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憶70年代知青回城 爆發嚴重就業問題

編輯︰黃皓頤

  當農村工業化,發展城鎮化的時候,中國的城市又面對甚麼難題呢?

  在1970年代後期,知青回城是一個很重要的政策。當時有幾千萬名知青,包括我在內,都用各種各樣方法回城,而回城後就要面對就業問題。

溫鐵軍憶知青頂替父母工作崗位 影響國企職工素質

等候巴士的市民
1979年代尾,數千萬名知青返城,剛巧當時中國財政陷入嚴重赤字,在難以擴大生產的情況下,造成大量知青失業的問題。(圖片來源:Getty)

  1979年、1980年,知青回城的時候,正好是中國財政嚴重赤字之際,擴大再生產的能力極端匱乏,導致沒有就業空間,因而出現知青回城就業的問題。

  那時候,出台的政策是5個人的飯10個人吃,要求國有企業打開大門,讓工人的子女招進廠房頂崗,頂替父母的崗位。

  這些父母都約50歲,是技術骨幹的工人,結果他們要下崗了。當然整個國企的人力資本的素質也有所變化。職工素質下降,人力資本要5個人的飯10個人吃,於是形成人浮於事。另一方面,生產的貨品價格再急劇上升,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所以說,一方面農村救了城市,另一方面農村陡然崛起,在客觀上形成了壓力,導致城市原有的體制不適應,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延伸閱讀:溫鐵軍回顧農村工業化發展迅速 中國度過70年代債務危機

溫鐵軍看中國80年代市場化 克服困難走出中國特色道路

紡紗廠女工
大量知青在1979年、80年返回原本居住的城市,不少人進入了父母工作的工廠,頂替他們的崗位。圖攝於1980年代一間上海絲綢廠內,一班年輕女性正進行紡紗工作。(圖片來源:Getty)

  這時候,西方人相信我們是按照他們的制度,進行了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和全球化的過程。我們要學習西方的東西,這不是不對,也沒有對錯,但問題是你沒有把中國的經驗總結到位。

  80年代,中國開始全面推進市場化,到了80年代後期,蘇聯垮台了,但中國沒有。

  我們把農村工業化的資本原始積累做了點評。那時候,如果我們完全按照西方那套意識形態去實行,說不定還不如當年的蘇聯。而蘇聯就真的接受了。

  現在很多學者仍然照搬西方的解釋,你倒不如自己親自去看看。1991年12月,蘇聯正式解體,我就是在1991年12月去了蘇東七個國家進行考察,然後我才知道它為甚麼會垮,而中國為甚麼沒有垮。因為我們沒有像蘇聯般被客觀規律推着,而是一步步的克服無數困難,我們走過去了。

  我們要認真總結這個經驗,才能講好中國故事。我們編的那些教科書,不一定對人家意識形態沒有影響,因為它是主流東西。

  我做了五年,編他們能接受的說法,當時我稱自己是「兩道翻譯」,把世界銀行組織的西方專家、學者,到中國指點江山的東西,翻譯成各個實驗區地方幹部能夠聽得懂的說法,又把地方說的東西翻譯成世界銀行大專家們能聽懂的東西。

  中國是按照自己的國情走出中國特色的道路,這些沒有被我們認真總結,還是影響了教科書的傳播。1988年,中國提出的方案並不亞於蘇聯的體系,當時陳雲同志說恐怕不能這麼大動,風險太高,鄧小平就選了價格闖關。

  延伸閱讀:溫鐵軍回顧80年代農村3大創造 城鎮企業成功帶動城市工業

溫鐵軍憶80年代尾西方撤資 中國陷入經濟衰退

  1988年,中國嘗試放開物價走市場,因為原材物料價格太高,連續幾年都是通貨膨脹,於是試着價格闖關,導致了1988年的18.6物價指數。1989年就變成了生產停滯,因為是三角債,大量企業無法生產,沒有資金,所以連續兩年爆發經濟危機,接着中國就出現了比較嚴峻的局面。再加上1989年6月,美國宣布對中國制裁,西方國家開始大規模從中國撤資。

  當時正在工業化高漲時期,突然遇上撤資,怎麼辦?中國經濟進入了嚴重的衰退。1988年、89年是滯脹危機的爆發,1990年進入大蕭條,正是需要資本的時候。

  中國從1991年開始,逐漸開放國內的資本市場、1992年相繼開於證券、期貨、房地產市場,同時開始自己增發貨幣、國債,利用財政金融主權仍然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機會,自主金融,形成中國經濟基本增長的能力。

上海證券交易所
1990年起,中國逐漸開放國內的資本市場。例如1990年成立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逐步開放證券、期貨、房地產市場等,加上增發貨幣及國債,將財政金融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增強經濟基本增長的能力。(網上圖片)

  但由於1993年大規模增發貨幣,導致1994的24.1物價指數,造成嚴重的通脹,加上債務,危機再次爆發。(八之七)

  (轉載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相關標籤
左圖為印尼,右圖為烏茲別克

溫鐵軍看中東和解、中亞整合、亞非大陸橋能否順利達成?

俄烏對立

溫鐵軍從俄烏衝突一周年 看資本主義戰爭的演變

中國山東省青島市碼頭

溫鐵軍看中國度過經濟危機 揭示應對全球大變局的方向

中國江蘇一間紡織廠的女工正在忙碌工作

溫鐵軍回顧農村工業化發展迅速 中國度過70年代債務危機

山東臨沂一間養殖企業的養殖場

溫鐵軍回顧80年代農村3大創造 城鎮企業成功帶動城市工業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論中國外交:中華和合文化推動世界和平共處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