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6/03/2021
「我在做機關人偶裝置,現在中國全職做這種裝置的人,應該不超過10個。」成都的90後俞宸睿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自稱「木工老魚」的他,2019年裸辭,從北京回到家鄉成都,開始了製作機關人偶的創業之旅。工作室開設兩年,他讓很多有趣的手工木偶動了起來,甚至在當中增加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
融入機械技術 有別於中國文化傳統木工
機關木偶源是一種利用機關原理讓手工木偶動起來的裝置。2015年,俞宸睿還是一名讀平面設計的大學生,偶然看到日本原天和明夫婦的作品後,他對這種手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將它作為畢業作品來研究創作。
剛開始接觸這項技藝的時候,俞宸睿碰了一鼻子灰:想讓機關人偶動起來,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做起來才發現,比想像中難。」俞宸睿坦言,與一般的中國文化傳統木工不同,機關人偶的活動需要很多機械原理知識,例如齒輪、連桿、槓桿等,讀設計的他最初完全不知道如何計算齒輪之間的摩擦係數,難得直撓頭。
不過,這並沒有讓俞宸睿「知難而退」,反而激發了他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和創作。有時,計算不精確的機械木偶會做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動作,十分搞笑。俞宸睿覺得,這種偶然性便是機關人偶的其中一個魅力。
大學畢業後,俞宸睿進入了一家北京的設計公司工作。3年時間,他一邊工作,一邊堅持手工創作。
延伸閱讀:哆啦A夢遇上古琴?用動漫活化中國文化
然而,長期「北漂」的他也一度面臨迷茫焦慮。
一次路過西海,他看着湖中自由自在的鴨子,心生羨慕,靈感隨之而來,創作出了機械木偶《找自己》。
「那時我不斷問自己,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是否快樂?我覺得雖然每天都多少一點開心的事,但心裏還是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如果不全力以赴,以後肯定會有遺憾。」於是,他終於下定決心辭職,全身心投入到機械木偶的創作中。
從日常生活和中國文化中尋找靈感
3年來,他設計了二、三十個機關人偶,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從生活中找到的靈感,比如鄰居送來柴火,他製作了《樵夫與蟲》;工作室旁邊開了豆腐店,他製作了豆腐計數裝置。
他還在作品中融合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既用了榫卯工藝、銅棘輪這樣的傳統手藝,又特地選擇了《水滸傳》《鼠來寶》這些有中國文化內涵的主題。他說,希望將來繼續創作與中國文化有關的作品。
2020年,他的作品更走向人群和社區。他製作了大型互動裝置《球你快跑》,吸引不同年齡層的人在玩樂。俞宸睿說,希望大家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享受這些小玩具帶來的輕鬆愜意,「用喜歡的方式,把每一天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