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6/05/2023
改革開放的深圳有一個特別的群體,一直默默在背後付出,直接間接協助經濟快速發展,她們就是「打工妹」。
翁純賢是其中一位深圳第一代的「打工妹」,當年她在港資企業時所用的工作證,更被收進了深圳博物館。
改革開放|翁純賢循「招工」入港資玩具廠 工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
上世紀80年代初,來自汕頭的翁純賢剛剛高中畢業,年僅18歲。那時候翁純賢已經聽過香港的「大名」,對香港抱有憧憬,甚至會說一些粵語。
1982年4月,翁純賢偶爾看到招聘廣告,得知香港一間企業在深圳蛇口工業區開設玩具廠,要招聘女工,並要求高中學歷。
這是翁純賢第一次見識到「招工」,時值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勞動用工制度正從「頂替」、「分配」變成「招工」。
翁純賢當時對深圳沒有任何概念,只知道與香港距離很近。
為了追求夢想,翁純賢決定參加招聘考試。過了一段時間,政府派人通知翁純賢已被錄取。有了官方的「背書」,翁純賢就不再擔心會發生家人曾經因為她想外出打工,而警告她「資本家剝削」的事件。
很快,翁純賢就與120名被同期錄取的女工,一同來到市政府禮堂聽取官員及港資廠方代表的講話,包括被告知每月基本工資有80元人民幣之多。在1982年,全國平均一個月工資只有66.5元,這對當時一個普通職工而言,條件是非常優厚的。
改革開放|翁純賢不滿足現狀 在職修畢中專大專課程
這間玩具廠是香港開達實業有限公司在深圳蛇口工業區獨資設立,是落戶深圳最早的外資企業之一。開業以來,廠方都是委托廣東勞動部門從韶關、肇慶、梅州、汕頭招收女工。
港資的開達實業旗下的凱達玩具廠,也就是翁純賢工作的工廠,主要生產椰菜公仔、爬山車等玩具,這些都是翁純賢在童年時未曾接觸過,因此她倍感新鮮和喜愛。
帶着樂趣工作的翁純賢表現非常好,加上是少數能聽懂濃重口音的港式普通話,她短短3天就被提拔為車縫組組長,擔當管理工作。
翁純賢的第一份工資非常豐厚,連同加班費在內有80多元人民幣、200多元港幣及四五十元外匯券。她更透露,最多的時候可以賺到折合約500元人民幣。
當時內地統購統銷的票據時代仍未完全過去,因此要買到雪櫃、電視機等大型家電,一般都需要用到外匯券。
於是翁純賢就用外匯券,買了許多家鄉很難買到的大大小小物品,包括有洗衣機、電視機、洗衣粉、肥皂、襯衣、折疊桌椅等。
有一定見識的翁純賢沒有滿足於現狀,她非常熱衷於提升自我。在玩具廠工作5年後,翁純賢報讀夜校中專班,主修會計。晚上加班時,不再需要直接在生產線上工作的翁純賢,會趁機偷溜出去上課。
1990年,翁純賢帶同中專文憑離開玩具廠,轉投另一間公司。
新公司支持員工讀書,而且如果報讀工作相關的課程,更能報銷學費。於是,翁純賢在職修畢了暨南大學的專業證書班,獲得大專文憑,也考獲中級經濟師職稱。
改革開放|翁純賢從「打工妹」變總經理 感歎赴深圳一生最重要決定
近40年的「打工妹」生涯,翁純賢共在3間公司任職,在2020年3月退休時已升上了總經理。
對於成為深圳第一代「打工妹」,翁純賢直言深圳對她的人生影響很多,甚至到深圳工作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深圳給了我們機會,我們在此工作、學習,獲得了成長。」
相對地,翁純賢也認為像她這樣的「打工妹」,也為深圳帶來上進的社會風氣,「打工妹」不怕吃苦、敢於進取、勤勉用心,為後來的人樹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