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人的愛情故事 陳芳允憑廚藝贏得美人歸

編輯︰許可

  北斗系統創始人陳芳允一生為中國航天事業作貢獻,他的夫人沈淑敏也是著名學者。原來陳芳允當年雖然是一級科學家,但個性甚為內向靦腆,最終原來是憑着在廚藝上露了一手,才嬴得美人歸。

陳芳允夫人為生物學家 

   中國航天專家陳芳允和沈淑敏相識在1939年,那時沈淑敏年輕漂亮,傾慕者不少,但既靦腆又較為內向的陳芳允似乎沒有競爭優勢。不過,陳芳允懂得把握機會,有一次,一群人到學者吳有訓家作客,吳有訓發話:「在我家吃頓家常便飯,誰有拿手好菜就獻上來!」行動派的陳芳允馬上接話:「做飯誰不會呀?大家嚐嚐我的手藝!」說着就捲起衣袖入廚。

  延伸閱讀: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陳芳允和夫人沈淑敏相伴超過50年。沈淑敏在1996年過身,4年後陳芳允亦離世。(網上圖片)

  這頓飯味道如何,現在大家不得而知,但中國航天專家陳芳允這舉動卻成功吸引到沈淑敏,1943年,他們在四川成都結婚,並相伴到老。

為節省時間 陳芳允自己理髮 

  到50年後的金婚,沈淑敏還清楚地記得「入廚求愛」的這一幕。惟她猛然發現,丈夫做飯的本事已經退化,連煮麵條都不會了。

  陳芳允的夫人沈淑敏畢業於江蘇東吳大學,是生物學專家,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她與為北斗系統奠基的陳芳允可謂天作之合。

  另外,有內地傳媒說,要認識陳芳允就要知道他兩個特點:一是自己給自己理髮,二是縫補衣服。

陳芳允利用頻率分配的方法,解決「遠望」系列航天遠洋測量船設備之間的電磁兼容問題。圖為陳芳允(左二)在遠望號上留影。(網上圖片)

  陳芳允的頭髮長了,從來不去理髮店,因為他覺得去理髮店太費時間,「不是理髮師傅等你,就是你等理髮師傅,有時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結果還未必滿意」。所以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練出了給自己理髮的絕技。

  至於縫補衣服,是由於陳芳允的祖父是有名的裁縫,他從小便與針線打交道,即使到了81歲高齡,一旦衣服需要縫補,他仍能憑感覺和經驗穿針引線。

 資助困難同事 陳芳允受敬重

   其實這兩個特點,都反映了陳芳允生活的樸素和節儉,儘管他和夫人沈淑敏在上世紀50、60年代已是教授級人馬,收入比一般要高。

  當然,陳芳允還是該用則用,對幫助別人更是從來都慷慨。他的子女在紀念文中說,陳芳允一直資助着幾位家鄉的親屬,又經常幫助生活困難的同事,更在經濟上支持年輕人出國留學,所以很得大家敬重。

1999年9月,陳芳允獲國家主席江澤民授予「兩彈一星」勳章。(網上圖片)

  他們還透露,父母去世後,除了父親上世紀90年代獲得「何梁何利獎」的10萬港元獎金沒動之外,只有很少存款,剩下的就是工具書、書稿等,沒有一樣值錢東西,「即使家具也佷簡陋,有的尚是上世紀50年代的東西」。

  陳芳允和夫人就是這樣無私奉獻。他們不但在科學成就值得大家尊敬,在做人處事上,同樣是值得永遠流傳。

  延伸閱讀:我的父親陳芳允和母親沈淑敏

封建制度下13歲結婚 王淦昌與妻相伴78年成佳話

燒毀留美十年研究心血 兩彈元勳郭永懷只為回國

放棄博士學位到玻璃廠打工 光學之父王大珩為了甚麼?

為中國核武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錯過諾貝爾獎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陳慧嫻

80年代樂壇天后陳慧嫻 曾為一個承諾放棄火紅事業

編輯推薦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乒乓球女子團體實現「五連冠」 港隊七欖挫韓國衛冕金牌

香港歷史最悠久公園|兵頭花園在哪兒? 這些「明星動物」你認識嗎?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專頁|亞洲體育盛事正式開鑼 共同見證強者封王

杭州亞運會

杭州亞運不止有體育 還有這些「中國風」元素展現文化

誰是中國亞運第一金?被遺忘了的蘇之勃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科技篇|5G時代的亞運 360度VR觀賽如親臨現場

杭州亞運;首個碳中和亞運會

杭州亞運環保篇|全部設施都用綠色電力 亞運場館怎樣發電?

杭州亞運選手村

杭州亞運前瞻篇|揭秘五星級選手村 最細兩房 餐廳健身室媲美私人會所

杭州亞運人物篇|世界「新蛙王」 覃海洋有多強?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劉備洞中藏勝景 岳陽追尋金戈鐵馬歷史

1980年9月26日
運-10

國產大飛機「運-10」首飛成功

「地頭蛇」與「地頭蟲」

   形容某人對某地很熟悉,甚至在當地「稱王稱霸」時,會說他是某地的「地頭蟲」或「地頭蛇」,這個講法怎麼來的呢?

  「地頭蛇」出自明朝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說滿說!常言道『惡龍不鬥地頭蛇』。」   《西遊記》第45回則說:「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道—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兩句的意思都是說,外來者儘管很厲害,但也鬥不過本地勢力,提醒外來者不要輕易自大。   廣東人...

8種潮景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