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橋何鏡堂|傳統文化融合創新 橋樑工程「初哥」打造廣州新地標

編輯︰王子傑

  廣州首座橫跨珠江的行人天橋「海心橋」早前面世,因其獨特的造型,又被昵稱為「小鳳眼」,是當地的新地標。

  海心橋的項目設計總負責人是年屆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董事長何鏡堂。不說不知,何鏡堂雖是建築界公認的設計大師,在橋樑工程方面原來只是一名「初哥」。

何鏡堂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董事長何鏡堂是廣州海心橋的項目設計總負責人,他雖是建築界公認的設計大師,卻在橋樑工程方面只是一名「初哥」。(網上圖片)

海心橋何鏡堂|「中國館之父」的第一次橋樑工程

  何鏡堂名頭非常響亮,曾獲得中國建築界最高榮譽「梁思成建築獎」,是首屆得獎者。

  他更主持設計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青島上合峰會主會場、錢學森圖書館等一系列建築,被譽為「中國館之父」、「校園建築設計掌門人」。

  正是這位與橋樑工程沒有一絲關係的何鏡堂,成功將傳統文化融入設計之中,以創新打動評審,更令海心橋入圍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2022年度全球項目與技術獎。

  「橋樑與建築不同,講究結構美、力學美,要美化城市。作為城市建設,讓人們生活更美好,設計人行橋是團隊的一次突破」,何鏡堂介紹,海心橋位處珠江與廣州中軸線交界,最能夠體現廣州景觀的一個重要位置,因此設計初衷不僅要實現交通功能,更希望能體現廣州的精神文化。

海心橋
海心橋是廣州首座跨越珠江的行人天橋,將越秀區二沙島東側島尖和海珠區廣州塔西側連接起來,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曲梁斜拱行人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海心橋何鏡堂|創新設計汲取嶺南文化 營運也走新方向

  整座橋樑除了拉索之外,主要線條幾乎沒有一處是直線,這是海心橋特色之一,也是施工難度之一。

  對於設計概念,何鏡堂解釋,設計如此之多的曲面,是要使海心橋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以環抱之姿,環抱母親河、環抱「小蠻腰」,「人們無論從哪個地方看來,都能產生一種浮想翩翩的感覺。這就是藝術品,這是城市中最大的雕塑。」

  何鏡堂從嶺南傳統文化中汲取大量元素,以「琴鳴絹舞、嶺南花舟」為概念,在橋的平面提取粵曲水袖的形態特徵,在橋拱融入嶺南古琴的造型元素,在橋面景觀以嶺南花舟為主題,三者共同打造出極具嶺南特色「花城」(廣州的別稱)的新花橋。

  何鏡堂認為,嶺南文化雜糅本地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形成一種實幹、包容、創新的精神。

何鏡堂
何鏡堂(圖中)希望海心橋能夠成為廣州人的記憶,以及廣州的歷史及新名片。(網上圖片)

  除了外型設計上的創新,海心橋在營運上亦走出新方向,它是廣州首座以智慧橋樑理念設計的行人天橋,橋上裝有視像識別系統,能夠識別人流與行為,在出現擁擠等危險情況時可以及時預警管控。此外,行人只有掃瞄橋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獲得旅遊資料、智慧導覽以及科普教育等服務。

  在何鏡堂眼中,海心橋最大的優點就是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來者,海心橋都將值得一去,「它成為廣州人的記憶,成為廣州的歷史,是廣州的新名片。」

  延伸閱讀:盾構機王杜娟|大國重器背後的「杜鵑花」 助中國打破外國壟斷

  延伸閱讀:同心醫療陳琛|創新是發自內心追求「美」 自主研發國產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比亞迪王傳福

比亞迪王傳福|家境貧困年幼時父母雙亡 全靠這兩人改變命運

米哈遊劉偉

米哈遊劉偉|做自己熱愛且想做的事 打造《原神》首年勁賺20億美元

盾構機王杜娟

盾構機王杜娟|大國重器背後的「杜鵑花」 助中國打破外國壟斷

同心醫療陳琛

同心醫療陳琛|創新是發自內心追求「美」 自主研發國產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板門店談判當翻譯 兩彈元勳朱光亞有何秘密任務?

傑出名人

神舟十六號|從大學教師到太空人 朱楊柱追逐飛天夢

創新先鋒

美圖秀秀吳欣鴻

美圖秀秀吳欣鴻|創業路屢敗屢戰 獨具眼光發現「美」造就成功

潮流人物

KOL;小Lin說

放棄華爾街筍工 「小Lin說」如何練就最紅財經類KOL?

小城大事

外賣詩人 王計兵

「趕着時間寫着詩」外賣詩人奔波15萬公里 寫下4000首詩

運動健兒

翼裝飛行 張樹鵬

最瘋狂的極限運動 中國翼裝飛行第一人張樹鵬

影視巨星

石堅,狂潮,倚天屠龍記

邊個夠我奸?還記得一代奸人石堅嗎?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0年6月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牛畏予逝世

著名女攝影家牛畏予逝世

「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半夜三更,又未到天曉時分,卻有公雞在啼叫,為甚麼呢?

  成語有一句「半夜雞叫」,源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指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逃亡至函谷關的典故。當時規定雞鳴時關門才會開啟,可那時未到雞鳴時分,孟嘗君因為出關心切,命人扮雞鳴叫,結果成功出關。後人便以「半夜雞叫」形容突然發生,而又帶點不好的事情。   「半夜雞啼」還有一句歇後語的,與這個成語沒...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