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鄧達智|樂見漢服流行 料漢服將按現代生活進化 

撰文︰華思齊

  近年漢服文化復興,身穿古裝到古迹打卡,成為潮流風尚。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形容,漢服再度流行是一件「好好玩的事」,相信隨着愈來愈多人接受和穿着漢服,預言這些古代服裝將糅合現代生活演變,變得更加時尚、切合現代生活,成為一種中國人喜愛、西方人接受的華夏服飾。 

鄧達智成改革開放見證人 見證中國時裝變遷 

  跟鄧達智聊時裝,有源源不絕的話題,由布料到剪裁、設計到演釋,由個人經驗到時代變遷、歷史到潮流,這位學識淵博的時裝設計師都有一套獨到見解。 

圖片攝於1990年,本地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與模特兒馬詩慧(左二)和琦琦(戴墨鏡)。(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圖片攝於1990年,本地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中)與模特兒馬詩慧(左二)和琦琦(戴墨鏡)。(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作為70年代流學海外、80年代最先走進內地的香港時裝設計師,鄧達智是中國時裝界見證人,見證國家改革開放與潮流變革。 

  1980改革開放後,愈來愈多外國人到中國旅遊。那時遊客走進中國,驚訝中國人的衣著竟是「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 

  延伸閱讀專訪鄧達智|走進中國時尚史 參與首場華人時裝表演

1979年上海,人民的衣著仍是「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
圖片攝於1979年上海,人民的衣著仍是「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圖片來源:AP)

鄧達智回顧中國時裝40年 由工服西服到牛仔褲 

  鄧達智在1984年到內地參與時裝展,回顧40年中國時裝變遷,他認為變化很大:由文革時代的工服、改革開放後的恤衫西褲、90年代風靡全國的牛仔褲,見證中國人由模仿到穿出個性。千禧年之後,中國人的衣著愈見多元化,「以前很多廠商每年做300500萬條牛仔褲,全部一個款式,2000年開始有點不一樣,坊間有些時裝系列出現,很多時裝產物應運而生……」 

  儘管當時大眾服飾仍傾向西化,但敏銳的他心中響起一句說話:「中國人不會甘心永遠跟着西方走。」他意識到,中國將會出現一個完全由中國人原創、蘊藏中國文化的服飾潮流。 

  延伸閱讀專訪鄧達智|由工農兵到九龍皇帝 時裝融入東方元素

兩名模特兒穿上米色和灰色的休閒西褲套裝,在毛澤東的畫像前擺甫士。
改革開放後,人民的衣著變得愈見多元化。兩名模特兒穿上米色和灰色的休閒西褲套裝,在毛澤東的畫像前擺甫士。(圖片來源:Getty)

鄧達智預言漢服都會化 切合現代生活需要

  漢服流行,某程度應驗他的想法。鄧達智笑言,近年漢服興起,很多內地時裝界好友鼓勵他開拓漢服市場。對於漢服文化復興,他相信市場有很大發展空間:「現在的漢服市場未算成熟,原因是昔日的古裝長袍,並不切合現代生活。」因此他相信漢服潮流會有進一步發展空間, 預測漢服設計會愈見都會化(more cosmopolitan),演變成既有古裝元素、又切合時代的潮服,成為中國人喜愛、外國人也樂意穿著的時尚服飾。 

  延伸閱讀認識不同朝代漢服 教你穿出個人風格

漢服雖然是源自古代的服裝,但當漢服來到了現代,原來也有其時尚潮流,隨着年度、季節變更,當下流行的漢服種類也會有所不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漢服雖然是源自古代的服裝,但當漢服來到了現代,原來也有其時尚潮流,隨着年度、季節變更,當下流行的漢服種類也會有所不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鄧達智指出,時裝不是單純的潮流,需要文化底蘊支撑,是布料與剪裁的完美結合。他看好中國時裝業發展,認為國內既有原料生產基地,如新疆棉、山東抽紗,布料發展具潛力,而內地設計師的剪裁功夫愈見紮實,相比設計意念愈見「碎片化」的一些國際品牌,中國出品的時裝更有生存韌力。 

  延伸閱讀專訪漢服香港:當香港年輕人遇上傳統華夏服飾

近年穿漢服成為一種潮流,在杭州就有一名小店老闆把店子及後園打造得古色古香,甚至穿上漢服營業,吸引不少旅客前來找他「打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穿漢服成為一種潮流,在杭州就有一名小店老闆把店子及後園打造得古色古香,甚至穿上漢服營業,吸引不少旅客前來找他「打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鄧小平南巡講話5|我們發展中大國,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

由「農業學大寨」到「農業現代化」 看改革開放

專訪鄧達智|由工農兵到九龍皇帝 時裝融入東方元素

改革開放|白天聽鄧小平講話 晚上聽鄧麗君唱歌

最新文章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編輯推薦
2:01

潮遊鄉村|800年江南水鄉 賞南潯古鎮湖光秀色

1:40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西江苗寨

潮遊鄉村|走進貴州深山看美景 「西江苗寨」風光無限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和順古鎮

潮遊鄉村|悠遊雲南騰沖「和順古鎮」 感受中國「名鎮」魅力

1:56

潮遊鄉村|遊歷沈從文故鄉 鳳凰古城感受百年水鄉魅力

貴州遵義烏江寨

潮遊鄉村|春遊貴州烏江寨 尋覓不一樣的「水墨江南」秘境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水平線下的特色古民居 遊歷中國河南「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走訪廣東清遠上岳古村 體驗消失中的嶺南傳統文化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2:05
十四五 數字經濟 5G 新基建

十四五創科篇|AI 5G 大數據 中國如何發展「數字經濟」?

2:22
知識產權

十四五創科篇|保護知識產權有「錢」途?

1:58
十四五規劃-創科人才-科技領軍人才

十四五創科篇|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哪來?佔先機搶人才原來靠這些

2:10
十四五創科篇

十四五創科篇|如何構建「科技強國」?這些前沿領域要攻關

2:58

我們的故宮|離不開金與龍的太和殿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直播帶貨|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歇後語「潮州二胡」後半句是甚麼?

  廣東話歇後語,其中的特色就是幽默,以幽默的語言帶出人生的現象或道理,令到抽象的概念得以「落地」,令人瞬間感受到字中的真正含義。

  潮州二胡就是一個例子。   潮州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是二胡,二胡的聲音低沉哀怨,夾雜「依呀依呀」的音韻,顯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少人認為潮州二胡拉出來的音韻,好像順德話的「自己顧自己(ge ge gu ge ge)」(順德音:gi²² gi⁵⁵ gu³³ gi²² gi⁵⁵)。於是,就有一句...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