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編輯︰黃皓頤

  現在我們面對愈來愈尖銳的矛盾,特別是霸權國家強加給我們的「三霸」威脅,並且已經開打的所謂新冷戰,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制裁正在發生,實際上意味着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如果我們不抓緊、不及時推動轉向,恐怕也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應對。所以,我們應該及時地調整國家的發展規劃,調整我們的戰略重心,從海權競爭轉向陸權競爭,從海權戰略轉向陸權戰略。

溫鐵軍憶1930年代爆發抗日戰爭 中國工業由東部向西轉移

  下面要給大家具體解釋一下。

  當我們說到這些陸權競爭戰略的時候,我們要把西部的實際情況做一點分析。國家西部不存在一般所謂比較優勢,以及地方的所謂民生需求來形成產業的條件。

  西部的這些戰略通道上的樞紐,或者叫做節點城市,它所形成的產業,基本上都是戰略壓力之下形成的。譬如我們知道西部的這些工業城市,無論是哪一個工業城市,基本上都屬於因戰爭或者是戰爭迫在眉睫的威脅,而出現的地緣戰略調整的結果。

  打個譬如,西部重要的工業節點城市,像重慶、成都、遵義、貴陽及蘭州等等,都是在二戰條件之下(催生)。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打起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國不得不把東部的工業向西部轉移,所以應該說,這一帶的工業城市都是「飛來」的工業化。

  這是中國第一次產業轉移。

重慶
早於1930年代,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將原來在東部發展的工業向西部轉移,其中位於內地中西部的重慶,是其中一個開始發展工業的城市。直至千鿋年代啟動的西部大開發,重慶也是重點城市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更已成為成熟發展的重要工業城市。圖中一名從事焊接工作的工人,正忙着打造新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溫鐵軍憶1960年代三綫建設 走出美國蘇聯封鎖

  第二次產業轉移是60年代,中國分別被美、蘇兩個霸權國家先後封鎖。

  美國是在1950年封鎖中國,蘇聯是1960年封鎖中國。這相隔10年期間,中國被兩個霸權國家全面封鎖,周邊地緣政治環境高度緊張,局部軍事衝突不斷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現了第2次產業大轉移。當時叫做三綫建設。

  30年代是抗日戰爭,60年代是三綫建設。這兩次,是西部地區形成工業的節點城市,或者工業的樞紐城市的主要來源。

  這些(工業城市)並不是自己形成的工業體系,也因此這些地方的地方發展,特別是以產業崛起帶動的發展,一定是國家戰略的結果。

  延伸閱讀:溫鐵軍:新中國工業化的挑戰 資本技術同樣需要資金

溫鐵軍看千鿋年代西部大開發 搞基建加速形成工業化城市

蘭渝鐵路
2017年,蘭渝鐵路全綫開通,成為連通陸路、海上絲綢之路和渝新歐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全長886公里,連接甘肅蘭州與重慶,是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鐵路運輸樞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所以,我們把現在的發展,應該首先考慮到的,這次是西部大開發,國家要平衡區域發展的嚴重矛盾。以國債來直接投資,向西部主要投的是基本建設、基礎設施,又主要以交通、電力等等為主。

  在國家投資的情況下,帶動了西部的基礎設施作出全面改善,形成了非常豐厚的資產,叫基礎性資產。也就是說,國家投的設施性資產,已經在西部形成了相當深厚的資產基礎,大量的路、橋、機場這些基本設施,都修進了西部。

  如果我們按照現在提出的陸權戰略,開發人類社會生存的70%左右資源。不僅我們國家的西部佔有70%資源,我們維持產業資本發展的、維持整個工業化發展的這個資源,無論是礦產資源還是農業資源,也基本上是亞非陸橋沿線。

  從這個角度來說,3次飛來的工業化已經形成了西部的一些工業節點城市,構成了它的樞紐作用。

  進一步,如果我們想維持住下一步的相對比較、我們說要和平發展的局面——當然我們不怕,不是說畏戰,但是我們盡可能不發生直接的戰爭形式的衝突——我們只能轉向內陸,去追求和平發展。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原來幾次西部的工業(革命),都不是西部自身民生經濟需求所帶起來的,也不是比較優勢下帶起來的,而是國家戰略帶起來的。

  已經有3次形成大規模投資,形成產業轉移。我們把它叫做3次飛來的工業化。這是西部的主要發展條件。

  延伸閱讀:溫鐵軍:國家承擔資產投資風險 中國成功脫貧攻堅

  我們現在想建設「一帶一路」,要想維持區域發展的平衡,又要想轉向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形成統一大市場。我們要考慮到亞非大陸橋的建設在西部,就應該是把西部這些節點城市有效地串起來。(二之一)

  (轉載自國仁全球大學堂@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左圖為印尼,右圖為烏茲別克

溫鐵軍看中東和解、中亞整合、亞非大陸橋能否順利達成?

農村,農作物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江西吉安,泰和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光伏系統

溫鐵軍看中國投資基建 變活化資產吸引西方垂涎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醫療革命和技術進步人工智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看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論調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