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31/01/2022
作為香港土生土長的時裝設計師,鄧達智雖然從小在外學習西方的時裝設計,但自回流香港以來,鄧達智的不少設計都融入了東方元素,他的中國「根」、中國「情」一直流淌在血液之中。
改革開放後 鄧達智參與首場華人時裝表演
改革開放後,鄧達智與10多位香港設計師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參與過中國首次的「全華班」時裝表演,令他這個時裝設計界的新人逐漸為人認識。當時內地一間叫「原野」的公司欲邀請香港設計師北上,設計蕾絲及抽紗時裝,並做一場時裝表演宣揚他們的抽紗工藝,鄧達智是3位獲邀設計師之一。他們分別被派駐到山東、上海和廣東,觀摩當地的抽紗工藝。由於上海和廣東先後被他人選擇,鄧達智只能來到偏遠的山東。看似是較次的選擇,卻為鄧達智開啟時裝設計路上的另一片天。
鄧達智赴山東考察 設計嶄新抽紗時裝
「原來比起上海和廣東,山東抽紗是最多元化的!」初到山東時,鄧達智對於怎樣設計一件滿意的抽紗時裝毫無頭緒。為了啟發靈感,鄧達智跑遍半個山東,哪裏有抽紗,他就去觀摩,並逐漸發現,山東是設計師的「寶藏之地」,更在一次前往威海途中找到設計泉源。
山東農婦啟發 鄧達智創「工農兵」系列時裝
「車沿着山坡一直上,兩邊都是黃色的山溝,有一個婆婆在前面走下來,穿着一襲全黑的裝束,黑色的棉襖、棉襖褲、黑色的帽子,連鞋也是黑色的,很有型。剎那間,我腦裏閃過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很有他的設計感覺。讓我即時想到以『工農兵』作(時裝表演)切入口。」數十年前的光影,對鄧達智來說仿如昨天。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第一場時裝表演
作為昔日中國社會最重要的勞動基層,「工農兵」的衣著實而不華,鄧達智被此吸引,打算以此為時裝表演主題。儘管當時「工農兵」這個名字帶着文革的傷痕,一度惹起爭議,幸好後來還是被允許使用。
由他精心設計的「工農兵」系列,既能凸顯山東抽紗的特色,亦結合了不同創新元素,「(山東抽紗)原本以白色、米色為主,我將它染成不同顏色。紅色和黑色相疊,非常有西班牙風格,模特兒穿着出來就有一種跳Flamenco(佛林明高舞)、鬥牛勇士的感覺。」最終鄧達智的時裝表演辦得非常成功,備受好評,甚至登上報章頭版。
曾灶財墨寶融入設計 鄧達智作品富香港特色
人稱「九龍皇帝」的曾灶財,喜愛在香港街頭提筆疾書,如今逝者已矣,他極具個人風格的墨寶是香港的時代印記,鄧達智亦曾把它融入時裝設計之中。
鄧達智「九龍皇帝」系列驚艷全「長」
鄧達智分享,90年代他在新蒲崗上班,常常在午膳時間看見曾灶財在街頭寫字。適逢1996年鄧達智受邀到德國柏林參與香港文化周的時裝表演,他拍了很多香港的影像去做表演背景,當中包括曾灶財的墨寶。那時剛好Canon出了一款可把照片印在布料上的打印機,鄧達智忽發奇想,把自己拍下的香港影像印在布上,做成一個小系列,加入柏林的時裝表演之中。
中國漢字,香港特色,加上無窮創意,令鄧達智在柏林的時裝表演取得圓滿成功,作品引來傳媒廣泛報導,認為鄧達智做出了極具代表性的系列;回港後他把意念發揚光大,並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的最後一個香港時裝節,製作出「九龍皇帝」系列。
鄧達智的「九龍皇帝」系列,是在柏林時裝表演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和雕琢。當時鄧達智將曾灶財的墨寶印在布上,再將布料壓褶,打算以一個立體裁剪的方式呈現,惟後來見到壓褶後的長布與曾灶財的墨寶結合得太美,他捨不得下刀剪裁,決定保留長身的設計。
鄧達智「九龍皇帝」系列長裙 妙喻香港回歸
作品所呈現的效果,好比香港回歸祖國,彷彿訴說着,過去香港經歷的種種就如「一匹布咁長」。鄧達智憶述,當時模特兒馬詩慧穿着這件極具特色的衣服壓軸出場,她背後那片50碼壓成25碼長的60吋寬布匹,剛剛好覆蓋了整個舞台,場面十分震撼,瞬即成為了全場最焦點。那天台上台下的熱烈反應,鄧達智歷歷在目。翌日許多香港與外國報紙都將他的作品放在頭版報道,而「九龍皇帝」系列,亦成為香港回歸祖國的時裝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