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0-24
從清朝1863年、1864年前後,李鴻章、左宗棠在浙江和江蘇分別對抗太平軍,曾請過洋槍隊作戰,知道西方技術的厲害,因而在清朝末年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這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引進消化吸收」。
溫鐵軍看財赤減建設停新增職位 1974年百萬青年「上山下鄉」
從1970年代開始,我們又做了一次引進、消化、吸收,引進西方設備。1973年開始引進,結果1974年立刻轉化成財政赤字。那時候,不是說任何事情都符合規律,但是大部分經濟發展過程中間發生的情況和問題,都是符合經濟規律的。
當時中國的財政是非常有限的。1960年代是一窮二白,只要開始引進,一定會變成財政債務負擔,直接轉化成赤字。
1973年開始引進,1974年財政赤字就突破100億,危機就爆發了。
過往中國財政有三大部分,第一是政府支出,政府的運轉是一天都不能停下來的。因此財政有三分之一以上用於政府支出。
第二是社保,即老人退休、各種醫療和社會開支等等,也是一天都不能少的。
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用來搞建設的。1974年前後,當財政出現100億赤字的時候,就只能減少建設。那意味着沒有擴大再生產的能力。
於是,原本「上山下鄉」在1972年、73年差不多要停了,但在1974年又要開始第三次「上山下鄉」了,將幾百萬未能就業的城市青年送到農村。這就叫做讓農村承載城市因沒有擴大再生產投資,不能有新增就業的機會,於是大量的城市青年又向農村轉移了。
其實,這時候你不能因減少投資而不擴大生產,就以為債務解決了。
溫鐵軍看西方產業轉移 發展中國家先甜後苦負債纍纍
在1970年代,所有發展中國家只要接受了西方的產業轉移,都會開始出現因債務轉化成為財政赤字。面對財赤,你要麼不能增加社會開支,要麼不能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因此從7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進入了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
這些社會運動中,矛頭主要轉向本國政府和政治,就是指集權、各種各樣的不人道、缺乏人權等等事情。
西方產業轉移,把勞動與資本直接對抗的矛盾轉嫁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僅僅10多年的工業增長,接着就轉化成這些增長背後的負債,這就是產業資本全球化的代價在發展中國家爆發。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中國威脅論由來 成功擊退亞洲金融風暴成關鍵
至於中國,在1974年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周恩來、毛澤東兩位制定「四三方案」的偉人,相繼於1976年去世,而接班的領導人按照既定的方程式「引進、消化、吸收」來引進西方的資本和技術。(八之二)
(轉載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