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科學團隊 協助中國航天「奔月探火」

撰文︰蘇言

  「嫦娥」奔月、「天問」探火、「天宮」築夢⋯⋯中國航天近年迎來一個又一個突破,而香港回歸25年來,香港學界科研團隊在其中亦扮演重要角色。當中的佼佼者,莫過於由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所帶領的團隊。

  見證中國的航天發展,容啟亮覺得與有榮焉:看到內地一日千里的變化,每次太空探索有創新突破,讓這班在香港的科研工作者很有榮譽感,覺得要做得更好,不辜負國家的信任。

參與國家項目 理大成績亮眼

  實際上,香港回歸祖國25年以來,本地科研工作者們就一直在為國家太空探索項目出力。自2010年起,理工大學更是拿出了不少亮眼成績——從「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所用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到「嫦娥五號」月壤採樣裝置,再到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上的「火星相機」……理工大學的研發成果幾乎應用在了近年每一個重大航天任務中。

理工大學-月壤取樣裝置01
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嫦娥五號」採樣裝置,肩負在月球表面進行全自動採樣、封裝月球樣本的使命。(網上圖片)

  而且,理大團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是「跑龍套」,而算得上是「主角」之一。例如把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是「嫦娥五號」的核心任務,而應用在「嫦娥五號」上的採樣裝置,則肩負在全自動表土採樣、封裝月球樣本的使命。

  正因為它順利完成全自動採樣,將大約兩公斤的月球樣本順利封裝帶回地球,才宣告了「嫦娥五號」探月成功,達成了國家在太空探索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到了「火星相機」(全稱為「落火狀態監視相機」),這個約390克的「小玩意」是火星巡視器「祝融號」的「眼睛」,它搭載在着陸器外層平台上,用來監視着陸情況、周遭環境,及降落火星後巡視器的操作狀態,這些資訊對掌握巡視器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視至關重要。

理工大學-火星相機02
回歸25周年來,國家重大航天項目中不乏香港團隊的身影。圖為容啟亮教授率領團隊研發出精密的太空儀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火星相機)。(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港產科研團隊 助「嫦娥」月球「挖土」  

兩地科研合作 硬件人才互通

  儘管研發日程緊湊,又有各類層出不窮的技術難題,理大團隊仍發揮出色,不單創新了一套「一體化的熱流防護設計、測試及質量控制方案」,在容啟亮教授帶領下,只用了3年時間便完成研製並交付國家使用。「直到『天問一號』成功落火,才感到如釋重負。」容啟亮曾這樣說。

  由於火星表面地形複雜,大氣層稀薄,隨時可能出現沙塵暴,且火星與地球通訊有5至20分鐘的延遲,令探測器登陸火星困難重重。

理工大學-選擇火星著陸點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左二)及其團隊,為「嫦娥四號」和「天問一號」分析著陸區的地貌特徵。(網上圖片)

  選擇登陸地點的重任,則交給了由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吳波帶領的團隊負責。他們通過對火星全球的分析和評估,選出3個着陸區供「天問一號」選擇。最終,「天問一號」成功軟着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

理工大學-榮啟亮團隊火星相機合照
回歸25年來,香港和內地在科研領域的硬件設備和人才交流上都保持親密合作。理工大學希望將來科研團隊的組成人員愈來愈多元化。圖為研發火星相機的團隊。(網上圖片)

  對於理工大學團隊來說,在儀器研發過程中,需要做若干測試,其中不少是複雜、高層級的測試,在單一實驗室很難提供所有設備,因此研發測試有不少是在國家不同地區完成的。 

  「香港可以做一部分,我們有好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實施,也要與內地一起,才能做出好的東西。」容啟亮認為,香港的科研力量需要更多地與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內地其他城市和地區進行合作,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人才方面同樣需要兩地合作,比如在火星探測相關的研發團隊中,有一名港產博士畢業生參與其中,其餘很多是來自各地的優秀研究員。對理大團隊來說,亦希望未來有更多港生能加入項目,為國家太空探索出一分力。

  延伸閱讀:香港回歸25周年|一文看清 10個數字感受25年的香港轉變

 

 

  翱翔藍天,貼地飛行,從國產大飛機到高速磁浮列車,從探索海洋到逐夢太空;12月12日至22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創科博覽2022」,為大家展示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同時介紹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科研成果,免費入場,歡迎參與!

  登記網址:https://ourhkfoundation.org.hk/innotechexpo2022/

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兒童合唱團 用歌聲見證 用音樂傳承

香港故宮|館長吳志華:讓香港故宮說好中國故事

神舟十四號總調度是90後帥哥! 「北京明白」高健成網紅

香港故宮「最強後盾」 修復二人組延續文物生命

香港回歸紀念塔

   在大埔海濱公園裏,有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

  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地,正是當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英...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陳慧嫻

80年代樂壇天后陳慧嫻 曾為一個承諾放棄火紅事業

編輯推薦
2:33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七姊妹道7女投海都市傳說 見證泳棚到工商區變遷

1:51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一街兩制揭開中英街的神秘面紗

香港街道故事|一街兩制? 揭開邊境中英街的神秘面紗

香港街道故事|天后銀幕街 港產片發源地 這條街跟黎姿有何關係?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渣華道以印尼爪哇命名? 春秧街記錄「糖王」一生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電氣道有過中國最大電廠? 繙譯Power鬧出笑話?

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香港街道故事|荷李活道看盡中上環蘇豪區、文武廟、古董街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劉備洞中藏勝景 岳陽追尋金戈鐵馬歷史

粵劇、雲吞麵、廣彩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廣式變港式 粵劇雲吞麵廣彩都有份

1990年9月22日
北京亞運

中國第一次承辦亞運會

「用心寫字」為何不用手?

  仍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如果作業上的字寫得太難看,老師派回時可能會寫上評語「請用心寫字」,「寫字」為甚麼不用手,要用心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名句:「心之官則思」,意思是說心這個器官的職責是思考。古時,人們很重視「心」,認為「心」有思考能力,孟子更認為從「心」部的字,都有思慮、謀劃的意思。   因此,用心去寫字,等如有謀劃、思考過才寫字的意思,因此,流傳下來便有「用心寫字」這個形容詞了。   延伸閱讀:用心專...

8種潮景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