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遊劉偉|做自己熱愛且想做的事 打造《原神》首年勁賺20億美元

編輯︰王子傑

  近年來說起國產遊戲,相信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米哈遊(miHoYo)的《原神》,它在2020年9月推出後短短一年間,即在海內外勁賺20億美元,成為有史以第一年營收最高的手機遊戲,堪稱是中國之光。

  劉偉是米哈遊其中一名創辦人,回顧創業歷程,他坦言耐心和匠心非常重要,當初他與團隊拒絕做已被市場驗證的三國類、武俠類遊戲,堅持做自已想做的東西,最終實現使命「技術宅拯救世界」。

米哈遊
《原神》的爆紅,使米哈遊成功衝出中國,成為全球知名的公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米哈遊劉偉|創業初期人工僅4000元 苦過畢業生

  在創辦米哈遊之前,劉偉與團隊已累積不少經驗,例如在中科院技術創新大賽獲得銀獎,以及憑藉原創遊戲在Flash開發大賽贏得校園組冠軍等。

  劉偉透露,他們都是典型的理工科「宅男」,而且特別喜歡動漫、遊戲,雖然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國產的相關公司,「所以我們覺得要想做ACG,只有自己創業才有機會做自己熱愛而且想做的事情。」

  彼時是2011年至2012年左右,國產動漫及遊戲創業並不發達,鮮有開發者,市場普遍認為,該領域是沒有前途,過去也賺不到錢,「那我們在當時還是很決絕的,還是要堅持做下去,大不了就是以後走一步看一步。」

  劉偉與團隊當時給自己開的人工是每月4,000元,任何一個同學畢業後的薪水都比這個更高。

  面對創業初期的低薪,他們並沒有放棄,「但是你最終還是會選擇繼續做這個事情,所以我說熱不熱愛這件事,它不是口頭說了算,它是身體很誠實,愈是做自己熱愛的工作,就愈能被自己感動,也就愈能讓你接受挑戰,去面對那些很困難的時候。」

米哈遊《原神》
米哈遊的《原神》推出短短一年就在全球勁賺20億美元,是史上第一年營收最高的遊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困難的時候,劉偉甚至要身兼多職,「我可能除了美術原畫這個工作沒有做過外,其他的所有工種,我早期幾乎都做過。」而就在兼任客服的過程中,劉偉找到了米哈遊一直未能突破的關鍵所在。

  原來劉偉與團隊最初開發遊戲時,更多的是基於自己的愛好,沒有深刻理解整個遊戲市場,不考慮用戶最直觀的結果——就是不有人買單。

米哈遊劉偉|自認為文創科創公司 希望「拯救世界」

  劉偉意識到,每一個帳號背後不只是一組數據,都是一個個生蹦活跳的玩家,都會有需求、有問題。劉偉利用客服的身份與玩家聊天,真真正正感受到玩家的喜怒哀樂,真真正正對玩家有同理心。

  2014年,米哈遊迎來成名作2D射擊類遊戲《崩壞學園2》。

  在經歷《崩壞學園》的失敗後,《崩壞學園2》的核心玩法、美術方面獲得大幅提升,推出當天即位列付費項目下載第一名。及後透過互聯網的力量,這款萌系遊戲有效地觸及動漫愛好者。2016年10月推出的3D動作類遊戲《崩壞3》將成功延續,其使用了3D人物模型和場景渲染出2D卡通風格的遊戲畫面,成為當下國內視效美術最頂級的遊戲之一。

  不論是《崩壞學園2》或《崩壞3》,都是千萬級註冊用戶,總充值流水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以上。到了《原神》後更是登上巔峰,使米哈遊在行業內從此無人不識。

米哈遊《原神》
內地到處都可見到原神的宣傳廣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劉偉曾經說過,米哈遊既非單純的遊戲公司,也不是生產動漫品牌的公司,更非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我們更願意把自己看成是一家文創和科創雙輪驅動的公司」,既有獨特的品牌,同時也有卡通渲染、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核心技術。

  而「技術宅拯救世界」是米哈遊自成立開始就確定的使命,因為劉偉與團隊都深信,技術的變革能夠驅動整個娛樂體驗的發展,未來將不斷追求技術突破、提升內容生產力,給玩家帶來獨特的體驗。

  延伸閱讀:海心橋何鏡堂|傳統文化融合創新 橋樑工程「初哥」打造廣州新地標

  延伸閱讀:盾構機王杜娟|大國重器背後的「杜鵑花」 助中國打破外國壟斷

DR鑽戒

DR鑽戒張國濤夫婦|源自親身經歷的概念營銷 用「真愛」開拓致富之道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雒城遺址 細看東漢戰亂與繁榮

中國經濟-中國湖南長沙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跑輸國際?這些數據拆穿了荒謬

2017年4月19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維加獎

中國科學家姚檀棟獲頒維加獎

「白鴿轉」與「白鴿眼」

  電視劇《下流上車族》成為網民們討論焦點,劇情誇張荒唐,笑中帶淚。其中一幕就是主角的小女兒在外國因殺了一隻白鴿烹調成乳鴿,而被開除學籍及註銷簽證。   白鴿的象徵意義,對外國人和中國人大為不同,而廣東話也有不少和白鴿有關的俗語。

  廣東話中有「白鴿轉」這說法。白鴿轉的意思就是兜一圈又回來。在古代白鴿多為養鴿,它們被訓練成往外飛之後又懂得飛回來,古代飛鴿傳信就是利用鴿子的這種習性來通信,因此廣東人便有「打個白鴿轉」的說法,來形容走了又回來。

  除此以外,廣東話俗語還有「白鴿眼」的說法,鴿子的一雙眼睛是長在頭上的兩側,因此視線...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