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改革開放大門 鄧小平曾9度登《時代》封面

撰文︰潘少權

  1979年1月1日改革開放,鄧小平被《時代》周刊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根據《人民網》報道,鄧小平曾經9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而第一次是在1963年9月13日,當時鄧小平和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一起登上封面,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與其他人一起登上《時代》封面。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打開中國改革開放大門 鄧小平曾9度登《時代》封面
1963年9月13日,鄧小平和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一起登上《時代》封面。(網上圖片)

  此後,他曾8次單獨成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1976年1月19日、1978年12月25日、1979年1月1日、1979年2月5日、1983年9月26日、1985年9月23日、1986年1月6日和1997年3月3日。而在1978年和1985年兩次被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他第一次單獨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是1976年1月19日,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剛逝世。周刊封面左下角標題「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還有一條十分搶眼的標題「中國:朋友還是敵人?」;而且封面色調暗淡。

鄧小平第一次單獨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是1976年1月19日,周恩來剛逝世。周刊封面左下角標題「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還有一條十分搶眼的標題則「中國:朋友還是敵人?」反映美國人對當時中國的發展充滿疑慮。(網上圖片)
鄧小平第一次單獨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是1976年1月19日,周恩來剛逝世。周刊封面左下角標題「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還有一條十分搶眼的標題則「中國:朋友還是敵人?」反映美國人對當時中國的發展充滿疑慮。(網上圖片)

  封面暗淡格調,反映了美國人當年眼中的中國,也揭示了他們的心理狀態。這也十分正常,1972年尼克遜訪華,中美開始和解。在美國人看來,周恩來代表中國內部務實的溫和力量,願意同美國發展關系。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中美的戰略和解能夠繼續嗎?美國人由此感到十分焦慮。

  1976年1月19日那一期《時代》周刊用兩頁介紹周恩來,卻用4頁介紹鄧小平。這一特殊安排,凸顯了美國人對鄧小平地位和作用的重視。

  鄧小平第二次單獨上《時代》周刊封面是1978年12月25日,因為鄧小平開啟了改革開放。顯然,美國人開始信任並欣賞他,看到了他在當時中國的領導作用,堅持把國家發展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全面推動改革開放。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雲人物」是因為他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亦因為1979年1月1日這一天中美正式建交。

從1924年以來,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或華裔超過100人次左右,鄧小平有9次,亦是唯一中國人兩度當選「年度風雲人物」。
從1924年以來,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或華裔超過100人次左右,鄧小平有9次,亦是唯一中國人兩度當選「年度風雲人物」。

  一個月後,2月5日,鄧小平在兩個月不夠,第3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標題是《鄧來了》;主要是鄧小平訪美,震撼全世界。

從1978年底到1979年2月初的一個半月內,鄧小平3次成為封面人物,可說是前無古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標題是《鄧來了》,因為鄧小平官式訪美,震撼全世界,200多名新聞記者跟蹤採訪和報道他在美國活動。(網上圖片)
從1978年底到1979年2月初的一個半月內,鄧小平3次成為封面人物,可說是前無古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標題是《鄧來了》,因為鄧小平官式訪美,震撼全世界,200多名新聞記者跟蹤採訪和報道他在美國活動。(網上圖片)

  之後鄧小平在1986年1月6日第2度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指他「和其他國家領導人比較,鄧小平最著力於改變中國人民日常生活。僅隔幾年又再到中國旅遊的外國人,幾乎難以相信自己來到了同一國家。」

  這肯定了鄧小平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

據1997年3月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在《告讀者信》中稱,能夠兩次當選該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只有邱吉爾和艾森豪威爾等少數幾位世界級領導人。(網上圖片)
據1997年3月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在《告讀者信》中稱,能夠兩次當選該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只有邱吉爾和艾森豪威爾等少數幾位世界級領導人。(網上圖片)
鄧小平最後 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是在他去世後。1997年3月3日,《時代》周刊刊登鄧小平逝世的「特別報道」。(網上圖片)
鄧小平最後 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是在他去世後。1997年3月3日,《時代》周刊刊登鄧小平逝世的「特別報道」。(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雒城遺址 細看東漢戰亂與繁榮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