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我等了這枚金牌12年! 「短道一姐」范可新圓夢北京

編輯︰許可

  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隊拿下中國在北京冬奧第一金,隊中的「一姐」范可新是絕對的功臣。這位女將賽後激動淚崩地說「我等了這枚金牌12年」,她的奪金路上到底有甚麼曲折故事?

北京冬奧|為減輕家裏負擔 范可新苦練滑冰

   范可新1993年生於黑龍江七台河;這個東北小城默默無聞,卻為中國冰雪運動貢獻了楊揚、王濛等多位世界冠軍。

  范可新出身「寒門」,父親是補鞋匠,收入微薄,一家擠在不足100平方呎的地下室,生活捉襟見肘。那時小可新經常和媽媽一起去撿垃圾,穿的褲子也是媽媽從垃圾箱裏撿回來。

  她從不迴避這段童年經歷,「沒有甚麼不能提的,家裏條件就是那樣。那時候瓶子還有紙盒子都可以賣錢。回家有一段路,當玩了,撿回家,攢起來就可以買筆,本子甚麼的。」

范可新小時候曾一直是長頭髮,練習短道速滑後把頭髮剪短,從此再未留過長發。圖為范可新童年照片。(網上圖片)

  范可新小時候喜歡跳舞,但懂事的她知道家裏無力負擔,遂決定放棄。後來鄰居知道業餘體校正在招生,讓媽媽帶小可新去試試,結果短道速滑教練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協調性極佳的小女孩,而范可新卻問教練:「你們收不收學費?」 

  事實上,減輕家裏負擔一直是范可新的希望。她的訓練比大家更能吃苦,更不服輸;因為要兼顧學習,她經常在凌晨4時就頂着零下二、三十度的嚴賽到冰場練習,「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奧運夢想,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練好了,才有可能去哈爾濱、才有可能進省隊。」范可新的認知中,只要進了省隊,就能減輕家裏負擔。

北京冬奧|兩屆冬奧意外出局 范可新不氣餒

   努力加上天賦,范可新短道速滑成績突飛猛進,不久後她便如願進入省隊。2010年,也即是17歲那年,范可新入選國家隊,從此她的世界更廣闊。「為自己去爭一些榮譽,給家人帶來一些物質上的東西」,她向着這目標前進。

  5個月後,范可新與隊友合作,在世界杯摘下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為世界冠軍級人馬。不久後的世錦賽,她更奪得個人賽500米冠軍,一戰成名。大家都知道,更加內斂、沉穩的郭可新,就是「大魔王」王濛的接班人,也是中國隊在冬奧的奪金希望。

范可新有「冰上閃電」之稱,17歲就成為世界冠軍,之後更獲獎無數,但在北京冬奧之前,她與奧運金牌一直無緣。(網上圖片)

  可是成了中國短道速滑「一姐」的范可新,冬奧牌路卻很崎嶇。2014年索契冬奧,她在短道速滑1,000米得到銀牌。但在自己的強項、也是中國隊傳統優勢項目的500米賽,范可新卻意外摔倒,無緣決賽。

  2018年,范可新再踏上平昌冬奧賽場。那時她已在很多世界頂級賽事拿到冠軍,還打破了世界紀錄,被視為金牌熱門。

  可惜她還是未能圓夢。在500米賽,范可新被判犯規,再一次無緣決定;女子3,000米接力賽,她挑大樑的隊伍成績排第二,但又因犯規被取消資格。

  延伸閱讀:摘中國冬奧第一金 「速滑女神」楊揚

北京冬奧|混合賽奪冠 范可新:我們做到了

  很多中國觀眾覺得,范可新的犯規只是主場裁判不公,但一切已不會重來,她再一次遭到挫敗。

  「這兩天……每天睡覺時都在想路線,我也盡全力去滑了,但就是結束了。」500米賽後她努力克制情緒,惟哽咽的聲音和紅了的眼圈說明了一切。

  當然,范可新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會放棄,她繼續南征北戰,並努力訓練以保持最佳競技水平,等候着下一屆冬奧到來。

  2022年2月,范可新出征北京冬奧,這是她三次走上冬奧賽場。她要圓自己的金牌夢,更要為國家爭光。

北京冬奧奪金的中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隊,成員除了范可新(左二)、曲春雨(左三)、任子威(右一)和武大靖(右二)外,還有未在決賽上陣的張雨婷(左一);她曾在半決賽出戰,讓范可新有更多調整和恢復時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北京冬奧,范可新共參加個人賽、混合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等項目,其中混合接力賽是本屆冬奧新增設的項目。

  5日晚首先舉行的混合接力決賽,驚險晉級的中國隊終於顯示強大實力,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和武大靖組合,以2分37秒346奪冠,這不僅是中國在北京冬奧的首金,也是范可新渴望已久的冬奧金牌。

  這一刻中國健兒激動落淚,范可新更是泣不成聲,「我等了這塊金12年,我覺得我等這塊金牌太長時間了」。

  她說:「我們每天訓練都是拼的狀態,大家每天下冰的時候嗓子都是帶血的,在那一刻我感覺一切都值得,我們做到了。」

  接下來,范可新還會繼續出戰,大家希望她有更好成績。

  延伸閱讀:可新親友視頻觀賽隔空為她加油吶喊

冰場外的范可新打扮帥氣,粉絲喜歡叫她「范爺」。(網上圖片)

北京冬奧|隋文靜韓聰為何稱「葱桶組合」?雙人滑摘金的他們是情侶嗎?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04

北京冬奧|追求生活無限可能的天才滑雪公主—谷愛凌

北京冬奧|3天摘兩金 任子威挑戰冬奧「吸金」紀錄

當代中國-體育運動-北京冬奧|港隊短道速滑朱定文克服傷患圓夢闖奧運

北京冬奧|港隊短道速滑朱定文 克服傷患圓夢闖奧運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電視劇超越

北京冬奧| 《超越》:中國短道速滑人的冰雪人生

北京冬奧|「童星」變最年輕冬奧冠軍 蘇翊鳴單板滑雪寫傳奇

當代中國-北京冬奧|顏值實力兼備周嘉鷹放棄高薪厚職追逐冰球夢

北京冬奧|顏值實力兼備 周嘉鷹放棄高薪厚職追逐冰球夢

北京冬奧|我等了這枚金牌12年! 「短道一姐」范可新圓夢北京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三千孤兒入內蒙」 28個孩子的草原母親都貴瑪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夏春秋、與女兒吳君如

「六合彩之父」夏春秋逝世 女兒吳君如是一生最大成就

編輯推薦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1:35
花朝節漢服潮

漢服潮|穿漢服祭花神 農曆二月花朝節是甚麽?

2:30

御花園有幾種花?一文看清故宮賞花地圖

深圳春季賞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園2大花展 地鐵通達|建議收藏

深圳賞花2024

踏春正當時 4個深圳賞花勝地 打卡必去!

1:43
雲南羅平油菜花田

春暖花海|雲南最美油菜花田 盤點羅平旅遊必去打卡位

1:36

春暖花海|世界僅存!嘉陽蒸汽小火車 從虧損古董變旅遊熱點

1:15

春暖花海|西藏旅遊必到林芝花海 600年古樹背後的中國文化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台灣問題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台灣問題是一根高壓電線 歐洲勿輕視

中國科技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國已成西方眼中科學超級大國

沉默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預測中國經濟增長 不能忽視這種詭異的「沉默」

1978年3月18日
全國科學大會

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搞掂與搞定

  廣東話「搞掂」是十分傳神的方言,把一個原本不妥當或麻煩的事情理順。這個詞彙進了內地,變成普通話「搞定」一詞。

  「搞掂」中的「掂」原意是直。「橫掂都係」中的「掂」字,就明顯是直的意思,相對於橫。

  「搞掂」後引伸為順暢、妥當。如在辦公室文化中,完成了一個大項目,同事們會大喊「搞掂!」

  又例如在農曆新年期間,年輕人會以「掂過碌蔗」來互相祝賀,寓意萬事勝意,事事順景。「掂過碌蔗」其實是來源於嶺南文化的一些習...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