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加快核試步伐 于敏保中國軍事強國地位

編輯︰許可

  「氫彈之父」于敏一生為中國軍事發展而奮鬥,他除了研發氫彈外,更在上世紀80年代前瞻性地提出,中國要在國際禁止核試前完成必要的試驗,以確保中國軍事的實力和大國地位。

中國軍事:美核武設計接近理論極限 

  在研發氫彈之後,于敏繼續領導氫彈小型化等第二代核武研究。從1977年始又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所對中子彈的探索,並取得突破。中子彈屬於特殊性能氫彈,為以中子殺傷效應為主的戰術核武器,是中國軍事的其中一樣撒手鐧。

  在研發核武同時,于敏也從戰略角度思考世界核武科技發展。上世紀80年代,他審時度勢,認為美國的核武設計水平已接近理論極限,美方為了保持自己的核優勢,並限制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發展,很可能會加快禁止核試談判進程。當時中國正處於優化第二代核武設計的關鍵時刻,如果必須做的核試沒做完,需要的數據沒拿到,核武事業很可能功虧一簣,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受限制。

中國有強大的核威懾力,離不開于敏的功勞。圖為「東風-31」洲際導彈,它能攜帶3個核彈頭,是火箭軍的主要戰略武器。(圖片來源:中新社)

 中國軍事:1996年通過禁核試條約 

  他向另一位功勳科學家、也是他最親密的同事鄧稼先表達了自己的憂慮,鄧稼先也深表認同。於是,他們在1986年上書中央,建議加快核試驗步伐,儘早完成必須要做的核試驗。這建議得到中央的重視,很快就予以批准。

  果然,美國完成最後6次核試後,1992年起積極推進全面禁止核試驗談判。4年後聯合國通過《全面禁核試條約》,作為首批簽署國的中國也停止一切核試。在這時候,中國因為于敏的前瞻性建議,提前規劃核試部署,已完成必須的核試,這對提升中國核武水平、保障中國的大國地位至關重要。

  事實上,直到聯合國通過《全面禁核試條約》,中國只做了45次核試驗,僅為美國的4%,但在核武物理設計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鄧稼先(右)曾在北大任教,份屬于敏的老師,兩人後來成為工作上的老搭檔。(網上圖片)

 中國軍事:為保密隱姓埋名28年 

  由於保密原因,于敏的工作和著述很長時間都沒被公開,直到1988年,他的相關資料終於被解密,大家才逐漸認識這位從1961年起,一直為研發核武而隱姓埋名的「中國氫彈之父」。

  晚年的于敏因為以往工作過度勞累,身體不是太好。1988年他從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的崗位退下來,開始過着平靜生活。

  回首往事,于敏表示能把自己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人生足矣。他還寫了一首以《抒懷》為題的七言詩總結自己的一生:「憶昔崢嶸歲月稠,朋輩同心方案求。親歷新舊兩時代,願將一生獻宏謀。身為一葉無輕重,眾志成城鎮賊酋。喜看中華振興日,百家爭鳴競風流。」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更多關於于敏的故事:打造中國軍事重器!氫彈之父于敏

于敏2014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頒授。(網上圖片)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中國軍事建設功臣!錢三強奠基核事業

「娃娃博士」設計原子彈 鄧稼先壯大中國軍事力量

當代中國-鍾南山-沙士英雄

沙士英雄鍾南山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葉麗儀

當葉麗儀遇上《上海灘》 全球華人金曲唱紅40載

編輯推薦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專頁|亞洲體育盛事正式開鑼 共同見證強者封王

杭州亞運會

杭州亞運不止有體育 還有這些「中國風」元素展現文化

誰是中國亞運第一金?被遺忘了的蘇之勃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科技篇|5G時代的亞運 360度VR觀賽如親臨現場

杭州亞運;首個碳中和亞運會

杭州亞運環保篇|全部設施都用綠色電力 亞運場館怎樣發電?

杭州亞運選手村

杭州亞運前瞻篇|揭秘五星級選手村 最細兩房 餐廳健身室媲美私人會所

杭州亞運人物篇|世界「新蛙王」 覃海洋有多強?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1895年10月2日
天津大學

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成立

十一國慶

  十月一日,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一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大日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開國大典」,也在當日舉行。自此,每年的十月一日的國慶紀念日,都會舉行大型慶典活動。   回顧新中國成立74年,國慶的慶祝形式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模式。   例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

30個西湖

     說到西湖,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可能都是杭州西湖。原來中國有至少30個西湖,分別都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