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不喪志 當手工木偶遇見中國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我在做機關人偶裝置,在中國全職做這種裝置的人,應該不超過10個。」成都的90俞宸睿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自稱「木工老魚」的他,2019年裸辭從北京回到家鄉成都,開始了製作機關人偶的創業之旅。工作室開設兩年,他讓很多有趣的手工木偶動了起來,甚至在當中增加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 

融入機械技術 有別於中國文化傳統木工  

中國文化-手工木偶01
俞宸睿將機械裝置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製作成獨具特色的機關人偶。圖為作品《武松打虎》。(網上圖片)

  機關木偶是一種利用機關原理讓手工木偶動起來的裝置2015年,俞宸睿還是一名讀平面設計的大學生,偶然看到日本原天和明夫婦的作品後,他這種手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作為畢業作品研究創作。 

  剛開始接觸這項技藝的時候,俞宸睿碰了一鼻子灰想讓機關人偶動起來,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延伸閱讀:木雕製作手辦 福建爺爺成當代中國「老二次元」 

  「做起來才發現,比想像中難。」俞宸睿坦言,與一般的中國文化傳統木工不同,機關人偶的活動需要很多機械原理知識,例如齒輪、連桿、槓桿等,讀設計的他最初完全不知道如何計算齒輪之間的摩擦,難得直撓頭。 

中國文化-手工木偶02
製作機械人偶在中國內地算是冷門職業,用機械玩偶表現中國文化,就更加稀有。(網上圖片)

  不過這並沒有讓俞宸睿「知難而退」,反而激發了他一次又一次試驗和創作。有時,計算不精確的機械木偶會做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動作,十分搞笑俞宸睿覺得,這種偶然性便是機關人偶的其中一個魅力。 

  大學畢業後,俞宸睿進入了一家北京的設計公司工作。3年時間,他一邊工作,一邊堅持手工創作。 

  延伸閱讀:哆啦A夢遇上古琴?用動漫活化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手工木偶06
除了中國文化,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給俞宸睿帶來不少創作靈感。(網上圖片)

  然而,長期「北漂」的他也一度面臨迷茫焦慮。

  一次路過西海,他看湖中自由自在的鴨子,心生羨慕,靈感隨之而來,創作出了機械木偶《找自己》。 

  「那時我不斷問自己,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是否快樂?我覺得雖然每天都多少一點開心的事,但心還是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如果不全力以赴,以後肯定會有遺憾。」於是,他終於下定決心辭職,全身心投入到機械木偶的創作中。 

中國文化-手工木偶03
將中國文化融入機械人偶中,需要花費很多功夫。(網上圖片)

從日常生活和中國文化中尋找靈感 

  3年來,他設計了二、三十個機關人偶,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從生活中找到的靈感,比如鄰居送來柴火,他製作了《樵夫與蟲》;工作室旁邊開了豆腐店,他製作了豆腐計數裝置。 

中國文化-手工木偶04
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機械人偶《樵夫與蟲》。(網上圖片)

  他還在作品中融合了不少中國文化元素。用了榫卯工藝、銅棘輪這樣的傳統手藝,又特地選擇了《水滸傳》《鼠來寶》這些有中國文化內涵的主題。他說,希望將來繼續創作與中國文化有關的作品。 

  2020年,他的作品更走向人群和社區。製作大型互動裝置《球你快跑》,吸引不同年齡層的人玩樂俞宸睿說,希望大家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享受這些小玩具帶來的輕鬆愜意,「用喜歡的方式,把每一天填滿。」 

中國文化-手工木偶05
除了傳承中國文化,俞宸睿還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網上圖片)
中國新聞-雪雕交警

帥氣小夥變「雪雕」 成中國新聞焦點人物

北極科研-劉楊

極地獨自生活120天?85後的北極科研之路

中國環保-青海愚公

「愚公」移走垃圾山 57歲牧民投身中國環保30年 ...

珠穆朗瑪峰新高度

為珠穆朗瑪峰探測新高度 背後驚險重重?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