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0-17
在中國納入全球化過程中,為何會遭遇到全球化危機,出現輸入型通貨膨脹或緊縮這些典型的經濟危機現象?為了把故事講得完整一些,我把時間拉到1970、80年代,當時中國進入大轉型。
溫鐵軍看二戰後再工業化 全球陷生產過剩觸發社會風暴
二次大戰後,特別是東西方兩大陣營形成兩個雙寡頭的地緣政治分割控制。這個過程,同時是兩個超級大國分別向各自的地緣控制的勢力範圍,轉移了他們的工業體系。於是,世界進入了一個戰後再工業化過程,維時大概20年。
當時的情況,就好像西方國家在第一次大戰後出現生產過剩,由1917年至1929年,也是不到20年。
同一道理,在1945年二戰結束,1947年的馬歇爾計劃,1950年蘇聯向中國轉移重工業、設備製造業。這些過程導致客觀結果,就是戰後再工業化,非常快速形成了工業生產能力不斷擴張,最終演化成戰後的工業生產過剩。
在工業生產過剩情況下,當然會出現經濟危機,而這個經濟危機最早發生在西方國家,出現了非常劇烈的社會反抗。法國在1960年代爆發過紅5月的街頭暴力革命,日本爆發了赤軍,也是發展城市游擊戰。還有是意大利有紅色旅,美國有黑豹黨。
當時在中國,毛澤東思想佔據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思想流派,他也在中國產生巨大的影響。中國當時是1960年代的階級鬥爭和文化大革命,所以當時中國還不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
但全世界在1960年代是動盪的,這情況在西方主要跟戰後的生產過剩有一定關係,當然也跟東方形成的革命思想有一定關係。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中國捲入新冷戰 源於美國難忍人民幣結算的挑戰
接着導致西方把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描述的「勞動與資本之間直接對抗的矛盾」,伴隨着勞動密集型的一般生產、一般製造業向外轉移。
在日本的產業轉移,導致了亞洲的四小龍、四小虎。歐洲的產業轉移,導致美洲的相對集中體制的國家形成一般的工業生產能力。而亞洲轉移的主要是軍人政權國家或者集權體制國家。在拉丁美洲,也轉移到軍事政變所形成的軍人政權國家。這個過程在70年代普遍發生。
這些都是符合產業轉移資本與勞動之間直接對抗性衝突。如何讓對抗性矛盾衝突能夠被壓得住?只有這種體制才壓得住。所以在那個年代,西方的產業轉移儘管在西方形成自由、民主、人權、福利社會等等一系列社會變革,但在發展中國家,客觀上只有利用這些國家的集權政治,才能夠轉移西方這些勞動密集產業。
溫鐵軍看尼克遜訪華 解除中國禁運啟動產業轉移
至於中國是甚麼時候開始接受西方產業轉移?正正是1972年尼克遜訪華之前。1971年,開始安排中蘇對話的時候,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來訪中國,帶了一個大禮,就是解除對華的禁運,但不包括軍事、技術等等,而主要是一般產品的生產,這些可以對中國轉移了。這恰恰符合西方產業對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大趨勢。
1970年代,尼克遜訪華解除了一般商品、一般生產對中國的封鎖,這些封鎖是由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形成的,一直延續至1972年才開始解除。
1973年,毛澤東和周恩來親自制定「四三方案」,引進43億美元的西方設備和技術,來改造中國從1950年起接受蘇聯的工業模式。當年蘇聯向中國轉移的是重工業、裝備工業、設備製造業,而且這些是服務於軍工生產的,但是缺乏輕工業、紡織工業、化學工業、電子工業等等很多方面。
於是,正好藉着1970年代西方產業大幅度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機會,中國開始了開放。(八之一)
(轉載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