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暨大華大復辦 中國吸納港澳人才建設國家

編輯︰黃皓頤

   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都是內地歷史悠久的重點建設高校,惟因1970年文化大革命而停辦,直至1978年,國務院批准教育部、國務院僑辦辦公室《關於恢復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有關問題的請示》,兩校可以復辦,並以招收港澳和海外僑生為主。

改革開放暨大復辦遇難題 獲 「十大元帥」葉劍英大力支持

  在1977年鄧小平復出後,同年8月他主持的一場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中,提出以科教領域的重點,達到撥亂反正的目標,並主張恢復高考,正是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復辦的契機。1978年12月,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又指出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給當時的教育界注入新動力。

  位於廣州的暨南大學,前身是1906年創辦的暨南學堂,之後遷往上海,曾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直至1958年,暨南大學在廣州重建。78年6月復辦初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擔任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統籌收生、籌募復校資金及修葺校舍等工作。

改革開放暨大華大復辦中國吸納港澳人才建設國家
1978年4月17日,中國國務院批准暨南大學復辦,同年10月16日舉行首次復辦開學典禮。(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推義務教育 鄧小平:國力強弱取決人才

  暨南大學要原址復校,先要處理校舍問題,當時校舍被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使用,所以廖承志先聯絡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一起跟中央軍委方面商議,最終決定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在三年內逐步交還校舍。

  校舍問題解決了,其餘的資金和收生方面都陸續順利處理。1978年10月16日,暨南大學舉行復辦後第一個開學禮,成功招收了266名港澳學生。開學禮當日,廣東第二省委書記習仲勳更出席開學典禮,並發言勉勵校方要辦好暨南大學,將會對廣東省教育、科學發展等,都起着促進作用;讓學生學有所成,畢業後在國內或海外發揮所長,像78年入讀暨大物理系的蘇蔭強,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

改革開放暨大華大復辦 80年代合辦聯合招生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暨大華大復辦中國吸納港澳人才建設國家
1978年10月,除了暨大復辧舉行開學禮外,還有同是直屬中央統戰部的華僑大學復辦開學典禮。(網上圖片)

  至於1960年創辦、位於福建的華僑大學,在籌備復辦小組積極行動,加上不少轉到各省院校的教師都紛紛回校任教,順利於1978年10月舉行開學禮,招收了181名學生。到了80年代,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合辦聯合招生,一直維持至今。兩校招收港澳台僑生、華人及外籍學生,學生需要報考「兩校聯招試」兩校聯招試,經取錄後入學。

  自90年代中期起,臨近香港和澳門回歸,開始愈來愈多港澳僑生投考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暨南大學現有約40,000名學生,港澳台和外國留學生約14,000人,其中香港學生約5,500人。暨大設有37個學院,其中的工程學、化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等12個學科進佔ESI世界排名前1%。2017年9月,入選為國家「雙一流」高校。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暨大華大復辦中國吸納港澳人才建設國家
1978年暨大復辧,漸漸成為國家吸納澳人才的重點學校。2018年10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暨南大學參觀,並勉勵學生好好學習,為國家未來作出貢獻。(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廣州暨大辦港人子弟學校 盤點粵港澳大灣區港籍學生班

  而華僑大學約有3萬多名學生,其中香港學生約1,700多名。學校設有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藝術學、醫學、教育學等12個學科,14個本科專業獲國際認證,41個國家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此外,工程、材料科學和化學3個學科,都列入ESI全球排名前1%。

  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創立,不單為了吸納港澳人才,也是要培養學生的愛國心,讓他們認識和了解港澳和內地的情況,從而為國家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中美關係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看中國科學崛起 聚焦分析兩指標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老太太上電車」下一句是甚麼?

  「老太太上電車」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後語,流行民國時期的北京,現在已很少人這樣說,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在民國時期(大約上世紀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軌電車(俗稱鐺鐺車),是當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沒有自動門,上下車全靠售票員「銅哨子」來指揮:哨子響一聲,表示乘客上了車,司儀可以開車,而哨聲兩響,則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車或緊急停車。

  因為司機靠聽哨子聲開車或停車,乘客如果動作慢一點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