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8-01
俄烏衝突爆發逾一年,借用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一題,對當下緊迫的形勢做出分析。今次談談中國為何成為金融資本主義歷史階段的矛盾。
溫鐵軍看中國雙重輸出助美壓抑通脹 中西方關係平和穩定
中國周邊製造了無數衝突,但為甚麼中國的資本沒有大量流進美國資本市場?
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中國扮演的作用是雙重輸出,是向美國輸出大量的製造業產品,來幫助美國穩定CPI(Consumer Price Index / 消費者物價指數)。
儘管美國大量製造金融流動性,流進世界大宗商品市場,造成PPI(Producer Price Index / 生產者物價指數)上漲。但因中國不斷地把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放進生產過程,我們的資源的資產化和資本化過程有效平抑輸入的通貨膨脹,也就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壓力,平抑了PPI上漲。
也就是說,長期以來,中國用自己的資源轉化過程,來平抑了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上漲,因此中國向西方輸出製成品的價格是相對穩定的。
簡單來說,西方的低通脹是拜中國長期穩定提供低價商品所賜。
因此,在這個階段,西方對中國保持一種比較平和穩定的關係。
同時,外匯流入中國,我們對應增發貨幣,再去貨幣化我們的資源。這樣中國也進入快速的經濟貨幣化的過程。
這局面維持了10多年,但後來西方大量增發貨幣猶如金融的大洪水,淹沒到整個世界。最終PPI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還是返回到一般消費品價格上漲。
溫鐵軍看中國金融資本迅速擴張 周邊地緣政治呈緊張
現在全球化的競爭主體是國家,除了商品貿易產業競爭外,資本主義歷史已發展到金融資本為主導的競爭階段。
金融資本是甚麼?是信用,而且以紙介信用為主。紙介信用是指債券和貨幣,而它們背後依托的都是國家的政治強權。
債券是國家發國債。要看國家的政治強權是否穩固,沒有真正軍事實力的國家發的國債,肯定是沒人要。
為甚麼美國的國債全世界都要?因為它的軍事實力最強大,在全世界有300多個軍事基地。所以,美國國債背後是軍事實力支撑的國家政治強權。
貨幣也是。雖然貨幣是美國聯儲局發的,它是一個幾千間私人銀行組成的機構,應該代表私人銀行家的利益,但因為美國已經進入金融資本階段。金融資本集團就是國家的主導力量,所以美國的政治是金融資本集團主導的。
為甚麼中國後來成為美國的主要對手?
近20年中國的金融資本迅速擴張,國債和貨幣增長的速度也非常快。
現在我們進入電子貨幣階段(E-money)、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演變速度令人瞠目結舌。現在幾乎不用紙幣,是一部手機走遍天下,都是電子貨幣。
全球金融資本市場原本是美元獨大,後來加上歐元。雙方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結算是平分秋色,美元佔百分之38點多,歐元已上升至百分之37點多。其他貨幣在緩慢增長,包括人民幣佔3%左右。
不過,作為資產儲備,美元是大大高於歐元。截至2023年第一季,美元約佔59%,仍是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
美國的國債市場可以長期維持國債的低價格,以國債的低價格來形成美國的資產價格相對較低,也使利率相對較低。
在不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低利率使美元對外的投資形成無可比擬的比較優勢。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中國度過經濟危機 揭示應對全球大變局的方向
中國以前20年,做了雙重輸出,穩定西方在金融資本階段的經濟發展,並保持了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的地位,貢獻不小。
踏入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的金融資本總量不斷擴張,成長速度高於美元、歐元、日圓或其他西方主要貨幣國家,中國成為世界金融資本總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中國的債務總量也在擴張。
在這情況下,中國成了兩大信用體系,就是債務信用和貨幣信用。兩大信用體系同步擴張,達到世界上足以跟金融資本的大國,形成總量上的對應關係的時候,矛盾的內生性就發生改變,導致外在的矛盾表現也發生變化。
中國的周邊開始出現地緣關係的高度緊張。其他金融資本集團的競爭國家,策動各種各樣在中國周邊所發生的局部衝突,就愈來愈複雜。
特別是當亞元(構想中的亞洲共同貨幣)隨着亞洲的區內貿易不斷擴張,開始成為新的金融資本力量。亞洲區內發生的地緣政治衝突,就愈來愈尖銳,多次表現為對抗性的衝突。
例如日韓之間的竹島、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等。在東北亞三個最具經濟實力的國家之間,發生所謂島嶼主權的爭奪,演化成劍拔弩張的準軍事衝突。
又例如隨着中國跟東盟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南海衝突被挑起來,成為可隨時爆發的衝突點。
接着是台海衝突。
這些所謂海權戰略的對抗性衝突,在中國周邊不斷爆發。
我們客觀地看,這是一個階段性的改變。我們可以繼續推斷,現在遭遇到的這樣一個戰爭,逼在眉睫的環境到底是怎麼來的。(四之二)
(轉載自國仁全球大學堂@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