平原東南部的埃律西昂火山岩漿流地帶。(網上圖片)

  至於行進方面,祝融號共有6個車輪,每一個都可以正負90度轉向,令它在避障時能「橫行無忌」;萬一意外掉到火星表面的坑裏,祝融號還可把兩個前輪抬起,後輪保持不動,變成一個類似手部的形狀,慢慢「爬」出坑外。

  另外,祝融號是以太陽能作能源;由於火星距離太陽太遠,太陽照度只有地球的大概40%,所以它要設置4塊太陽能帆板,且帆板面積要比月球車所使用的大得多。 

遇重度沙塵天氣 祝融號能自動斷電

  祝融號還有高度自控能力,晴朗天氣時正常工作,沙塵天氣時就會進入最低工作模式,在重度沙塵天氣下更會自動斷電休眠以保護自身儀器。

  天問一號是在2020年7月23日發射升空,飛行超過4億公里後,於2021年2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的着陸器和祝融號火星車,會在同年5月脫離探測器的軌道器,經過「恐怖9分鐘」後在火星最大平原烏托邦平原着陸。

祝融號的太陽能帆板以蝴蝶形狀排列,不單美觀,更能方便摺疊。(圖片來源:getty)

  烏托邦位於火星北半球,相比於南半球,當地隕石坑較少,且地質年齡輕,地殼薄,更適宜着陸和開展科學探索。祝融號「到埗」後會駛離着陸器,用自身的透地雷達、氣象測量儀等6套儀器,搜集火星地表成分、物質類型分布、地質結構及氣象環境等等資料,並為後續的「天問三號」任務作準備。

祝融號寓意點燃星際探測火種

   在「天問一號」完成「繞、落、巡」任務後,當局將在2028年左右發射「天問三號」,該任務將會採集火星樣本並帶回地球。至於中間的「天問二號」大約於2025年發生,目標是小行星採樣返回。

  據悉,國家航天局在天問一號升空後,為它搭載的中國第一輛火星車舉行全球徵名,要求名字必須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展現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並要接地氣、有雅氣和大氣,結果祝融號在評選和公眾網上投票中脫穎而出,2021年4月24日正式確認為火星車的名字

   祝融被尊為火神,象徵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號,寓意點燃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的接續探索和自我超越。

  延伸閱讀:天問三號2028年升空 帶回火星土壤

  延伸閱讀:「天問一號」探索火星關鍵 中國科技挑戰恐怖9分鐘

國家航天局2021年4月24日公布火星車定名為祝融號,並展示其可愛的卡通形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太空站生活配套足 「天和號」能用WiFi上網

當代中國-中國航天-中國太空站「天和號」核心艙成功發射冀明年完成太空站建設

中國太空站「天和號」核心艙升空 冀明年完成太空站建設

當代中國-航天航空-回顧中國航天科技史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回顧中國航天科技史 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首架貨運飛船「天舟一號」 當年今日升空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天問一號」探索火星關鍵 中國科技挑戰恐怖9分鐘

祝融號初探火星 為天問三號鋪路

「天問一號」探火星 最進取中國航天任務

抵禦-130至1200度冷熱 黑科技氣凝膠護航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傳回首張火星圖像 標誌地貌清晰可見

天問三號2028年升空 帶回火星土壤

為4億公里外「天問一號」指路 中國科技建深空測控網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