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港產設計師嚴迅奇 讓古今東西隔空對話

編輯︰紀小廷
撰文︰蘇言

  添馬艦政府總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再加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這幾座風格各異的地標建築,其實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土生土長的港產建築師嚴迅奇。他將東西文化、古今元素融於設計,在維港邊打造一座又一座富有風格的「嚴式建築」。

香港故宮|國際舞台屢獲大獎 嚴迅奇卻選擇回流香港

  嚴迅奇成長於香港,在聖保羅男女中學讀書時就特別鍾情木工課。一次偶然機會,他讀到一本關於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的書,從中體會到「建築設計是種藝術」,萌生成為建築師的夢想。

香港故宮-嚴迅奇01
嚴迅奇蜚聲國際又不忘初心,在他觀念中,建築設計是解決問題的藝術。(網上圖片)

  1976年,嚴迅奇以優異成績從港大建築學系畢業,隨後來到一間建築工程事務所實習。不到兩年,他便同朋友合夥創業,創立了自己的事務所。再過一年,又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成為法國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國際建築比賽的冠軍。

香港故宮-嚴迅奇02
在香港接受教育的嚴迅奇,畢業之後就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圖為其在法國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國際建築比賽中參賽的作品詳圖複本。(圖片來源:M+博物館官網)

  他的傳奇之路,也從此開啟。

  將目光轉向海外,參與國際比賽,對嚴迅奇來說既是機遇也是無可奈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建築師想要放開手腳揮灑創意實屬不易,唯有在國際範圍內,方能「不計較實用面積」地令建築設計真正成為藝術。

  對嚴迅奇來說,建築不單是藝術,更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藝術,「它需要科學有效地解決空間問題,並將這種解決方法提升到藝術境界。」

  抱持這樣的理念,嚴迅奇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他先後獲得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芝加哥AthenaeumAwards、世界建築節(WAF)項目獎等重大國際建築屆獎項,作品更多次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

香港故宮-嚴迅奇03
香港政府總部大樓的設計出自嚴迅奇之手,體現「門常開」的理念。圖為政府總部(2007至2011年)鳥瞰概念草圖。(圖片來源:M+博物館官網)

  蜚聲國際之後,他本來可以在歐美發展,建造傳世建築。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留在香港,將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融入自己的設計中,因地制宜為香港建造地標。

香港故宮-嚴迅奇04
矗立在維港邊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嚴迅奇的代表作品。(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先睹為快!香港故宮7月開幕 北京故宮借出900件珍貴文物

香港故宮|嚴迅奇鼓勵年輕設計師北上尋機遇

  他的作品中,既有設計靈感來自《清明上河圖》的西九文化區,遊人步入其中,經歷探索和漫步,才能發現其中蘊含的美感和驚喜,別有層次和韻律。而香港滙豐銀行大廈,嚴迅奇富有創意地將商業建築的地面設計成開放空間,將交通交匯處留給公眾,既增強了社區功能,又簡潔美觀,讓珍貴的城市空間得到最佳利用。

  即將開放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更是嚴迅奇的匠心之作。曾設計過廣東省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的嚴迅奇有豐富的博物館設計經驗。

  香港故宮毗鄰M+,通過中間的綠地連結,設計起來並不容易。嚴迅奇用了6、7個月,才最終訂下方案:整體建築造型從功能出發,儘量騰空地面空間和綠化面積;外觀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古代藝術文物,上寬下窄,線條簡潔流暢;中庭就呼應北京故宮中軸線的文化符號。

香港故宮-嚴迅奇05
香港故宮外形好像一個方形大鼎,展現出「上寬下聚,頂虛底實」的美學特點,既能善用空間,亦可以展現出中國文化中的巧妙平衡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至於外牆設計,除了呈現古代藝術文物肌理感,又兼具環保功效,能隔熱、節能、吸音,以降低周圍的戶外演出對館內的影響。嚴迅奇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讓東方和西方、古代和現代,讓藝術品們在此隔空對話。

香港故宮年中開放01
香港故宮歷經5年的設計建設,預計將於2022年中正式向公眾開放。圖為香港故宮設計師嚴迅奇(左)、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香港故宮即將開幕之際,嚴迅奇又再走入大眾的視線;而今,嚴迅奇在從事建築設計之外,也在大學當教授。對年輕的建築師,嚴迅奇建議他們可以去大灣區找機會,鍛鍊自己,追求創意。正如當年的他那樣,走出去,博採眾長,再回到香港,打造匠心之作。

  延伸閱讀:香港故宮|方形大鼎延續中軸線概念 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中國首位女太空人「消失」10年 劉洋神舟十四號再飛天

《三體》《流浪地球》作者 劉慈欣讓中國式科幻走向世界

選美前十 博士學歷 捨高薪入伍 解放軍首位女艦長韋慧曉

最新文章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4:21

香港故宮開幕 走進9大展廳 精選珍品逐個看

香港故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懶人包|7月3日公眾開放!盡覽展廳看點及打卡攻略

香港故宮|你不知道的5個趣味知識

1:57

香港故宮|方形大鼎延續中軸線概念 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

香港故宮|港產設計師嚴迅奇 讓古今東西隔空對話

一文睇清!香港故宮5大必看文物

香港故宮必去!「故宮學堂」推出DIY工作坊等5大活動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徐少強、《天蠶變》、《武狀元蘇乞兒》

徐少強逝世 從《天蠶變》大俠到《武狀元蘇乞兒》大反派

編輯推薦
2:59

非凡75年·政經篇|新中國外交75年 從「一邊倒」到「大國外交」

3:30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3:09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

2:52
新中國成立75年,逐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56

非凡75年·政經篇|「一國兩制」如何保障港澳繁榮穩定?

2:30
中醫藥發展歷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體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惠及全球人類 貢獻中國智慧

2:27

非凡75年·文體篇|傳統文化怎樣創意傳承?

2:30

非凡75年·文體篇|全民健身 全民健康!8億中國人每周做運動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中國長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看十八世紀清帝國龐大疆域的煩惱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1986年10月4日
中國男排

中國男排首奪亞運會金牌

「長舌」到底有多長?

  當遇到喜愛搬弄是非的女人時,便會不期然說一句「長舌婦」。愛說別人長短的婦人,舌頭真的特別長嗎?

  在古代,長舌原來真的與女性有關的。

  在《詩經.大雅.瞻卬》:「婦有長舌,維厲之階」,意指女人有長舌,就是惹禍的根源,故有「長舌婦」一詞,指婦人愛說是非。

  至於有多長才算長舌呢?詩經沒有詳細描述,那就只有古人才知道的標準了。

  延伸閱讀:三長兩短  哪三長與哪兩短?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