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顏色上大紅

  我們罵人「三分顏色上大紅」時,往往臉露兇惡的目的,究竟,數字與顏色有甚麼關係呢?

  香港是中西合璧的大都會,本港女性結緍除了披上白緍紗,也會穿大紅裙褂。

  大紅色有喜氣洋洋的感覺,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很受喜愛。古時,在布料染上大紅需要一定數量的染料﹐沒有足夠的染料,顏色便會過淺,更完全不能表達喜慶的感覺。

  廣東話裏面的「三分顏色上大紅」這句歇後語,便表達了只有三分(即不足夠)的染料,卻想染出大紅顏色這個不切實際、不自量力的舉動。

  可想而知,「三分顏色上大紅」甚具有貶義,是批評某人獲得一點點的重視或讚賞後,便擺出一幅不可一世的囂張模樣來,惹人討厭。

  例如那位組長自恃是老闆的遠房親戚,得到老闆的信任,不時無理地呼喝和逼迫下屬,簡直是三分顏色上大紅!

相關標籤

「大步檻過」與天神有關?  

  在傳統中國民間社會當中,有很多習俗及俗語會帶有迷信的色彩。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有一句俗語叫作大步檻過,當中便有迷信元素在其中。

  「大步檻過」意思就是遇是不幸事情或困難時,幸運地躲過災難或順利渡過難關,與逢凶化吉意思相似。

  「檻」,即門檻的意思,是古代中國建築門框下的橫木條或石條,在實際功能上有防風、防水、防火、穩固結構基礎等,而在民間信仰上則有避邪擋災作用。

  古人相信門檻是由天神掌管,踐踏門檻就是對神明不敬,若踏上了...

消失的俚語|念五兩

  假如現在問人甚麼是「念五兩」,可能並沒有多少能夠答得上。「念五兩」是甚麼意思呢?

  清朝至民國時,在省城廣州有很多妓寨(院),娼妓盛行,因此有很多跟妓女有關的俗語出現。昔日的恩客不乏與妓女日久生情、而帶走妓女的情況,這種情況經常被人取笑,「念五兩」就是這個意思了。

  為甚麼叫「念五兩」呢?

  「念」又可等作「廿」,「念五兩」又可以稱作「廿五兩」,以一斤為十六両計,「念五兩」就是...

「欺山莫欺水」下一句鮮為人知?  

  每逢有關行山客在水塘或者石澗遭遇意外的新聞,總能聽到一句「欺山莫欺水」的說話,到底為何水會比山更危險呢?

  所謂的「欺山莫欺水」表面意思看就是欺負山也不要欺負水。

  但為甚麼要這樣說呢? 其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山在明處,看得見摸得着,我們只要多加小心,謹慎行事,這些潛在的危險都能比較容易避開。

  水則不一樣,很多水域深不見底,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再強大堅硬的東西在水面前甚麼都不是,一旦出現事故,連躲藏...

十月芥菜

  若要選一種與民間俗語「最有關連」的蔬菜,芥菜必定榜上有名。廣東話有「十月芥菜」﹐台灣俗語還有「六月芥菜」和「十二月芥菜」,總對是結合了芥菜成長和民間豐富的想像力。

  味苦帶甘的芥菜是港人的常吃蔬菜,分為大葉芥菜和包心芥菜等種類。

  大致而言,農曆10月芥菜陸續長出花心,這時仍未能收割,但展現了芥菜的生命力。廣東話取芥菜長花心為「起心」,比喻少女情竇初開。往時粵語長片中的愛情故事,很多時也用「十月芥菜」含蓄地指女主角對男主角有意,而不直接表達出來,與當年較保守...

呃鬼食豆腐

  「看你平常走路也會喘氣,現在竟然說自己單人匹馬制服了10名持刀大漢,真是呃鬼食豆腐﹐搵鬼信!」形容別人編了一個大謊話,離譜至極,根本沒有人會相信,正是廣東話俗語——「呃鬼食豆腐」的意思。究竟「鬼」與「豆腐」有甚麼關係呢?

  「呃鬼食豆腐」由於多是口傳,這個俗語已難以確定起源,民間亦出現不同的鬼故事以作解釋。一句俗語的來源有不同的版本,正是廣東話俗語的一大特色。

  這裏也說一些鬼故事。話說孟蘭節時,有一名生性吝嗇的人以鴨和豆腐祭鬼。鴨是貴價的菜式,豆腐價錢平是低檔貨。用來拜祭鬼魂的食品不會回收食用,但那人竟然把鴨取回...

風吹鷄蛋殼 財散人安樂

「風吹鷄蛋殼」接下一句是「財散人安樂」,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歇後語,想像一下這句話的情景,雞蛋殼與錢財又有甚麼分別呢?

  這句話,有説在明朝已出現;而且又有不同版本的說法,有人用的是「鴨蛋殼」或「財去人安樂」,但意思並無分別,也同樣反映財散、財盡的無奈和自我安慰。

  重視的財富失去了,就如幾乎毫無重量的蛋殼被風一吹,全被吹走一樣﹐了無痕迹,頗有心空廣闊之態,卻又不盡是。

  財富散盡了,心情會否因而變得安心和快樂,再...

神枱桔

  中國傳統的主婦喜歡在家中供奉神靈和祖先的神枱,放上兩至三只帶葉的桔子。因為「桔」與表示吉祥好運的「吉」同音,冀帶來好運。另外,帶葉的桔子能有效減慢果肉的水份流失,桔子外表長時間保持亮澤﹐不過,桔子在神枱的命運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好。

  帶枝葉的桔子放在神枱上往往能放上好幾星期﹐遠較蘋果和香橙等水果耐看又便宜,好讓主婦節省一下開支。不過,隨着桔子的水份慢慢減少,食之無味,最後被掉進垃圾筒。

  慢慢陰乾﹐最終被棄掉是神枱桔的下場。於是,廣東話亦以「神枱桔」來形容陰乾。例如大企業中有兩個部門在權鬥,其中一部門失勢後被大幅削減營運經費...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重陽吃糕 百事俱高

  中國不少傳統節日,都會有應節食品,例如人們會在中秋節時吃月餅,端午節時吃糭,春節時吃年糕、元宵節吃湯圓或元宵等。那麼重陽節的應節食品是甚麼呢?

  有民俗專家指出,以往人們在重陽節時會吃重陽糕。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在《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等記錄宋代生活的文獻中也有提及。

  至於重陽節吃重陽糕的習慣,相信與登高習俗有關。因為「高」的發音和「糕」一樣,因此重陽節...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是可忍 孰不可忍」揭露孔子的底線?

  怎樣過分的事情,令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都無法容忍,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呢?

  《論語·八佾篇》記載,孔子曾說:「八佾(粵音溢)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指的是春秋時期的一種樂舞隊列。一行八人叫做佾,八佾就是八行、共64名舞者,這是天子才有資格觀賞的樂舞陣容。

  但當時,魯國一位大夫季氏,卻僭越禮節、不顧禮法在家中觀看八佾。孔子認為,破壞禮節的行為,會帶來制度...

「知人口面不知心」大有出處?

  形容別人內心與表面不相符,特別指不懷好意的人,我們會說「知人口面不知心」。   簡單來講,「知人口面不知心」就是說,所見之人臉孔是善良的,卻不知道內心究竟如何。這句話原來大有出處。

  這句話最早出自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無二心啊,他怎生背了劉武周,投降了俺來。」就是說,哥啊,(我們)看到他的臉卻看不到他的心,他背叛了劉武周,生出了二心才會前來投誠,所以定要小心啊。

  這句話容易讀、容易理解,為後世不少文學作品所引用。

  明代施耐庵《水滸》第...

水能性淡為吾友 竹解心虛即我師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古人認為水是摯友、竹是良師,為何如此呢?   

  唐代詩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意思是水的本質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結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虛心」,有謙遜的美德,也因此能成為好老師。

  所謂中空的竹心,其實就是「虛心」,指人心不自滿,人愈不自滿便愈謙遜。白居易很喜歡竹子虛心的特質,相信有這...

「用心寫字」何以不用手?

  仍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如果作業上的字寫得太難看,老師派回時可能會寫上評語「請用心寫字」,「寫字」為甚麼不用手,要用心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名句:「心之官則思」,意思是說心這個器官的職責是思考。古時,人們很重視「心」,認為「心」有思考能力,孟子更認為從「心」部的字,都有思慮、謀劃的意思。

  因此,用心去寫字,等如有謀劃、思考過才寫字的意思,因此,流傳下來便有「用心寫字」這個形容詞了。

  延伸閱讀:用心專者,不聞雷霆...

「長袖善舞」出自韓非子?

  「長袖善舞」這個成語,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這個詞語與舞蹈有關係嗎?出處是哪裏?具體是甚麼意思呢?

  這個詞出自法家學派的典籍《韓非子》,這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的著作合集。

  《韓非子》中有一句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就是指舞者衣袖若長,舞姿便會更好看;商人若資金雄厚,經營會更容易。

  韓非認為,國家強盛,可以做更多事情;國家衰弱,許多事情都做不成。

  「長袖善舞」就是他用來比喻做...

「長舌」到底有多長?

  當遇到喜愛搬弄是非的女人時,便會不期然說一句「長舌婦」。愛說別人長短的婦人,舌頭真的特別長嗎?

  在古代,長舌原來真的與女性有關的。

  在《詩經.大雅.瞻卬》:「婦有長舌,維厲之階」,意指女人有長舌,就是惹禍的根源,故有「長舌婦」一詞,指婦人愛說是非。

  至於有多長才算長舌呢?詩經沒有詳細描述,那就只有古人才知道的標準了。

  延伸閱讀:三長兩短  哪三長與哪兩短? 

 

「一匹布咁長」有多長?

  形容事情複雜,難以解說,我們會說:「簡直一匹布咁長」。究竟一匹布有多長呢?

  根據《孫子算經》:「四十尺為一疋(通俗字是「匹」)」,一疋等於40尺。而按香港《度量衡令》標準,1尺(中國單位)相等於0.371475米,一疋即14.859米。

  不過,說話很難用「一匹布」來量度的,這句話只是用來泛指事情很複雜、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馬的量詞為甚麼是「匹」?...

國慶黃金周

  每年十月一日,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的大日子,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國慶可能會連同「黃金周」這三個字一起出現,到底「國慶黃金周」是什麼呢?

  國慶黃金周,是內地由十月一日國慶開始一連7天的假期,因為是一周假期,故稱為「黄金周」。從1999年10月1日起,每年國慶、春節、五一勞動節三個假日都實行7天的連續休假制度。

  至於當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修改調整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旅遊休閒娛樂的需求持續增長,因此國家通過修改...

十一國慶

  十月一日,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一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大日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開國大典」也在當日舉行。自此,每年十月一日的國慶紀念日,都會舉行大型慶典活動。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自六、七十年代開始,加入盛大的遊園聯歡活動,市民大...

消失的俚語|放水

  有沒有試過考試前夕,老師格外開恩,把貼士公開給學生?這個時候同學會形容老師在「放水」。「放水」即放行、放過的意思,那它的由來又是怎樣的呢?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公職人員貪污的情況十分嚴重,消防員也不例外。

  那年代遇上火警時,消防員抵達火場後第一件事不是救火,而是找事主、店東或負責人索賄,要先收到賄款才開喉救火。當時便有一句流行語:「有水開水放水,冇水收水散水」。

  這個「水」,就是金錢的意思,而「放水」就因此有「給人方便」的含...

消失的俚語|棚尾拉箱

  要形容一個人臨時失場,會說他「甩底」,而粵劇界則有一句特別的詞語,叫做「棚尾拉箱」。

  從前做粵劇大老倌的都有私人的戲服、化妝等用品,會存放在一個大櫳箱內。每當演出時,會隨身帶到戲棚或戲院。當偶然有大老倌發脾氣拒絕出場時,會立即走到劇棚尾將自己的木攏箱拉出來離去,因此就有「棚尾拉箱」的俚語出現了。

  對於戲棚來說,大佬倌霸氣失場是娛樂界的大事,因此「棚尾拉箱」,就是指重要的人臨時爽...

消失的俚語|新澤西

  遇到商店店員抬高售價,會聽到有人說「食水深」。「食水深」現在還經常聽到,但原來它還有前一句的,就是「新澤西」了。「新澤西,食水深」,你聽過沒有?

  在香港大約50年代左右,美國曾有一艘主力艦來香港,這艘艦隻名為「新澤西號」。

  因為「新澤西」號排水量非常大,深入海水好深,雖然維多利亞海港出名水深港闊,但仍然沒辦法讓它駛入香港海港,只能夠停在鯉魚門外供人參觀。因為排水量大,「食」水好深,因此便有「新澤西,食水深」的說法。

  除了這個很正常的說...

消失的俚語|白頭摩羅

  開埠之初,香港人經常稱印度人為「摩羅差」,現在這個稱呼已很少聽見了,而用「白頭摩羅」一詞的更是少之又少。甚麼是「白頭摩羅」呢?

  不少印度人會在頭上圍上白色的頭巾,他們本來已被稱為「摩羅差」,加上白圍巾也就順利成章成為「白頭摩羅」了。

  當時這些「白頭摩羅」,多從事放小額貸款的工作。他們不算是借貴利,只是借貸三幾亳子予勞苦大眾;又由於他們經常帶着銅銀大的耳環作飾物,所以又得到了「大耳窿」的稱呼。

  「白頭摩羅」的稱號差不多...

消失的俚語|堅過石堅

  形容事情千真萬確、真材實料,有時會聽到有人說「堅唔堅呀?」但是會說「堅過石堅」的,已買少見少了。

  石堅生於1913年,在40年代投身演藝圈,以飾演反派角色為人熟悉,當中以《黃飛鴻》中的「奸人堅」,在演藝界奠定了一代奸人的至尊地位。

  除了演戲了得之外,石堅還多才多藝。他當年是以化妝師的身份首次踏入演藝圈的,曾是「萬能泰斗」粵劇老倌薛覺先的化妝師。

  他也精通北派武術。70年代的武打電影《龍爭...

Yo!駛乜驚呀!

  所謂潮語,就是某一時代或時期的流行用語,用到了,會立刻透露了你的年齡秘密。    最近,在網絡平台上便有人重新整理「老餅潮語」,有些老土到令人一聽就有「打冷震」的感覺。究竟有哪些老餅潮語或瀕臨消失的潮語呢? 

  昔日的潮語不少都在電視劇而生的。在90年代,張衛健在電視劇《西遊記》中飾演孫悟空一角,當中就有一句經典對白:「Yo!駛乜驚呀!」劇中,張衛健跳脫的造型以及生動的話語,成了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而「Yo!駛乜驚呀」,就表現出孫悟空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大家還記得,張衛健說這句話時,必然配上一個...

「攔坦」是何含義?

  你聽過有人形容那些粗俗無禮的人為「攔坦」嗎?這個形容詞現在已不常聽到了,但在年長大叔口中偶爾還會聽到。

  「攔坦」正寫為「蘭單」或「蘭彈」,原來最早時並不指粗劣的人。

  乾隆年間成書的《吳下方言考》,內有紀錄唐朝官員蘇頲的《詠死兔》詩:「兔子死蘭彈,將來掛竹竿,試移明鏡照,無異月中看。」《吳》書注:「『彈』讀若『攤』,狀物之死而柔者,曰『蘭彈』。」

  可見,蘭彈原本是指柔軟之物,而後演變成粗俗詞語,...

「走佬」為甚麼又叫「着草」?

  形容要逃難,會說「走佬」,加一點黑社會風塵味道的,會說「着草」。着草,又寫作「著草」,究竟為甚麼與逃難有關?

  「着」有穿的意思,「草」就是指草鞋。在古時,人們多不穿鞋,只有遠行時才會穿草鞋,因此穿草鞋,就有離鄉別井的意思了。

  草鞋在中國起源很早,在西周遺址中就有草鞋實物,古代俠客、隱士也以穿草鞋為豪:「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風雨任平生。」可見在古時,穿草鞋與離家、遠征有關。

  演變下來,原本豪俠穿草鞋遠...

逃難為甚麼叫「走佬」?

  電視劇裏,當黑道中人犯了事,會說一句「快點走佬」。意思就是要一走了之、逃難的意思。為甚麼逃難又叫「走佬」?

  走佬的原詞,在清代《清稗類鈔·會黨類·三十六誓 》有載:「兄弟患難之時,無銀走路,必要相幫,錢銀水腳,無論多少。如有不念親情者,五雷誅滅。」當中「無銀走路」意思就是指無錢逃跑的意思。

  走路,後人取成音,就成「走佬」了。

  延伸閱讀:「走鬼」點樣走?

著與着怎分別?原來都源自它

  形容穿衣,有人寫作「穿著」,有人則認為「穿着」才對,也有認為兩個字相通,到底哪個才對?

  「着」與「著」的分別,在「香港小學習字表」平台上有精簡的解釋。「香港小學習字表」是根據教育局《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指引而設的中文字學習網上平台。

  根據指引,「着」與「著」分別有多個用法。    

  「着」可用作穿着、着陸、着眼、着筆、着落,以及着人前來領取等;而「著」則用於著名、著述、名著、巨...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