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3/09/2021
2014年在福建古田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時候,習近平主席把老紅軍軍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代表請來一起座談。他談到十分悲壯的湘江戰役,他說,「長征出發時,閩西子弟積極踴躍參加紅軍。紅軍隊伍中有2萬多閩西兒女擔任中央紅軍,總後衛的紅34師有6千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在湘江一戰幾乎全部犧牲。」
張維為憶中國長征 紅34師奮戰犧牲
紅34師是1933年由閩西游擊隊改編組成的,大部分是客家子弟。長征開始後,紅34師作為後衛部隊,掩護中央紅軍轉移,與數十倍於自己的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一個師6千餘人,幾乎全部壯烈犧牲,為中國革命史留下了氣壯山河的慘烈篇章,使我們想起毛澤東主席這句話「成千成萬的先烈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着他們的血迹前進吧!」
後來習主席談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候,多次引用毛主席這段話,這是一種悲壯的紅色記憶,使中國今天的崛起帶有一種沉重感,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有一種強烈的烈士情節。
張維為憶美記者看中國長征 震撼世界的堅定無畏精神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Harrison Salisbury)當時還這樣寫道,1934年的中國革命的長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了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鬥。」在索爾茲伯里眼中,長征體現了一種震撼世界的人類精神。他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將永遠流傳於世。」
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我感覺到索爾茲伯里也深受這種人類精神的激勵。他多次對我講,作為一位戰地記者和作家,如果他能夠再活一次的話,最想做的是作為戰地記者採訪和報道1935年的遵義會議。後來他旁聽了198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而且採訪了不少中國領導人,但他一直遺憾沒有採訪到當時還健在的鄧小平。
但他還是採訪了很多長征的倖存者。1984年,他採訪了老革命家張聞天的夫人劉英。劉英是為數不多的走完整個長征的紅軍女戰士,她時任全國政協常委。索爾茲伯里請她回憶長征中的鄧小平,劉英說長征的時候沒啥東西吃,大家不時搞一些叫「精神會餐」,就是一起來侃自己的家鄉菜。
她說自己是湖南人,鄧小平是四川人,他除了能侃家鄉的川菜,還能侃法國大菜。其實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一貧如洗,根本沒錢上館子,但他畢竟在法國待了6年,對法國大菜的知識,是可以應對當時那個場面的。
張維為憶鄧小平談長征 行軍者都懂苦中作樂
我給鄧小平同志做翻譯的時候,也聽他談過一些長征的經歷。其中一次是1987年,他為外賓舉行一個午宴。雙方聊起喝酒,他說長征的時候打了勝仗,大家要喝酒,最好的時候是一人一瓶放在面前,「互不干涉內政」。這是第一次聽到鄧小平談長征,而且談得那麼幽默。
延伸閱讀:張維為看中國領導人的戰略思維
我也聽到當時任人大副委員長的耿飈將軍,回憶長征時路過茅台鎮的情況。他說茅台鎮到處都是燒鍋酒坊,空氣中彌漫着一陣陣醇香的醬香,部隊向老鄉買酒;會喝酒的喝,不會喝的裝在水壺裏,行軍中用來擦腿搓腳、舒筋活血。那是一批當時才二、三十歲、歷經千辛萬苦而癡心不改的熱血青年,他們能夠生存下來的概率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在頻繁作戰的殘酷環境中,還是能夠苦中作樂。這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四之二)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54集》,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