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統購統銷」退出歷史舞台 農民與農產品重獲「自由」

編輯︰王子傑

  內地在推動改革開放前,糧食供應與農民生計是糾纏不清的大難題,極容易得此失彼。

  1984年底開始,「包產到戶」的效果逐漸顯現,長達39年的「統購統銷」總算逐漸瓦解,最終在1992年底全面取消。此後,糧食供應不但愈來愈充足,農民也能夠慢慢地「富起來」。

改革開放|統購統銷由來已久 解決糧食供應緊張

1950年代,一個家庭在街上吃飯。
19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糧食供不應求。(圖片來源:Getty)

  統購統銷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953年就已實施,是一種控制糧食供應的計劃經濟政策。彼時城鎮人口迅速增加,且工業化建設和軍事國防均需要大量糧食。

  為解決全國糧食供應緊張,統購統銷在1953年12月正式實行。所謂統購統銷,即「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農民絕大部分的糧食,都按國家制定的價格被統一收購,且只能賣予國有糧食機構。

  農民自己食用的糧食以及種子數量、品種,也必須由國家批准。

  統銷則是全社會所需要的糧食,全部按國家規定的標准和價格統一配售。城鎮居民只能向國有糧食機構,按固定標准購買糧食。整個糧食市場被國家嚴格管制,本質上就是取消了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糧食自由銷售市場。

1960年代,一群人在市場排隊等待購買每周定額的黃瓜和茄子。
統購統銷時期,人們只能購買定額的糧食。(圖片來源:Getty)

  舉例來說,當時每家每戶都有一本「糧本」,憑此獲得糧食,且是按性別、年齡狀況、工作種類等每月分配一定配額。同時,在定額標准內設有「糧票」,以便流通和方便進食。

  除了糧食之外,棉花、油料、黃麻、生豬、雞蛋、糖料、桑絲、蠶繭、烤煙、水產品等農副產品其後亦被列入統購統銷,最多時種類超過180種。

改革開放|統購統銷利弊兼具 農民被犧牲也難溫飽

上海一間食品廠儲存了大量雞蛋。
統購統銷令糧食供應趨於穩定。(圖片來源:Getty)

  統購統銷確實成功緩解糧食供應緊張,也控制物價上漲,有助國家渡過當時的困難時期。

  但相反一面是,統購統銷時期的價格差異高達4481億元(人民幣.下同)至7000億元,變成是農民犧牲自己去支持國家工業化發展。

  此外,統購統銷令農民失去積極性,生產力被壓抑,亦無助改善生活。在1978年,全國尚有多30%的農民(約2.5億人)未能解決溫飽。

1960年代,一名男子背着兩個人一個月口糧,有米、粟米、高粱和麵粉。
因應統購統銷政策,一個人每月所能得到的糧食都有配額。(圖片來源:Getty)

  統購統銷,加之後來實行的戶籍制度,城鄉二元結構更加壁壘分明,「商品糧」、「農業糧」兩大階層出現,不但限制人口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更擴大城鄉和工農之間的矛盾。

改革開放|糧食產量大增 國家放寬統購統銷

  國家在1979年開始推動改革開放,其中一個關鍵政策是「包產到戶」,源於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十多名農民。

  包產到戶極大地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全國推行後,糧食產量大增。

1983年,西藏拉薩的田野,數名農民正收割大麥。
包產到戶令農民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供應大增。(圖片來源:Getty)

  到了1983年至1984年,國家認為隨着生產和市場供給的改善,可以減少統購統銷的品種及範圍。1984年底,統購統銷的品種183種減少至僅剩38種。其後,國家進一步放寬,不再是指令性的收購計劃,變成合同定購、市場議購。

  不過此時「統銷」仍未放開,糧食價格仍然被視為非常重要的政治問題。1992年底,由於庫存糧食愈來愈多,積壓不少資金,國家終於能夠放開糧食價格,不必再擔心會引發搶購潮,還會使糧食部門減輕負擔。

改革開放|自由市場成形 糧食供應農民生計兼得

北京有大批農民結伴前往市場出售農產品
糧食價格放開後,農民可以自行出售耕作所得,藉此改善生活。(圖片來源:Getty)

  這一年,全國各地陸續放開糧食價格,由供求決定,糧食市場基本成形,統購統銷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從統購統銷到自由市場,改革開放促進生產、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糧食供應與農民生計不再是難以調和的大難題。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為何有「北京路」「山東路」? 援藏工程推進西藏發展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包鄭照「民告官第一案」 中國法制改革時代印記

中國曾經發行過的國庫券實物

改革開放|「愛國就買國庫券」 細說新中國國債的故事

拉薩是西藏首府,也是第一大城市

改革開放|為何有「北京路」「山東路」? 援藏工程推進西藏發展

包鄭照「民告官」開庭審理

改革開放|包鄭照「民告官第一案」 中國法制改革時代印記

臥鋪大巴

改革開放|長途大巴原來也有「臥鋪」 曾經主流為何徹底消失?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中國曾經發行過的國庫券實物

改革開放|「愛國就買國庫券」 細說新中國國債的故事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3:30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3:09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

2:52
新中國成立75年,逐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25
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與可可

中央贈港大熊貓|將入住安安佳佳舊居 即睇安安可可小簡介

2:59

非凡75年·政經篇|新中國外交75年 從「一邊倒」到「大國外交」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中國長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看十八世紀清帝國龐大疆域的煩惱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1993年10月7日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揭幕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揭幕

水能性淡為吾友 竹解心虛即我師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古人認為水是摯友、竹是良師,為何如此呢?   

  唐代詩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意思是水的本質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結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虛心」,有謙遜的美德,也因此能成為好老師。

  所謂中空的竹心,其實就是「虛心」,指人心不自滿,人愈不自滿便愈謙遜。白居易很喜歡竹子虛心的特質,相信有這...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