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9/11/2022
「秋風起,食臘味」,每逢秋冬季節都是吃廣東臘味最適合的季節,熱騰騰的白飯上鋪上蒸熟的臘腸臘肉,香油肉汁滲入飯香當中,在秋冬乾爽涼快的天氣中享用,確是一大樂事。
中國人製作臘味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例如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在他的作品《招魂》中提及一種「露雞」的食物,據考證就是稍微醃製後讓其自然風乾的一種菜餚,被視為臘味的前身。
至於廣式臘味,則是廣東酶製工藝,與唐宋時期從阿拉伯及印度引進的灌腸類食品兩者融合而成。
不過,廣東人於秋冬季食臘味其實是與氣候有關的。古時製作臘味的條件有限,一般要等到北風起時,才能將臘味吹得乾爽,因而形成廣東人慣常於秋天風乾、曬好臘味,而等到冬天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