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打通西藏交通 他還建起一座城市!

編輯︰許可

  慕生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他為人所知的不止是戰爭年代功績,更是他在上世紀50年代築成通往西藏的「天路」──青藏公路;他還在青藏高原上奠基了一座城市,這座叫格爾木的城市,至今仍是通往西藏最重要交通樞紐。

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 慕生忠率兵進駐

  慕生忠1910年生於陝西吳堡,20歲加入陝北紅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當局決定解放軍從西南和西北兩路進駐這片神聖國土,其中慕生忠擔任第十八軍獨立支隊政委,率1,600多人和兩萬背馱物資生畜,從青海進入西藏。

  延伸閱讀:第一個坐汽車到拉薩的人 「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

  延伸閱讀:可可西里 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起的地名  

慕生忠是開國少將,這是他獲授軍銜後穿着「55式」軍服禮服的照片。(網上圖片)

  雖然已是20世紀的50年代,但那時整個青藏高原地區的各方各面極為落後,甚至是處於原始狀態。

  作為青藏高原主體的西藏,仍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社會,生產力低下,基建也幾乎為零,全區沒有一公里現代意義上的公路;部隊要進藏,只能一邊開路,一邊前行。

  延伸閱讀:青藏鐵路總設計師李金城:建成天路 此生無憾

慕生忠1951年首次入藏,部隊經過黃河源一帶,路途十分艱險。(網上圖片)

  慕生忠的西北進藏部隊當年8月從青海都蘭縣香日德鎮出發;這裏汽車已無法再前進,大軍只能靠騎馬或徒步南行,經巴顏喀拉山黃河源一帶進入西藏。

  這是一條傳統路線,近似古時的唐蕃古道,沿途不愁水源,卻又是到處沼澤和爛泥灘,一腳踏進去就可能出不來,加上很多地方海拔在4,000米以上,低壓缺氧,風雪連天,行軍極為艱險。

首次入藏兵員折損嚴重 慕生忠另覓路線

   隊伍終於在年底到達目的地,慕生忠後來的口述資料痛心地總結這次行程:「路上整整跋涉了113天,雖然到了拉薩,損失的不光是近4個月時間,還有許多人員和三分之二的牲口.......。」

  進藏後慕生忠出任西藏工委組織部長。當時他和同僚們遇到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西北、西南兩路進藏隊共3萬人的口糧;那年西藏遇上糧荒,中央也規定進藏部隊「不吃地方」,戰士們單靠牲口馱運來糧食,只能捱餓。

慕生忠的部隊用了近4個月才抵達西藏道府拉薩;這也是解放軍進駐西藏的開始。(網上圖片)

  為解決部隊吃飯問題和鞏固國防,當局在1953年成立了西藏運輸總隊,從其他省份調運糧食到西藏,慕生忠再挑重擔,出任政委。

  他接到任務後,騎馬沿着未修通的康藏公路(西康至西藏),也就是後來的川藏公路從西藏東下四川,再北上青海,輾轉回到了運輸總隊所在的青海香日德。

慕生忠(右2)因為種種原因,60、70年代一直沒有重返格爾木和青藏公路,直到1982年才再一次回到這片土地。(網上圖片)

  為了這次運糧任務,當局從陝、甘、寧、青及內蒙等地徵購了2.8萬峯駱駝,負責牽駱駝的民工也有1,000多人,這還沒計算執行任務的軍人;這些人員、牲口和物資,都已聚集在香日德。

  但黃河源一帶沼澤地實在太難走,為了減少折損,慕生忠決定另找進藏路線。

  延伸閱讀:慕生忠:一位將軍的哲學

慕生忠:格爾木在哪裏?就在你的腳下!

   他得知香日德向西約300公里的青藏高原腹地,有個地方叫「噶爾穆」,還有一條小河,只要沿河往南,就能經雪山邊緣越過崑崙山和唐古拉山,經黑河(現稱那曲)去拉薩。

  但「噶爾穆」到底在哪裏,誰也不確定。為找到新路,慕生忠必須要找到這個地方,一支小隊馬上出發。

慕生忠初到格爾木時,這裏只是一片荒灘,只有探路士兵搭起的幾頂帳篷。(網上圖片)

  一天,隊員在找到一處有可能是「噶爾穆」的地方,通知慕生忠到來視察。

  這個「噶爾穆」是怎樣的地方?慕生忠晚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這樣憶述:「空曠的原野上沒有一頂帳篷、一棵喬木,有的只是枯草和大漠戈壁。向南望去,崑崙山巔白雪皚皚;向北看,沙丘一座連一座,恰似一片破敗的墓葬群。」

慕生忠1953年扎下鐵鍬處的地方,就是格爾木建城的起點。圖為當地紀念館內的展品。(網上圖片)

  雖然這裏一片荒蕪,但看着隊員們就「噶爾穆」爭論不休,他用力將鐵鍬扎入土中,說:「『噶爾穆』就在你的腳下!帳篷搭在哪兒,哪兒就是『噶爾穆』!」

  有了慕生忠豪氣萬丈的一句,隊員6頂帳篷所在的「噶爾穆」,從此成為西藏運輸總隊的新大本營;它的名字後來簡化為「格爾木」。

慕生忠的「將軍樓」是建城第一幢建築物

  為找到格爾木,慕生忠1953年11月帶領運輸隊由此出發,翻過雪山把糧食運往西藏。但翻過高山雪原,運輸隊還是付出很大的代價,人命、牲口損失不在話下。

  進軍西藏、運糧西藏的兩次經歷,令慕生忠深明要根本解決入藏難的問題,就必須修建一條從青海到西藏的行車公路──青藏公路。

慕生忠奠基的格爾木市區平均海拔2,780米,現已是一座現代化城市。(網上圖片)

  但此後他如何為修築「天路」奔走,又怎用親率2,000多軍民,用7個月零4天時間打通這條千里交通要道,卻是後話。

  而現在人們都知道的是,這條高原公路幾十年來,一直是西藏的運輸生命線和西南國防建設的命脈。而由慕生忠定下來的格爾木,後來成為青藏公路築路大本營,之後又成為青藏公路的樞紐;這片荒蕪土地也因路而興,逐漸從幾頂帳篷發展成小鎮、小城。

慕生忠的「將軍樓」後來成為了當地旅遊點,不少遊人慕名而至。(網上圖片)

  時至今日,格爾木有20多萬常住人口,鐵路、公路、機場俱全,號稱青藏高原第三大城市。她仍是走青藏公路進藏旅客的必經之地,到這裏的人們,都會知道慕生忠是「青藏公路之父」,也是格爾木的奠基人。

  慕生忠1955獲授少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帥之一。格爾木建起旳第一幢建築物、慕生忠曾居住和工作的青藏公路建設指揮部舊址,現在也被大家稱作「將軍樓」,是格爾木奠基的標誌。

慕生忠晚年在蘭州生活,1994年病逝。這是他晚年的照片。(網上圖片)

中國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曾要當「逃兵」?

八一勳章|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 打造絕密「地下鋼鐵長城」抵禦核攻擊

中國電磁彈射之父 馬偉明令國產航母戰力倍增

2:56

放棄專利讓白血病治療「白菜價」 王振義:只想病人能好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中國畫家吳冠中

筆法融匯中西 畫壇大師吳冠中與香港「相遇相知」

創新先鋒

PIKA郭文景

Pika郭文景|「女兒概念股」暴升近倍 天才少女打造爆紅AI影片工具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感人至深!香港小商販靠賣茶葉蛋 40年捐1500萬為內地助學

運動健兒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王菲

華語樂壇的傳奇 王菲天生唱將無人可代替

編輯推薦

搭火車看中國|盤點有趣火車站名 全名只有1個字?「下一站」是甚麼站?

1:50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一文看懂「新質生產力」 它如何改變日常生活?|懶人包

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是怎樣誕生的?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中國冀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並非「均貧富」

1:54

中國公布未來40年減碳時間表 2060年實現碳中和

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2:20
塔吉克斯坦的魯班工坊、印尼魯班工坊的學員進行汽車維修培訓

一帶一路科普篇|魯班工坊是甚麼?如何打造中國職教品牌?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住宅大廈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城市裏的心牆啟示

孫中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孫中山一番話 香港土壤萌生革命思想

2015年3月29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軍艦首次靠泊外國港口執行撤僑任務

中國軍艦首次靠泊外國港口執行撤僑任務

古代「勸酒」有專門職位?

  自古以來,酒都是宴會必備的,但原來酒不是隨便喝的。   古代有「酒令」,自唐朝起,宴會上「酒令」已是一項有儀式章程的酒事活動,又或稱為「勸酒」。「勸酒」就是今天在飲宴上主動為人倒酒勸飲的行為。

  唐代,「勸酒」統稱為「酒糾」,也有叫作「席糾」、「觥使」。按照職責不同,又再分為「明府」、「律錄事」、「觥錄事」三職。

  「明府」是酒席上最有威望的人,負責監督整個宴飲活動。明府一定是擺設酒席的主人,而是類似於現在的公證人,要德高望重,負責監督整個飲酒活動。

  「律錄事」負責宣令、行酒、判斷是非...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