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之路|六位老漢 三代傳承 甘肅「八步沙」荒漠變綠洲

撰文︰言寺

  甘肅八步沙,「出門八步就是沙」,位處騰格里沙漠南緣,40年前此處風沙肆虐、寸草不生。但如今來到這裏,可以看到大片綠洲和樹林,居民生活安好。

  這個巨大的轉變要由40年前說起,背後是「六位老漢」三代人化荒漠為綠洲的傳奇故事。

治沙一代白髮換綠州:活人不能被沙欺負死

六老漢八步沙01
20世紀80年代初,「六老漢」組建了八步沙林場,進行治沙工作。(網上圖片)

  八步沙位於甘肅省古浪縣,這裏荒漠化嚴重,境內沙漠化土地面積接近240萬畝,風沙線長達132公里。以往每年沙塵季,從沙漠深處刮來的沙暴,都讓八步沙居民深受痛苦。當時沙丘正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如不加以控制,終將蓋過農田和村莊。

  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啟動三北防護林工程,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

  當地的「六老漢」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隨即挺身而出,組建了八步沙林場進行治沙。那一年,他們中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也已經40歲。他們放出豪言:活人不能讓沙子欺負死!

  治沙沒有經驗更沒有秘訣,六位老漢湊錢買了樹苗,靠一頭驢、一架人力車、幾個鐵鏟開始造林。第一年造林一萬畝,誰知春天一場大風,六七成苗子都沒了。

六老漢八步沙02
為紀錄六老漢治沙的故事,當地成立了治沙紀念館,館內陳列有六老漢早年時期在沙坑用過的鍋和鐵鏟。(網上圖片)

  但他們沒有放棄,不斷探索治沙方法,加上當地政府的協助,苗子慢慢挺過風沙,在黃沙大地中出現點點綠色。

  治沙始終不是易事,「六老漢」中的4人相繼離世,當初定下目標只完成了一半,於是他們的下一代又投入到治沙工作中。

  延伸閱讀:七一勳章|沙漠植樹造綠洲 石光銀:一生治沙沒白活

經歷沙暴及破產 治沙二代與八步沙共存亡

  第一個加入的治沙二代,是郭朝明的兒子郭萬剛。郭萬剛本在當地的福利社工作,生活穩定,對治沙毫無興趣,只是依父親的願望勉強加入治沙。

  面對枯燥的造林生活,以及資金不足等重重難題,郭萬剛後悔過,甚至不斷反問自己為治沙奉上一生是否值得。

六老漢八步沙03
郭萬剛在第二代治沙人中最早投入治沙工作,面對經濟壓力,他提出發展經濟、貼補造林費用,帶領治沙二代走過艱辛的日子。(網上圖片)

  但他的想法在一日之間徹底改變了。1993年一天,郭萬剛如常巡林,晴朗的天空突然平地起風,轉瞬間黑風捲着黃沙撲面而來,隨即眼前一片漆黑。死裏逃生的郭萬剛後來得知:這次的沙暴送走了當地古浪縣23條生命。

  驚心動魄的天災讓他和其他治沙二代下定決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都要與大自然博鬥。

  1995年,連年乾旱少雨,八步沙林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困難,瀕臨破產倒閉。為了令治沙事業持續發展下去,郭萬剛提出「治沙不能越治越窮,要讓沙為人造福」的理念。大家承包了300畝荒地,種植 1000多萬棵樹木,同時改良經濟作物,發展多種經營。

  治沙二代白髮蒼蒼,但八步沙更綠了。當地林場管護區,林草植被覆蓋率提高到70%以上,全縣風沙線後退了15公里,確保了鐵路等交通動脈的暢通。

六老漢八步沙04
當地民眾在荒漠上種植「草方格」,不僅能攔截部分沙塵,還能令防沙植物更易生長,有利建成沙漠綠化帶。(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1.7萬家|築起沙漠綠化帶的中國企業

結合新技術 治沙三代為八步沙「守業」

  因為前兩代人的努力,治沙三代的任務已不再是治沙,而是保護土地及治沙成果,同時發展當地產業。

  2009年,當地成立了古浪縣八步沙綠化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樹苗培育、造林綠化、農牧產品生產等等,為林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六老漢八步沙05
今日的八步沙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更興建了道路及其他建築。(網上圖片)

  後來,當地民眾又開始種植枸杞、紅棗,更在林區建設了土雞養殖基地,注冊了八步沙「溜躂雞」的商標品牌。當地的特色農業逐漸發展起來,居民年均收入由原來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5萬多元。

  2019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的群體被授予國家「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正如頒獎詞所說,他們的治沙故事體現了一句話: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劉老漢八步沙07
三代治沙人書寫了一個傳奇故事。圖為三代治沙人合影。前排為:第一代治沙人張潤元(中)、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右)、石銀山(左);後排從左至右依次為:第二代治沙人王志鵬、程生學、羅興全、賀中強,第三代治沙人郭璽。(網上圖片)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春晚《今天的幸福》、沈騰、《你好,李煥英》

憑春晚一夜成名 沈騰從舞台演員到「百億票房先生」之路

2025-09-06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春晚《今天的幸福》、沈騰、《你好,李煥英》

憑春晚一夜成名 沈騰從舞台演員到「百億票房先生」之路

2025-09-06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巢湘玲 參加「抗戰史上最偉大搶救」的香港女戰士

2025-09-04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編輯推薦
香港的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澳門的冼星海紀念館和鏡湖歷史紀念館

抗戰勝利80周年|港澳4處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設施 毋忘抗日民眾事迹

2025-09-02
國產機械人

國產機械人|檢測應急救援樣樣皆能 香港引進了哪些「國家隊」?

2025-08-2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2025-08-06
3:07

抗戰勝利80周年|400將領殉國 力戰而死 無愧國家民族

2025-08-07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3:17
《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8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抗戰炮火中誕生?

2025-08-07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3:00

抗戰勝利80周年|血戰衛山河 抗戰有哪些主要戰役?

2025-08-04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2025-08-06
3:07

抗戰勝利80周年|400將領殉國 力戰而死 無愧國家民族

2025-08-07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3:17
《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8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抗戰炮火中誕生?

2025-08-07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3:09

抗戰勝利80周年|教育長征:烽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聯大

2025-08-1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3:09

抗戰勝利80周年|教育長征:烽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聯大

2025-08-1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樹仁創辦人胡鴻烈 曾替紙盒藏屍案被告辯護

2025-08-11
1956年9月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新型噴氣式飛機

中國成功試製新型噴氣式飛機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道

  新學年,長輩們為了訓勉下一代,會說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句話出處何在?有何意思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句出自《禮記·學記》,就是中國人傳統精神的寫照,意思是玉石不加工、不琢磨,不能成為器皿。人不經過培養﹑鍛鍊,就不能成材。

  關於「玉不琢,不成器」,背後有一個故事值得一看。從前,楚國有一人叫卞和。他在山裏找到了一塊還沒琢磨過的玉石,將之呈給當時的楚厲王。然而,...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