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改革開放大門 鄧小平曾9度登《時代》封面

撰文︰潘少權

  1979年1月1日改革開放,鄧小平被《時代》周刊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根據《人民網》報道,鄧小平曾經9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而第一次是在1963年9月13日,當時鄧小平和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一起登上封面,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與其他人一起登上《時代》封面。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打開中國改革開放大門 鄧小平曾9度登《時代》封面
1963年9月13日,鄧小平和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一起登上《時代》封面。(網上圖片)

  此後,他曾8次單獨成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1976年1月19日、1978年12月25日、1979年1月1日、1979年2月5日、1983年9月26日、1985年9月23日、1986年1月6日和1997年3月3日。而在1978年和1985年兩次被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他第一次單獨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是1976年1月19日,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剛逝世。周刊封面左下角標題「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還有一條十分搶眼的標題「中國:朋友還是敵人?」;而且封面色調暗淡。

鄧小平第一次單獨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是1976年1月19日,周恩來剛逝世。周刊封面左下角標題「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還有一條十分搶眼的標題則「中國:朋友還是敵人?」反映美國人對當時中國的發展充滿疑慮。(網上圖片)
鄧小平第一次單獨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是1976年1月19日,周恩來剛逝世。周刊封面左下角標題「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還有一條十分搶眼的標題則「中國:朋友還是敵人?」反映美國人對當時中國的發展充滿疑慮。(網上圖片)

  封面暗淡格調,反映了美國人當年眼中的中國,也揭示了他們的心理狀態。這也十分正常,1972年尼克遜訪華,中美開始和解。在美國人看來,周恩來代表中國內部務實的溫和力量,願意同美國發展關系。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中美的戰略和解能夠繼續嗎?美國人由此感到十分焦慮。

  1976年1月19日那一期《時代》周刊用兩頁介紹周恩來,卻用4頁介紹鄧小平。這一特殊安排,凸顯了美國人對鄧小平地位和作用的重視。

  鄧小平第二次單獨上《時代》周刊封面是1978年12月25日,因為鄧小平開啟了改革開放。顯然,美國人開始信任並欣賞他,看到了他在當時中國的領導作用,堅持把國家發展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全面推動改革開放。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雲人物」是因為他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亦因為1979年1月1日這一天中美正式建交。

從1924年以來,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或華裔超過100人次左右,鄧小平有9次,亦是唯一中國人兩度當選「年度風雲人物」。
從1924年以來,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或華裔超過100人次左右,鄧小平有9次,亦是唯一中國人兩度當選「年度風雲人物」。

  一個月後,2月5日,鄧小平在兩個月不夠,第3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標題是《鄧來了》;主要是鄧小平訪美,震撼全世界。

從1978年底到1979年2月初的一個半月內,鄧小平3次成為封面人物,可說是前無古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標題是《鄧來了》,因為鄧小平官式訪美,震撼全世界,200多名新聞記者跟蹤採訪和報道他在美國活動。(網上圖片)
從1978年底到1979年2月初的一個半月內,鄧小平3次成為封面人物,可說是前無古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標題是《鄧來了》,因為鄧小平官式訪美,震撼全世界,200多名新聞記者跟蹤採訪和報道他在美國活動。(網上圖片)

  之後鄧小平在1986年1月6日第2度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指他「和其他國家領導人比較,鄧小平最著力於改變中國人民日常生活。僅隔幾年又再到中國旅遊的外國人,幾乎難以相信自己來到了同一國家。」

  這肯定了鄧小平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

據1997年3月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在《告讀者信》中稱,能夠兩次當選該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只有邱吉爾和艾森豪威爾等少數幾位世界級領導人。(網上圖片)
據1997年3月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在《告讀者信》中稱,能夠兩次當選該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只有邱吉爾和艾森豪威爾等少數幾位世界級領導人。(網上圖片)
鄧小平最後 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是在他去世後。1997年3月3日,《時代》周刊刊登鄧小平逝世的「特別報道」。(網上圖片)
鄧小平最後 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是在他去世後。1997年3月3日,《時代》周刊刊登鄧小平逝世的「特別報道」。(網上圖片)
3:03

改革開放電視神劇 《渴望》 呼喚人性光輝

1:38

中美關係破冰 全國捲起英語熱潮

西方眼中的巨人 為何鄧小平當選《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2:0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全民燙髮

改革開放後的燙髮熱潮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最新文章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楊百萬

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的「楊百萬」傳奇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1:52

中國文化|雲南旅遊必訪瀘沽湖 探秘中國「最後的女兒國」

綠野仙蹤無人村,浙江舟山後頭灣村

浙江舟山最美「無人村」 被遺忘的綠野仙蹤秘境

5000公里|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地下長城」

1:40

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旅遊|失落的「亞細亞號」秘境——鮮為人知的杭州景點

千年麥積山 誰開鑿了神秘的「懸崖佛國」?

2:02

神秘莫測的西夏王朝 遊寧夏探秘千年中國文化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直播帶貨|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

1974年6月7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竹簡出土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出土

「阿崩養貓」結果怎樣?

  常聽媽媽對不聽說的孩子說:「阿崩叫狗,愈叫愈走」,指的就是叫孩子做這,孩子總會往相反的意思去做,讓媽媽不得要領。

  「阿崩叫狗,愈叫愈走」這句歇後語我們之前已說過了,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回顧一下阿崩叫狗 愈叫愈走這個歇後語 。   阿崩叫狗,狗愈走的話,那麼,若果阿崩轉養貓,會變成怎樣?   阿崩養的狗其實很聽話的,只是一個原因令愛犬愈叫愈走。愛狗如命的阿崩無計可施,轉改養貓,那就是說他性格轉變了。 ...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