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英女王訪華與鄧小平會面 解決香港問題 二度訪港 展現親和力

撰文︰潘少權

      2022年英國時間9月8日,在位70年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逝世,享年96歲。這位被視為英國王室象徵的女王,多年來都是英國對內和對外的定海神針,經歷二戰後的復元、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的談判、英國脫鈎,加上近年王室內部多有不和傳聞,她的一生可謂充滿故事性。

  英女王在位期間,於1986年10月12日訪華,是歷史上英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華。此行標誌着中英兩國透過談判方式,解決了1997年香港前途問題後,踏入新時代的歷史時刻。而她也曾經兩度訪港,走進社區,與港人互動,成為佳話。

英女王訪華與鄧小平會面

  訪問期間,她與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會面,又先後到西安、雲南、上海和廣州訪問,中英關係當時可說是空前良好。

這是歷史上,英國國家元首第一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當年英女王亦有與鄧小面會面。據說最初鄧小平對英女王說中文,讓她有些緊張,以為對方向她問了些甚麼,後來經翻譯解釋,才知道鄧小平說「我作為一位中國的老人歡迎你的到來」,這逗得女王哈哈大笑。(圖片來源:Getty)
英女王在北京孩童歡迎下展開為期一星期的國事訪問。(圖片來源:Getty)

英女王與民眾握手盡顯親民

  女皇和丈夫菲臘親王在北京參觀長城和故宮,又看了京劇演出,後與演員握手。一般來說,女皇與民眾握手時要戴手套,但照片中她並沒有戴着手套,顯示很親民。

  延伸閱讀鄧小平與戴卓爾中英聯合聲明磋商

英女王看完京劇表演後,與劇場演員握手。(圖片來源:Getty)

戴卓爾夫人陪英女王訪華 

  曾在戴卓爾夫人政府做外相的賀維,亦有陪同女王訪華。他憶述:「女皇從1950年開始,就代表當時身染重病的父親到訪世界各地,但中國之行顯然讓她格外開心,因為這個中國和她在英國時所聽所想,很不一樣」。

  延伸閱讀回顧「1997」香港前途 中英判談的角力

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訪華期間,與菲臘親王登上長城。(圖片來源:Getty)

  一般來說,蜜月期都是短暫的,一年後中英雙方再在香港88直選上有所分歧。

  延伸閱讀皇后像廣場與滙豐的「親密關係」

1986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華時,亦有參觀兵馬俑。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訪華行程,亦包括參觀西安兵馬俑,相片所見她看得非常投入專注。(圖片來源:Getty)

英女王曾經兩次訪問香港

  被老一輩香港人俗稱為「事頭婆」英女王,也曾經訪問過香港兩次,分別是在1975年及1986年,是首位踏足香港的英國在位君王。

英女王訪問香港。
英女王曾經兩次訪問香港,行程相當貼地親民。圖為1975年,英女王訪港,她來到何文田愛民邨一個家庭中探訪。(圖片來源:Getty)
英女王訪問香港。
同樣是1975年,英女王來到中環嘉咸街街市參觀。(圖片來源:Getty)

  英女王的第一次香港之旅,行程相當貼地親民,行程包括有當時才剛落成的公屋何文田愛民邨,她不但探訪家庭,更有穿着高跟鞋到街市,與小販近距離接觸。

  而第二次訪港則是發生在1986年,緊接她首次訪問中國之後。英女王此行曾經去過香港理工大學的前身香港理工學院,探訪校內學生。

1986年英女王第二次訪港。
1986年,英女王結束首次訪華行程後,轉抵香港進行第二次訪港之旅,也是她最後一次來香港。(圖片來源:Getty)

  不幸的消息在2022年下旬傳來,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英女王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離世,享年96歲。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19

《末代皇帝》紫禁城取鏡 成西方電影首例

「找房子比找對象更難?」 回顧房改前的換房大會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黃金周假期,長城擠滿了人,敦煌卻不一樣,因為敦煌為了保育,早在多年前已實施了人流管制

改革開放後旅遊成風 黃金周莫高窟大熱須人流管制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多圖詳解 全球有哪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1985年6月4日
裁軍

鄧小平宣布解放軍裁軍100萬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不能說話的話,所有感覺都不能說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啞子」的歇後語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沒有人能聽得到,自己也叫不出來,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啞子彈琴」,你又知道歇後語是甚麼嗎?啞子彈琴,彈得好與不好他自己聽不到,比喻人光會...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