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時代|綿羊料理:自家小廚房 挑戰高難度美食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隨互聯網發展,做KOL的門檻愈來愈低、競爭亦愈來愈激烈。在美食類KOL中,有人不惜用吃播(即是直播吃飯)方式博人眼球短期掀起熱潮,因浪費食物很快備受批評。相比之下,堅持用心創作的KOL,在熱潮退去之後,反而能夠逐步累積更多關注。被稱為「B站新垣結衣」(B站即是內地影片平台bilibili)的KOL「綿羊」,正是其中一位 

電視台小編導 變身美食KOL 

  「綿羊」的美食頻道叫做「綿羊料理」,每一集影片,她都用平易近人又帶點搞笑的方式,為觀眾呈現她在廚房研製美食的過程,然後再大方分享食譜 

  「綿羊」製作的美食涵蓋米芝蓮餐點、網紅菜式、街頭小吃、宮廷御膳等。目前B站已收穫734追蹤者,在YouTube上亦累積了60多萬追蹤者,每條影片發布後播放量都能在短時間內突破百萬。 

KOL綿羊料理01
憑各種各樣的煮食影片,「綿羊」收穫數百萬追蹤者,成為B站和YouTube美食類知名KOL。(網上圖片)

  在成為KOL之前,「綿羊」是一名電視台的編導,負責節目策劃、拍攝、剪輯等工作。從小就很愛吃的她,吃遍家鄉味道,也熱衷旅遊探店。從2012年開始,她就通過社交媒體與網分享美食,從圖片和文字都可以看出她對食物發自內心的熱愛。 

  20151222日,「綿羊」上載了美食影片「處女作」,教大家製作香酥芝士丸。當時的她只是用第一人稱視角直觀呈現煮餸過程,全程配音,沒有出鏡,用網民的話說就是「那時的她感覺非常青澀」。 

KOL綿羊料理02
在成為知名KOL之前,「綿羊」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探索,從圖文到影片到出鏡,逐步摸索出一條成功路徑。(圖片來源:微博@綿羊料理)

  到2018年,「綿羊」開始嘗試在試吃的環節出鏡,但當時製作的美食仍以家庭菜譜為主,所以並沒有特別大的起色 

  直到她開始「挑戰不可能」——在自家廚房從零開始製作蟹黃湯包、米芝蓮餃子之類的高難度料理,成功收穫了一大批追蹤者 

  延伸閱讀:【KOL時代】深圳15歲天才少女 原創歌曲吸百萬fans

趣味方式分享失敗 反而成知名KOL 

  「綿羊」的影片給人非常真實的感覺,因為同所有人一樣,她在煮食過程中,總會遇到因為比例不對、食材不對等情況她如實紀錄了自己一次次由失敗至成功的過程,並且配俏皮搞笑且押韻的解說,最終製作出高難度美食。這種獨特的風格,讓她成功脫穎而出,成為B知名KOL 

KOL綿羊料理03
在眾多的美食類KOL之中,「綿羊」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她將自己由失敗到成功的過程毫無保留地分享給網民,貼地和真實的風格是她成功的重要因素。(圖片來源:綿羊料理@微博)

  對待美食,「綿羊」是非常認真的。每一次嘗試不同食物,她都會搜羅與之相關的人文故事及歷史,因此在享受色香味的同時,也能讓觀眾了解美食背後的故事。 

  除了煮食,「綿羊」還推出了探店(「探索店舖」的簡稱,通常指記錄到不同食肆試食過程的影片)系列Vlog,充滿生活氣息,帶領觀眾走進廣州茶店、順德魚生、湖南湘菜以及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 

KOL綿羊料理04
除了煮食影片,美食KOL「綿羊」還熱衷介紹美食背後的文化和歷史,同時將一些探店影片製作成Vlog,十分受歡迎。(圖片來源:綿羊料理@微博)

  「綿羊」堅持「一定要做真正有內容的影片」。她說「雖然我做菜不專業,但用趣味性方式分享失敗的教訓,幫助觀眾少走彎路,這樣才有拍攝的動力。」 正是這樣的信念,讓她在云云的美食KOL中脫穎而出,成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延伸閱讀:YouTube訂閱破1400萬 李子柒刷新世界紀錄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2016年《盧國沾作品演唱會》

「詞聖」盧國沾離世 《大俠霍元甲》登春晚入選愛國之歌

編輯推薦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中美關係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看中國科學崛起 聚焦分析兩指標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倒吃甘蔗」下一句是甚麼?

  我們吃甘蔗,會從根部開始吃,因為這裏糖分最集中,是最甜的。若果從另一頭(末梢)開始吃,即「倒吃甘蔗」,會怎樣的呢?

  「倒吃甘蔗」與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8–409年)的故事有關。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篇》:「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此處的顧長康就是顧愷之。

  顧愷之性格幽默豁達,擅長以妙喻表達生活哲理。他吃甘蔗時偏好從末梢(較不甜的部份)開始啃食,逐漸吃到根部(最甜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