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最複雜航天任務 嫦娥五號「黑科技」有多強?

編輯︰聞華

  經過十多天的飛行和工作,完成月球「挖土」、打包、舉國旗、起飛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從月球返航。這次「嫦娥奔月」被稱為當代中國最複雜的一次航天任務,創造了5個「首次」。成功背後,「黑科技」功不可沒,凝聚了當代中國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

創造當代中國航天史5個「首次」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返回,預計歷經23天,共有11個階段,創造當代中國航天史上的5個「首次」:首次採樣及封裝地外天體;首次在地外天體起飛;首次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本高速返回地球;也是首次儲存、分析和研究月球表面樣本。其中,月面「挖土」、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高速再入返回地球被視為4大關鍵技術突破。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黑科技
在20多天時間裏,嫦娥五號將完成11個階段工作,其中,月面「挖土」、月軌對接等環節最受關注。

  這次挑戰史無前例,可謂步步驚心、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讓「嫦娥」無法順利回家。

  為了在月面「挖土」、打包,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裝備了挖土鏟、機械臂(表採關節臂)和金剛鑽(鑽取子系統):機械臂「指哪打哪」,精度可控制在1°以内,能耐受高溫和輻射;金剛鑽擁有三種工作模式,以及獨創鑽頭,可以適用於不同情況的月球土壤。

  為避免採集到的樣本受到地球大氣環境污染,嫦娥五號在月面就對樣本進行密封「打包」,科研人員為此專門設計了打包裝置(密封封裝子系統),能夠自動承接、封裝月球樣本,並進行密封保存。

當代中國探月三步走「收官作」

  月面起飛又是一個難關。在地面發射火箭,要四平八穩,有完備的發射塔架系統,以及經過精確測算的起飛位置、飛行軌道,而月球表面並不具備這些條件,需要探測器「自力更生」,對起飛軌道設計、監測控制等有很高要求。

  回家之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返回器)需要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相對速度爲零的狀態下,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整個過程需要在21秒內完成,相對位置誤差不能超過5厘米。加上月球軌道沒有衞星導航服務,要克服月球引力影響,難度空前。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黑科技
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工作約19個小時,完成「挖土」工作並進行「打包」。(圖片來源:Getty)

  當代中國航天人為此研製了「抱爪式」對接機構,其重量輕、結構簡單、對接精度高,好像航天器長出了「手」,兩邊同時用力,就能成功「牽手」。完成對接後,上升器中的樣本要轉移到返回器中,科研人員設計了「連桿棘爪式」轉移機構,好像傳送帶一樣,將容器單方向傳遞到返回器中,實現了對接和自動轉移功能一體化,設計理念是世界首創。研究團隊先後進行了661次對接測試、518次樣本轉移測試,以保證萬無一失。

  返回地球,則是「難中之難」。嫦娥五號的返回艙是以每秒11千米的超高速度進入大氣層,而一般衛星、宇宙飛船的返回速度約每秒7.9千米。這意味着,嫦娥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產生的熱量會提高8-9倍,很容易被燒毀。中國為此在2014年發射了一個名為「小飛哥」的飛行器,模擬嫦娥五號返回艙返回地球的情況,成功突破航天器超高速再入返回的關鍵技術。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黑科技
1秒捕獲、10秒校正、10秒鎖緊,嫦娥五號於2020年12月6日成功完成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圖片來源:Getty)

  嫦娥五號「奔月」,標誌中國探月工程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圓滿收官。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既是收官之作,也是中國未來月球探測的奠基之作,是中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將為中國未來進行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物質基礎。

從環月飛行到挖土返航 當代中國探月「三部曲」收官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中國科技新里程嫦娥五號登月挖土的重要意義

中國科技新里程 嫦娥五號探月挖土的重要意義

當代中國-今日熱話-嫦娥五號月面起飛展示國旗

嫦娥五號月面起飛 實物版國旗首次亮相月球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19小時 「打包」完畢準備返航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中國航天進入新階段 夥俄羅斯建月球科研站

當代中國最複雜航天任務 嫦娥五號「黑科技」有多強?

中國航天科技的代表 「天宮」與國際太空站差距大嗎?

中國航天科技新跨越 首個「探日」衛星擬明年發射

美「毅力號」探火星超高難度 中國科技須力追

中國科技探索太空 打造五大航天發射場

為4億公里外「天問一號」指路 中國科技建深空測控網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