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眼中的巨人 為何鄧小平當選《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撰文︰潘少權

  1979年1月1日改革開放,中美兩國正式建交。這一天,鄧小平的相片又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為什麼「又」呢?因為剛剛一個星期前《時代》周刊封面正正是鄧小平,為什麼《時代》周刊對鄧小平「情有獨鍾」,連續兩期上封面呢?

  鄧小平曾9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1979年元旦這一次是他首次當選「年度風雲人物」。或許先看看上一期封面標題:《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很明顯是以鄧小平於1978年打破中國閉關鎖國接近30年,啟動中國改革開放,對經濟進行改革和對外開放,具劃時代意義而作的編輯決定。

鄧小平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1963年9月13日,當時他和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一同成為封面人物,此後,他就獨自8次成為周刊的封面人物。(網上圖片)
鄧小平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1963年9月13日,當時他和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一同成為封面人物,此後,他就獨自8次成為周刊的封面人物。(網上圖片)

  但為什麼7日之後竟然再選他上封面,還要是年度封面人物呢?

  故事要推回半年前,1978年7月5日中美建交談判開始。當時談判過程艱苦,為促使美國下決定,鄧小平在會見日本友人時傳達訊息:「訪日是我多年的願望,不過,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到華盛頓去……完成了中美關系正常化這件事,我就可以去見馬克思了。」

  訊息在美國政界發酵,同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捲起鄧旋風。到了12月美方立場有重大轉向,鄧小平決定接見美方談判代表,而當時美國總統卡特意識到「已經到了對與中國建交做出最終決策的時候了」,於是鄭重邀請鄧小平於1979年1月訪美。

1979年1月28日,當日是中國農曆新年大年初一,鄧小平展開為期9天的訪美行程,鄧小平到達後,在時任美國總統卡特陪同下檢閱儀仗隊。(圖片來源:Getty)

  《時代》周刊事後承認,那年評選時,鄧小平並不是最熱門候選人。因為他剛剛復出,中國經濟一片蕭條,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這個政治背景下,《時代》周刊為鄧小平果斷進行經濟改革,以及在主政後採取既務實又大膽的風格上,投了贊賞的一票。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年度風雲人物」是因為他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讓中國走向世界,同時讓世界了解中國。

  1979年1月1日這一天還有更特殊意義,就是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啟動中國改革開放,又大力推動中美關系的正常化,為中國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美國時任總統卡特在其日記內曾經寫到,鄧小平訪美期間,受到很多美國民眾的歡迎,他極富幽默感,我很喜歡他。
美國時任總統卡特在其日記內曾經寫到,鄧小平訪美期間,受到很多美國民眾的歡迎,他極富幽默感,我很喜歡他。(圖片來源:Getty)
1:38

中美關係破冰 全國捲起英語熱潮

2:26

打開中國改革開放大門 鄧小平曾9度登《時代》封面

2:0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全民燙髮

改革開放後的燙髮熱潮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跳舞

改革開放 由舞蹈變遷到思想解放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多圖詳解 全球有哪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直播帶貨|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

1985年6月4日
裁軍

鄧小平宣布解放軍裁軍100萬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不能說話的話,所有感覺都不能說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啞子」的歇後語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沒有人能聽得到,自己也叫不出來,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啞子彈琴」,你又知道歇後語是甚麼嗎?啞子彈琴,彈得好與不好他自己聽不到,比喻人光會...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