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月飛行到挖土返航 當代中國探月「三部曲」收官

編輯︰聞華

  2020年11月,「嫦娥五號」發射升空,揭開了當代中國探月工程「三部曲」收官之戰的序幕。從2007年「嫦娥一號」的環月飛行,到2013年「嫦娥三號」首次踏足月球,再到「嫦娥五號」攜帶月球土壤返回,當代中國航天人對月球的探索從「零」開始,13年間走到了世界前列,成為繼美、俄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挖土」的國家,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當代中國:登月一夢二十年

  中國科學家於1994年開始進行探月活動的研究,於2004年正式啟動探月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提出以「繞、落、回」三步走完成第一階段探索。

  與美國、前蘇聯(俄羅斯)數十年前已將探測器、宇航員送上月球相比,當代中國對月球的探索算是「後來者」,個別領域卻有「居上」趨勢。

  21世紀以來的三次人類探測器登月行動,全都來自中國。

  2007年,嫦娥一號探月衞星成功發射,進入月球軌道,次年傳回月球圖像,並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圓滿完成第一步「繞月探測」工作。

當代中國-探月工程三部曲
2019年1月,「玉兔二號」月球車與嫦娥四號分離,巡視月球背面,至2020年8月,玉兔二號仍在工作,成為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圖片來源:Getty)

嫦娥四號登陸月背 當代中國領先世界

  2010年,中國發射嫦娥二號衞星,為登錄月球做準備。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帶著「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軟著陸;2019年,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創造世界第一,為第二步「落月」畫上完美句號。

  2020年,嫦娥五號探測器首次在月球「挖土」,並打包帶回地球,若順利返航,中國將成為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採樣的國家,也是44年來,第一個在月球「挖土」的國家。

當代中國-探月工程三部曲
為建設月球基地,中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打造了一個封閉實驗室「月宮一號」,完全模擬月球環境,包括1個居住艙和2個植物艙。(圖片來源:Getty)

  最特別的是,嫦娥五號降落的地點,位於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存在大約13億年至20億年前的不同年代的月球玄武岩,最受學界關注,此前還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訪過。嫦娥五號帶回的樣本,不僅將讓當代中國擁有自己的月球土壤和岩石,也將填補人類對於月球形成過程理解的一大科學空白,可能改變人類對月球火山活動的認知。

  接下來,中國將展開第四期探月工程,下一步將發射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探測器,計劃在月球南極登錄,進行採樣及綜合探測,為未來的載人登月做準備。

展示中國航天實力 重型運載火箭載人登火

中國航天傑作 「長征五號」火箭肩負重任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中國科技新里程嫦娥五號登月挖土的重要意義

中國科技新里程 嫦娥五號探月挖土的重要意義

當代中國最複雜航天任務 嫦娥五號「黑科技」有多強?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最複雜航天任務 嫦娥五號「黑科技」有多強?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太空女將

當代中國「太空女將」 讓「嫦娥」成功奔月

從環月飛行到挖土返航 當代中國探月「三部曲」收官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展示中國航天實力 重型運載火箭載人登火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中國科技新里程嫦娥五號登月挖土的重要意義

中國科技新里程 嫦娥五號探月挖土的重要意義

中國航天傑作 「長征五號」火箭肩負重任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